习语的认知隐喻学机理读释——基于“冷(cold)”语料的汉英对比研究

2011-03-20 11:35朱文静
外国语文 2011年6期
关键词:汉英习语隐喻

孙 毅 朱文静

(1.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报编辑部,陕西 西安 710061;2.复旦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3;3.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1.引言

习语,顾名思义,是指习惯用语,是某一特定民族的语言在长期的使用中经过提炼而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广义上的习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俚语、格言、行话、典故、歇后语等。习语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鲜明生动,妙趣盎然,音律雅致,给人以美的享受。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都拥有极为丰富的习语。

习语从表层观之有两大特征:一是语义的整体性(semantic unity);一是结构的固定性(structural stability)。语义的整体性是指习语是固定的语块,其语义不是各个成员单词意义的简单叠加,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汇中揣测出来。如“under the weather(生病)”与组构习语的各词“under”和“weather”的原义毫不相干;“the man in the street(普通人)”中虽然“man(人)”仍为原义,但并不能依此衍推出其整体意义。结构的固定性是指各个部分是恒定的,不可随意拆解、替代或调换位置。如“to talk black into white(颠倒黑白)”,不能调整词序而改为“to talk white into black”;“to fly into a rage(勃然大怒)”亦不可替换作“to fly into an anger”。

传统习语观倾向于将习语置于纯语言层次,认为习语是独立于人的概念系统及常规知识之外的,对习语的研究往往局限于词汇——语法层面,忽略了习语是日常语言中使用极为广泛的语言单位之事实。迄今语言学界已有学者从认知隐喻视角对习语的属性及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吴莉,2001;王文斌、姚俊,2004;郭梅、唐咏雪,2009 等),但令人扼腕的是,他们均只较宽泛且粗线条地对有限的例子做了大致的解析,明显缺乏系统的规划与个案分析。鉴于此,本文拟以汉英“冷(cold)”习语意义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为样本和参照体,从认知隐喻学的视角揭示习语意义的深刻理据性,同时探讨汉英语言中习语隐喻的异同及其背后成因。本文语料源于汉英语料库、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及权威的汉英工具书(如《英汉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中国成语汉英例解词典》等)。

2.认知隐喻理论概述

隐喻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沿革经历了传统的“比较论”、“替代论”、近代的“互动论”及现代认知隐喻学的“映射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三个阶段。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比较论(comparison theory)”认为隐喻是一种隐含的类比,或者说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但其偏重于对隐喻现象本身的研究,片面强调其作为语言外在装饰品的功能,因而无法全面解释隐喻的运行机制和实质问题。以昆提良(Quintilian)为代表的“替代论(substitution theory)”认为隐喻是将某物视为另一物,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理查兹(Richards,1936:94)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理查兹还肇始了“互动论(interaction theory)”:隐喻是在一定述谓过程中由于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语义变化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两个表象A和B互相作用于对方,双方的部分特性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全新的、非A非B的表象C。

认知隐喻学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学术流派和研究路向,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意义研究为中心,旨在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的跨领域学科。认知隐喻学不仅仅把隐喻看作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并且把它提升为人类的思维现象去研究,把它看作一种认知模式。隐喻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参与着人类认知的全过程。认知隐喻学认为隐喻实质上是从一个概念域(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初始概念域称作源域,被映射的概念域谓之靶域。人们往往参照已知的、客观存在的、具体的源域来解释或反映不熟悉的、抽象的靶域,实现不同概念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的认知。概念隐喻的存在使人们看清了不同概念之间的内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以已知喻未知,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

3.习语的隐喻本质

传统语言学认为,习语是语言中一种孤立的词汇现象,其语义与语素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整体语义关系是独立于概念认知体系之外的,一般主张把习语视作一种固定结构或长词进行记忆、模仿和使用。传统观点的谬误之处在于把习语仅狭隘地看作一个语言问题,本质是语言性而非概念性,与任何概念体系无关。

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的迅猛发展和80年代末“隐喻革命”的蓬勃兴起,语言学家开始尝试从真正意义上去“解释”语言,寻找语言现象与人类认知之间的联系。与传统的语言观不同,认知隐喻学认为语言不是独立于人的认知能力以外的形式系统,而是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语言不是完全任意的,是受人类的生活环境、认知能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和制约的,是有理据和动因的。作为人类概念体系对世界经验化的产物,习语不仅仅属于语言本身的问题,不是语言形式和特殊意义的任意排列和随意配对,其本质是概念性的和系统性的。

习语的特殊意义不能通过字面意义直接推导,而须通过概念隐喻在习语的字面义与隐喻义之间建立映射关系,搭建桥梁。如“blow your stack”、“flip your lid”、“hit the ceiling”、“get hot under the collar”、“loose your cool”、“get steamed up”等表示“气愤异常”的英语习语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表征,即概念隐喻“ANGER IS FIRE(怒为火)”。人们依据有关“fire”的特定概念隐喻知识,即“火变得浓烈而难以控制时相当危险”的认识来解读这上述习语的喻义。人们很自然地在“fire”的概念结构上运用联想,将特殊概念结构与人的情绪变化嫁接起来并得出结论:当愤怒失控时同火灾一般危险异常。汉语中描述“愤怒”的习语和英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怒发冲冠、七窍生烟、火冒三丈、心头火起、气得脸红脖子粗、面红耳赤等等,不一而足。

4.汉英“冷(cold)”的习语及其概念隐喻解读

冷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温度状态。某物品的热量散掉后即成为冷。《说文》曰:“冷,寒也”。作为人类共同的切身体验,当温度明显低于惯常标准,即明显低于人的体温或低于与人的舒适感一致的温度时,人们便会感觉到冷。本文列入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冷”的关键性语汇有冷、凉、冰、寒、冻等,英语中有 cold、cool、ice、chilling 等。

4.1 “冷(cold)”的概念隐喻共性剖析

4.1.1 害怕是冷

众所周知,当人的生命遇到威胁之时,可能会吓得浑身发抖。正是基于这一知觉,人们将其联系到人们在困难或可怕事物面前恐惧的心理感知,这样便将身体体验到的“冷”的知觉延伸至智力范畴,即用冷表示害怕。

(1)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后汉书·杜密传》)

(2)He wanted to complain to the boss,but at the last minute got cold feet.(他想要向老板诉苦,但在最后一瞬间疑惧起来。)

(3)To see the tragic scenes of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s makes our blood run cold.(旧金山大地震的惨重灾情令人不寒而栗。)

可从上述例句归纳出“害怕是冷”的概念隐喻。例(1)巧妙运用典故,“寒蝉仗马”原指像寒冬的知了和皇宫仪仗队中的立马同样一声不响,喻指有所顾虑而不敢言语。例(2)、(3)反映了人们较熟悉的恐惧发生时的心理反应,侧重的是感觉向智力的线性传递。

4.1.2 冷静、客观是冷

汉语中常用“不要头脑发热”来奉劝他人不要冲动。“冷”或“凉”则经常用来表达“心态平和、冷静”的涵义。汉语常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对于当事人而言,旁观者采取的态度是不上心、不投入感情。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会相应少些主观色彩,注重客观事实,所以用“冷”来表达“冷静、客观”也就显得合情合理。

(4)“领导的头脑发热了的,用冷水洗洗,可能会清醒些。”(《周恩来传》)

(5)Thucydides is cool as a cucumber upon every act of atrocity.(De quincy“Greek Literature”,Ch.X)(修昔的底斯在描述每一暴行的时候都保持非常冷静的态度。)

(6)The cold neutrality to an impartial judge—Edmund Tsurke.(法官的公允、不偏不倚)

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冷”的概念在英语中侧重于褒义方面,即正是由于不介入主观感情而更加注重事实,所以结论中立、公正。而汉语中也有“冷酷”这层涵义,但一般强调的是残忍不义。

4.1.3 孤独寂寞、冷清是冷

当描述某个原本繁华的场所或时节由于人烟稀少而显得寂静冷清时,这显然是字面性而非隐喻性的。但当这种冷清、苍凉的感觉投射到心理空间,对应到人的内心世界时,即很自然地转化成“孤独寂寞、冷清是冷”的隐喻。尽管表面看来例(7)~(9)只是在单纯地描写冷清的场面或清秋时节,但这只是表象,仅一“冷”字便清晰折射出作品“万分孤独、聊寂凄苦”的意境。例(10)出自著名诗人郭沫若的《路畔的蔷薇》,用诗化的语言将遭遗弃的蔷薇比作朝日下冷清的露珠,充分彰显出“孤独寂寞”的图式。

(7)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9)但是在有些同志的工作中间,群众路线仍不能贯彻,他们还是只靠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做工作。(《毛泽东选集》)

(10)Whether were the poor girls philandered by a playboy,or some young men fooled by a flimsy woman?Last night’s warm and sweet words,today’s cold and deserted dewdrops□(这是可怜的少女受了薄幸男子的欺辱?还是不幸的青年受了轻狂妇人的玩弄呢?昨晚甜蜜的私语,今朝冷清的露珠……)

4.1.4 冷淡、生疏是冷

遭到冷遇或不被重视,人们难免会感到些许的凉意,此处“冷”可分为三个层次:(1)“冷”表不被理睬(如汉语中的“打入冷宫”、“坐冷板凳”、“落入冷门”、“遭冷遇”及英语中的“turn out in the cold”、“out in the cold”、“leave someone out in the cold”、“come in from the cold”、“cool one’s heels”等);(2)态度不友好是冷(如“冷若冰霜”、“冷嘲热讽”、“冷言冷语”及英语中的“cold fish”、“cold turkey”、“cold shoulder”、“as cold as ice”等);(3)灰心失望是冷(如“心灰意冷”、“冷水浇头”、“pour/throw cold water on”、“cast a chill over”等)。

4.1.4.1 无人理睬、没人过问、被冷落是冷

当某人持续等待,连脚跟都冻僵了,那意味着很长时间无人问津,没人招待。由此引申到认知域即是“遭受冷遇”。同样“in the cold”并不是指在很冷的地方呆着,而是表示因无人理睬而孤零零地独处。

(11)袁世凯把他们打入冷宫后,他们又改而提倡地方分权的联制主义。(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

(12)纵有经天纬地济世之木且丢冷板凳上坐地。(《渔樵闲语》二折)

(13)我暗想虽然云蚰为可恶,然而还是人情冷暖自知之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五回)

(14)I spent all afternoon cooling my heels in the waiting room while the doctor talked on the phone.(我在候诊室空等了整整一个下午,而大夫却没完没了地打电话。)

(15)The result would be a bigger dividend for the rest of the shareholders with the poor Mary out in the cold as before.(B.Shaw,“Saint Joan”,Preface)(结果老是其他股东得到更多的红利,可玛丽还是形单影只,无人理会。)

上述汉英语例均用来表达“受冷落”。“冷门”原指赌博时少有人光顾、下注的项目,映射到人们的心理层面,则可喻指很少有人注意或预料到的事情。“冷宫”原指戏曲小说中后妃失宠后的居所,从该典故可以引申为将某人置于惨淡寥落、孤立无援的境地。

4.1.4.2 态度不友好是冷

“冷”可表“态度不很友善,甚至恶劣之极”,此意在“冷是无人理睬、没人过问、被冷落”的基础上又深了一层。水温降至0℃会结冰,那么当人的面部如寒冰冷霜,完全可见其不友好之甚。而层层冰霜的消融又恰好表示“态度缓和、矛盾消解”。

(16)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是完全正确的。(《毛泽东选集》)

(17)俗话说:“冷汤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黎汝青《海岛女民兵》)

(18)I am going to give Stone the cold shoulder for not inviting me to his birthday party.(我打算不理斯通了,因为他没有邀请我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

(19)She was always made of ice!(她一向是冷若冰霜。)

(20)I’m not go to vote for those man for senator—he’s too abundance of a cold fish.(我才不投那个竞选参议员的候选人的票哩。他实在是个不友善的家伙。)

此外,汉英语言中较为普遍的词汇“冷战(cold-war)”,原指1947年至1991年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虽未直接发动战争、兵戎相见,却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因此这种“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的方式被称之为“冷战”,类似的说法有“cold revolution(冷革命)”、“a cold program(冷程序)”等。

(21)“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22)I already told a little sensation of the life.Every family is not easy.The cold war is terrible,but this is nothing way.(我已经告诉他生活中一些感情上的事儿。每个家庭都不容易。冷战是可怕的,但也是无可奈何的呀。)

新世纪以降,真正意义上的“冷战”已随苏联的解体而烟消云散,一去不复返,但如(22)中家庭或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摩擦争执却是永远不可避免的。

4.1.4.3 灰心失望是冷

从生理上而言,人冷到一定程度会患病甚至昏厥过去,而当心理感受的“冷”强烈到一定程度时,同样会对人产生摧毁性的打击。上述4.1.4.1 与 4.1.4.2 强调的是对人或物持的某种态度,而4.1.4.3则侧重该态度对人心理施加的影响。如“冷”会使人灰心失望,被泼冷水可能让人心情悲痛或想要放弃。

(23)对于青年人,我们应当鼓励,而不能冷水浇头。

(24)There would always be someone to throw cold water on our ambitions.(总是有人会向我们的抱负泼冷水。)

(25)The extensive security measures might cast a chill over the Games.(大范围的安全检查措施可能会让奥运会蒙上阴影。)

4.2 汉英“冷(cold)”概念隐喻的个性诠释

尽管人类都有相同的感知器官,但由于中西方生活方式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对于事物的思维方式与认知体验也有存在差异。在对“冷”进行具体的概念化过程中,其隐喻投射在语言表达上也就有所不同,有些是英语特有的,有些是汉语独有的。

4.2.1 极熟悉、有把握是冷

毒品的危害世人皆知,想完全戒掉毒瘾绝非易事。美国俚语中,短语“to go/quit cold turkey”是指“突然完全戒毒”,即“不依靠药物硬性戒毒”(吸毒成瘾者戒毒后症状的高峰期会持续36~72小时,但只要熬过三天后症状便会缓解)。拔过毛的火鸡浑身布满鸡皮疙瘩,活像戒毒者强制脱毒时的症状,所以“cold turkey”用于描摹突然完全戒毒、状若“脱毛火鸡”的强制戒毒者,进一步延伸转换出“做事极有把握、十拿九稳”的蕴意。

(26)I am talking cold turkey to you□I think it wise if your relationship has ended.(我敢保证,你们还是断绝关系为妙。)

(27)The actors had their lines cold a week before the opening night.(演员们在公演当晚的前一个星期已经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了。)

4.2.2 无预先充分准备是冷

与多数食物未经加热、精心烹饪,味道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同理,做事没有充分的前期筹划和准备同样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28)Instead of opening cold in New York,all the productions have had a week of preliminary performing in Hartford-Brooks Atkinson.(不像开头在纽约那样缺乏准备工作,在哈特福德所有的节目都进行了一个星期的预演。)

4.2.3 无法激励人的、不具感染力的是冷

汉英语均可用“冷(cold)”表达相同的意象,如表“冷落”、“不友好”等,但用“cold”表达“无法激励人”或“不具感染力”的涵义则为英语所独有。

(29)She knows there are others worse off than she is,but that’s cold comfort.(她知道有人比她的状况更糟糕,但那也起不了安慰的作用。)

(30)An orator may discourse very eloquently on injustice in general,and leave his audience cold.(尽管演说家可以滔滔不绝、大而化之地对非正义评头论足,却打动不了听众的心。)

4.2.4 故意的、蓄谋的是冷

英语中,“in cold blood”一般表示“故意的、蓄谋已久的”,而在汉语中“冷血”却表达“残酷无情”的涵义。

(31)According to the historians he murdered his rival in cold blood.(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他蓄意谋杀了他的竞争对手。)

4.2.5 暗中的、突然的是冷

汉语用“冷箭伤人”表“背后遭人暗算”源自一个典故。春秋时期,郑庄公钦点老将军颍考叔和公孙子赛跑,谁先追上飞驶的战车就令谁当统帅,结果颍考叔赢了。公孙子从此便怀恨在心,趁颍考叔攻打许国都城之际,从背后用箭将其射杀。郑庄公的悼文中载:“暗箭伤人,其身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后世便以此表达“暗中、突然”之意。此类习语包括“冷不防”、“放冷箭”、“发冷枪”等。

(32)记得我曾叫你提防他的冷箭伤人。

(33)你知道,当他努力讨好我时,我只以为他可能要我帮一个忙,我没有想到他会在背后放冷枪。

4.3 跨语言“冷(cold)”习语隐喻异同的理据考究

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及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表现,是语言中某些构件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而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承前所示,汉英语中“cold(冷)”的隐喻投射范围相当广泛,两种语言共享的“cold(冷)”概念共四项,英语中独有的有四项,汉语中特有的有一项。共享的概念隐喻有“害怕是冷”、“冷静、客观是冷”、“孤独寂寞、冷清是冷”、“冷淡、生疏是冷”;英语中独有的概念隐喻是“极熟悉、有把握是冷”、“无预先充分准备是冷”、“无法激励人的、不具感染力的是冷”、“故意的、蓄谋的是冷”;汉语中特有的是“暗中的、突然是冷”。习语隐喻在总体映射分布格局上呈现出同异并存、同大于异的趋向。

一方面,正是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对“冷(cold)”的相同体验与认知,使话语者能用相同的经历来理解相似或相同的抽象概念,产生相似或相同的概念隐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认知心理不仅古今相通,而且中外相通。”(沈家煊,1998:45)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早就注意到人类虽存在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但相互之间沟通全凭民族文化的“共性”在起作用。所谓的“共性”是指人们都有相同的感知器官,对共同生存的客观世界有基本相同的体验和认识。“既然语言扎根于人类的认知结构中,隐喻能反映出人类认知的心理基础,那么,跨文化的隐喻理应表现出某些相似性。”(王广成、王秀卿,2000:49)汉英民族毕竟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在几千年的文明演进和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出现于客观世界中的诸多现象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往往采取相仿的认知方式。体验在人们开始认识世界、通过语言谈论世界的过程中起着支配性作用。习语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体验性的显性尤为突显,习语理解是话语者基于自身体验的认知活动之结果。

从生理角度看,人类在受到外界冷的刺激时,身体会很快将冷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接受到冷这个信号之后,会立即下令新陈代谢系统加速工作,接着指挥血液循环系统退守到第二道防线,即从皮肤、四肢退守到躯干。这就是气温下降时人们会感到冷的基本原理。这一体征是中西方共有的体验,基于这一知觉,当人们联系到面对可怕事物的心理现象时,便将身体体验到的“冷”的知觉拓展至智力范畴,即用“冷”表示害怕。同理亦可联系到在面对不关自己利益的事情时的旁观态度,即得出“冷淡是客观、冷静”的隐喻概念。

另一方面,习语题材广泛、思想活泼、风格幽默、形式凝练,是人民群众世世代代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不同民族由于各自特殊的历史背景、经济生活、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人们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认知方式被映射到抽象的概念域时,就会催生出极具民族特色的差异性。

英语习语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诞生的,因此比较口语化,尤其是短语动词习语,其意义经常相当于单词,如“cool as a cucumber=calm”、“got cold feet=fear”、“throw cold water on=disappoint”等。而汉语习语大多源于文学作品、诗词或文字记录,因此更多地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虽然口语上也使用,但不及英语习语那样普遍。此外,中国人注重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西方人看重个体、擅长分析性思维。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就是从全局对人体所有器官的统筹体察入手,综合得出对病情的诊断,而西医则倾向于通过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患者细致检查,再做判断。汉英“冷(cold)”习语比较典型的分歧就在于对“冷血”概念的理解。如我们生活中遇到某人缺乏怜悯心,经常会脱口而出“真是个冷血动物!”这是中国人对“冷血”这个概念理解最生动而贴切的体现。而西方人则从证据分析入手,得出较客观的结论:“冷血”是“客观、公正的表现”。如“Thucydides is cool as a cucumber upon every act of atrocity.”(修昔的底斯在描述每一暴行的时候都保持非常冷静的态度)。该句中的“cool”并没有根据其字面语境传递“无情、残酷”的涵义,而是从西方人的逻辑推理出发,得出“冷是保持克制”的意思。又如“The cold neutrality to an impartial judge”表示法官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公正立场,并不过分强调其是否残忍狠毒。

5.结语

习语是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提炼得出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是语言中最稳定、最富活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内涵最丰富、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瑰宝。本文通过借助方兴未艾的认知隐喻学对“冷(cold)”习语的系统对比分析,深刻揭示了习语的理据性本质,充分印证了习语意义的概念隐喻性,全面阐释了“冷(cold)”概念的隐喻投射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同异并存、同大于异的现实及其背后动因。习语隐喻大都是利用熟知的事物或现象去阐述说明不为人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或者利用具体有形的事物来描绘刻画抽象无形的事物。习语意义的产生可以视作是源域与靶域的相互映射并结合特定社会文化背景而融汇、贯通和完善起来的“结晶体”。跨语言共性来自泛人类共享客观世界的体验“大环境”;而个性则源于各民族所处的不尽相同的文化“小环境”。本文所概述的“害怕是冷”、“冷静是冷”、“寂寞是冷”等隐喻投射均是通过“冷(cold)”的身体体验来理解人内心的各种情绪,而“暗中、突然是冷”、“有把握是冷”等概念隐喻则参照了特有的文化历史典故及其对应的抽象概念。从整体上审视汉英语中的习语隐喻投射有助于厘清汉英语言在思维和语言层面上的异同。习得、领会并应用习语绝不能单凭死记硬背,应尽量理解习语的隐喻本质,注意习语的组成要素与其整体意义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

[1]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2]郭梅,唐咏雪.英汉隐喻习语的对应形式及文化溯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3):99 -111.

[3]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J].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4]王广成,王秀卿.隐喻的认知基础与跨文化隐喻的相似性[J].外语教学,2000(1):48-51.

[5]王文斌,姚俊.汉英隐喻习语ICM和CB的认知对比考察——以汉语的四字格隐喻习语为基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36-40.

[6]吴莉.试论隐喻概念与英语习语的语义关联[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42-43.

猜你喜欢
汉英习语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