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请给师生心灵的共鸣与自由

2011-03-20 11:10徐榕芬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心灵师生文本

徐榕芬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论及教育与心灵主题时曾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又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作为人类古老的精神载体,在语文稳固而具时代性的交际符号——文字中,承载了千万人的智慧结晶,更激起了古往今来难以计数的心灵共振。那么语文教育的过程,就应是师生共鸣、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

一、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

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关注人性、尊重生命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旋律。一方面,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另一方面,“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并不意味着“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人类灵魂工程师”之说认为学生的“灵魂”可被“工程师”随心所欲“塑造”。事实上,教师“教”与学生“学”并不意味着教师就高于学生。在知识、阅历等方面,教师或许在学生之上;但就道德而言,学生未必不如教师。教育的过程并非教师给学生外加“美好德行”的过程,而更偏于保护学生的纯善之心。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完善置身于其中的每个人,不仅是学生,而且包括教师本身。这就意味着,教学必须是鼓励并引导师生共同探究与创造的。而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与创造需要一个根本条件,即个体的精神自由。只有充分激发、维护师生的个体精神自由,教育的本真才能得到根本的确证与实现。语文,由于其独有的发散性与人文性,成为对人的灵魂教育的集大成者与担重任者。

二、以真实的语文激起共鸣

(一)将真实还给语文

语文是最贴近于生活的学科,而如今的语文课并未带给学生轻松的享受。应试教育的介入,使语文课被赋予了太多任务与外衣。学生提到语文课,首先想到的常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等教条式“术语”,丧失了对文本最本真的欣赏情怀。这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再成为空谈。

追根溯源,祸因在于掩盖了语文的原貌。凝聚了生活五味百态的语文,在条条框框的技巧与术语讲解中被割裂得体无完肤,形成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模式零散在学生的记忆中。“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李镇西老师说。还原“大语文”的本貌,即让学生在生活中亲历语文,在课堂上重识生活。如生活中流行的博客,其实也是很好的作文训练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眼界。要使学生重爱上语文,教师就须还其一个真实语文。

(二)以真情点亮教学

鲁迅曾言,一个情感冻结的思想家是绝对进不了文学殿堂的。作为文学殿堂的“导游”,语文教师如果情感冷漠、过于理性,也一样绝对进不了学生心灵。语文学习是教师与作者、学生与作者、教师间情感互通、彼此感染的过程。

真实的语文存在于“心理安全”的氛围中,即置身于教学交往中的每个人都没有压迫感。学生在民主、包容的课堂气氛中“披文以入情”,依照个人体验揣摩“缀文者”因何“情动而辞发”、动的何“情”、以何“辞”发,并在教师引导下得出心底真正“皈依”的文本主题。这一系列思维转换皆源自“观文者”的真实体验,而非对标准答案功利地思维复制。对一篇文章师生可有不同见解,甚至展开思想碰撞,在作品中同悲欢共离合,在真情洋溢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和积极的教学合力。

(三)用诵读连通你我

一篇好文本有洋溢在行文间的静默魅力,但这静默只属于作者与读者个人,若要引发阅读者间的连通与共鸣,就需要有声的诵读。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备的语文科目,合适的诵读常是使课堂的预期瞬时奏效的润滑剂。

诵读首先有助于感性体会作者的文意与情感;其次,诵读,尤其是对古文的诵读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再次,声韵起伏有利于体会文字搭配的魅力;最后,恰到好处地诵读会唤起人的共鸣。如在学习《我与地坛》时,或许不用逐字逐句分析,教师声情并茂地将文本完整朗读给学生,就是最好的授课方式。学生在教师的现场感染下,披文以入情,产生与作者、教师的心灵共振。

三、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

(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发散性

创新教育早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门词语,它不只是思维品质的培养,且是对个体创造精神的鼓舞。语文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是心灵的释放。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发散性”的特征,鼓励学生“敢想”。

如学习《孔乙己》,未必只着眼于导致孔乙己如此遭遇的科举制度背景,也可引导学生换一角度,从孔乙己其人出发。通过挖掘孔乙己的内涵,延伸出当今社会中一类人的特征: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间有巨大反差。若教师在带领学生洞悉科举制度的残害及彼时的人情冷漠后,引导学生学会认清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从而找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让其明白对两者巨大反差的茫然不知是人生中之大悲哀,或许对学生今后立足社会、个人发展更具实际指导意义。不拘泥于固有思维和教参,立足文意启发、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其大胆地自由追问与多元解读,从而参透社会、完善人生,这或许才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平等对话是心灵自由的前提

说到启发与鼓励,就不得不提及师生间的交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在课堂中师生都敞开心扉,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而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学习伙伴。而构建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亦少不了倾听的艺术,大抵是这样的情境:学生读完文本,愿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而不担心自己说错遭到嘲笑或批评;教师愿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期待其基于文意的猜想或质疑,并能通过感性的方式给予学生理性的解答——两者以平等的姿态面对文本,彼此毫无戒备地交换意见,各有所获。

师生能够平等、毫无压力感地对话 (不仅限言语式“对话”)是语文课堂发散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更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引发师生可贵共鸣的有力保障。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语文学科,作为情感、精神的最大浓缩,包容着每个活在其中的思维个体。她是生命的展现,更是人性的彰显。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课堂,是平等对话、舒展灵性的舞台,是彼此打开心门、释放思绪的窗口。也只有在真实、大器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在师生、文本的情感共鸣中,年轻的心才能得到释放,甚至延留住对一生都有意义的精神体验。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5,第2版.

[2]刘万海.德性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第1版.

[3]孙建军.语文对话教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第1版.

[4]孙春成编著.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7,第1版.

猜你喜欢
心灵师生文本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唤醒心灵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