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1-03-20 11:10施靖虹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课文文章语文

施靖虹

(上海梅山一中,江苏 南京 210012)

引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基本理念: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那么怎样把这一新理念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呢?我认为,课前做好预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1.预习的方法

1.1 掌握预习方法的重要性。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学习是有规律的,而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预习则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准备程度和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问题的思考一般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若对新的认识对象心中没数,往往就会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不易积极思维,求疑思疑,触类旁通,结果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预习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弄懂新课的内容和概念,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机,为听课做好准备。

1.2 教给学生的预习方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遍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学生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那么应教给学生怎样的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呢?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要做到实效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2.1 适时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在预习中教师可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同时有助于学生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如在学习《生命的意义》一文前我向学生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因为本文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保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段名言,而理解这段名言的关键,则是对保尔这个人物的理解。因此让学生事先阅读这本书,有助于了解保尔艰难的人生经历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有的文章需要了解一定的背景才有助于了解课文,我就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 (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来查找)来理解。比如我在上《羚羊木雕》这课前就布置了这样的练习: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羚羊木雕贵重在哪里?等了解了这个问题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文中父母与孩子冲突的缘由,课文也就很容易展开分析了。

可见,课外阅读适时,学生很容易深入课本,上课时就能收到实效。

1.2.2 从读中感悟。

我们现在所用的新教材都是以单元做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还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比如新教材六(下)第二单元是有关少年心事的,各课之间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让学生课前把整个单元浏览一遍,预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将有助于了解所要预习的课文的基本内容,有助于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其次,预习一篇课文时,要求学生不仅要阅读,而且要反复读,让学生学会从读中去领悟文章的内涵。比如我在教授课文前一般会布置以下预习:一读课文,消灭遇到的“拦路虎”——生字词等;二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三读课文,揣摩文章中关键词语的含义或作用;四读课文,领悟文章的主旨等。经过多次训练,学生看到一篇文章就不会感到茫然,阅读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

1.2.3 学会圈点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马克思读书,就常常在自己书上划线。宋代教育家朱熹读书时很爱用各种颜色笔作记号。所以在学生预习读课文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圈画一些优美的词句,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又可以理解段意;也可以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打上“?”,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就能特别留心听老师讲课;有时还可以通过圈点批注理解全篇课文。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初读一遍课文,马上就感到有一种凄凉之情笼罩全篇,如果学生在预习时能圈出课文开头部分的“祸不单行”、“奔丧”、“狼藉”、“变卖典质”等词,答案就很容易知晓了。如果学生在预习时再读课文时,能圈出父亲买橘子的几个动词,和前者结合起来看,想想父亲在穷困潦倒、精神上屡受打击的情况下,对来往两三次北京的二十多岁的儿子还如此牵肠挂肚,竟拖着臃肿的身体艰难地爬上爬下,去给儿子买橘子,就能体会到父亲爱子之涤程度。这样,文章的主题就很快彰显出来了。

预习时看似简单的圈点标注,不失为一个好的预习方法。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乐思好学的孩子把书上标注的满满的,每到交流发言的时候,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这样听课效率自然就好。

1.2.4 学会质疑,努力解疑。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学须生疑”。这就是说,预习课文时要学会“生疑”,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文章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学生预习《变色龙》一文时,可多问几个为什么:主人公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文中是如何刻画这一点的?为什么叫他变色龙?他为什么变来变去?他变来变去,什么没变?如果我们逐一解决了这些疑问,理解文章主题还难吗?可见,疑可以促进积极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2.5 鼓励学生拓展思维。

对于难度较低的课文,我主张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比如我在布置《枭将东徙》预习时,让学生续写故事。因为故事结尾只讲到了鸠的劝告,至于枭最后的行动并没有说。学生续写的内容不外乎有两种:一是搬家了,仍被人厌恶;二是没有搬家,因为努力改变了叫声,赢得了大家的喜爱。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本文的寓意:治标要治本,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学生学习本文既感到轻松又有兴趣,足见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2.6 其它方法。

当然预习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我在教授《百草园》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便于理解文章,课前让学生先写自己心目中的百草园;在教授《统筹方法》一文前,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统筹方法的意义,我事先给学生预设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事例,让学生用合理、省时的方法编排顺序;在教授《枭将东徙》一课前,因为故事简单易懂,我让学生把故事用现代文改编,并且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等等。通过这些预习作业的布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我想如果我们每节课前都能在预习这个环节上多下功夫,那么一定会让课堂更加鲜活、有趣,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2.预习的意义

2.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可以说,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如果学生预习工作做得好,就可以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让学生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抓紧时间及时弥补,扫清学习新知识的拦路虎,在听课时,就不会因旧知识的不会而影响新知识的学习。而且由于在预习时了解了新课的内容,在听课时,老师口里讲的、手中写的、书本里说的,问题哪有哪无,哪里是难点,哪里是重点,哪里已经懂了,哪里还有疑问,自己就可做到一清二楚。这样,学起来积极,听课时轻松,听课效率就好。上课听懂了,下课后复习就省力,完成作业的速度快了,语文学习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2.2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强化了“导”的效果。

叶圣陶曾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在预习中,学生已对学习对象作了初步探究,对课文已有所认识和了解。对学生领悟了的、研究出来的,则无须教师“讲”了;而对学生困惑之处、谬误之处或见不到之处、不得要领之处,教师则要有的放矢地给学生以进一步引导、启发乃至纠正、补充和阐发,从而真正使教师的“讲”成为学生所需,真正使教师讲到学生的惑处,讲到关键处,讲到深奥处。这样的“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有益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导”的效果。

结语

总之,学生预习、自我求知的过程,就是良好读书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如果教师切实重视对预习的指导,学生就会在日积月累的长期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能力。当然,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成之不易,教师要反复培养训练。而且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学法指导,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课堂上,对于在预习过程中表现积极的学生,要不吝赞美之词,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其预习的积极性,从而使预习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猜你喜欢
课文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