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被遗忘的声音——读张荫麟《中国史纲》

2011-03-20 11:10马婉君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历史

马婉君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张荫麟(1905—1942)自号素痴,广东东莞人,光文博识,学贯中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史学家,他在文学、哲学、史学等方面均有所建树,被认为是“第二梁任公”①,同时他还素有“新史学”重任承担者的称誉,可惜英年早逝。他对新史学最重大而又具体的贡献就是通史教材原理的发明即《中国史纲》,这是他一生中最精湛的理论著作,同时也是他精研史学原理的结晶。《中国史纲》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万字,却是从先秦写到东汉的一部通史;它虽短小精悍,却处处体现出了作者的“博雅能文”②。

一、重实证

“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于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世的时代才可得确考”③。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是从商朝开始写的,而书中写对于商朝的描写,也并没有如传统的教科书一样以时间为顺序,以传说故事为开始来写商朝的建立及发展,反而是根据文献记载如甲骨文书、甲骨文字的分析,其他商代的遗物遗迹和后人关于商朝的记载对商朝的文化作了一个描绘,包括农业、渔业、牧业等生产副业,青铜器、陶器、牙、骨等雕刻工艺,居室、交通工具、社会组织、俘虏、商业、甲骨文等,而作者对于这些东西的描述,完全是以考古发掘之物为基础的,把当时的考古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排列和说明。因为他“认为不可能依据那些未经考古材料所证实的史料”④来编写历史,作者的这种安排虽然略显凌乱,与大家以往所见到的历史教材不同,但这种安排确实很符合我们“以物为证”的心理认知习惯。

对于商朝的历史,作者从实证出发,用了不到四百个字来述说:“商朝从成汤创业以后,六百年间,可考的大事除了六次迁都,除了对鬼方的大战,除了最后直接间接和亡国有关的打击外,便是五度由盛转衰的循环。”书中还分析了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商朝末年,一种叔世的颓废和放纵弥漫了整个商人社会。狂饮烂醉的风气普遍于君主、贵族和庶民。这是他们亡国的主因。”而书中的这个分析是建立在周公“不知稼稿之艰难,唯耽乐之从”的评价之上的⑤。对商朝的灭亡,在文字记载和传说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张荫麟采取的是见于史册的周公之辞,可见,作者是十分重视实证的。

在中国历史上与实证同时存在的还有不少的传说,对于这些传说,作者也不是全部抹杀的。只是相对于传说而言,作者更倾向于实证,能够以所知的实况作为鉴别传说的标准。虽然“我们若从夏朝再往上溯,则见历史的线索迷失于离奇的神话和理想化的传说中不可析辨了”⑥,但是,本书中也还是采用了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如:“据说禹所继承的君主是舜,国号虞,舜所继承的是尧,国号唐。当尧舜之世,天下为公,而不是一家一姓所得私有的。尧怎样获得帝位,传说没有照顾到。舜本是历山(在今山东)的农夫,有一串故事表明他是一个理想的贤兄,又有一串故事(如他在哪里耕种,哪里的农民便互相让界等)表明他是一个理想的领袖。”⑦其实,关于夏朝的历史,作者认为只能 “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⑧。

在阅读本书时,我们可以知道张荫麟虽然没有以美妙的传说故事为依据来编排历史,却对某些历史现象有大胆的推想,如:“关于商人的居室,我们也有一些推想的根据。在殷墟曾发现版筑的遗迹,那是房屋的基址。有一处基址作长方形,周围有许多大石卵,其相互间的距离,大略相等,这些石卵大约就是柱基,原来上面是安柱的。有一个基址长三十公尺,宽九公尺,石柱础之外,并有铜柱础十个。殷墟绝无砖瓦,房顶想必是用茅草编成的。古人所谓‘茅茨土阶’,大约就是商朝宫殿的写照。”⑨在实物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可以让读者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也可以给读者提供需要进一步求证的提示和线索。而这种推想符合了人们在碰触到自己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事物时,对其进行猜测求证的日常思维习惯。

二、重文化

作者在本书自序中提到四种笔削的标准,而其中的“文化价值的标准”就是张荫麟写作时采裁史料所秉承的一条标准,在这本通史中,他线条式地勾勒了朝代的始终,对战争,他着墨很少,而对于文化,他则是浓墨渲染。春秋战国是一个以战乱为主的年代,但是,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却很少能够看到战场上那种震天动地的厮杀。可见,那些血腥的战争并非是作者描写的重点。

关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作者用霸国和霸业(内容包括楚的兴起,齐的兴起,晋楚争霸,吴越代兴,郑子产)与孔子及其时世(内容有鲁国的特色,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孔子及其时世,孔子与政治,孔子与教育,孔子的晚年)加以概括;关于战国时期,作者介绍了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内容包括三晋及田齐的兴起,魏文侯李克吴起,秦的变法,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国际局面的变迁)及战国时代的思潮(内容有新知识阶级的兴起,墨子,墨子与墨家,孟子徐行即周官,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邹衍荀卿韩非)。从上面所列的标题和细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作者重视文化的倾向。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六国混一”一节,作者只用了简单的三句话就交代了六国的灭亡:“秦王政十四年,韩王安为李斯所诱,对秦献玺称臣,并献南阳地。十七年秦的南阳守将举兵入新郑,掳韩王,灭其国。”“韩亡后九年之间,嬴政以迅雷烈风的力量,一意东征,先后把其余的五国灭了。”⑩而在其余的文辞里,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使我们感受到了魏缭的谋略,李斯的狠毒,荆轲的悲壮,特别是其中对荆轲刺秦王的描写,使我们犹如回到了那个时代,那一幕幕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

再比如,对西汉初年的历史,作者专用一章详细介绍了西汉初年道家和儒家此消彼长的表现及原因:“道家虽曾煊赫一时,但那只是大骚乱后的反动。它在大众(尤其是从下层社会起来的统治者)的意识里是没有基础的,儒家却有之。大部分传统信仰,像尊天敬鬼的宗教和孝悌忠节的道德,虽经春秋战国的变局,并没有根本动摇,仍为大众的良心所依托。道家对于这些信仰,非要推翻,便存轻视;但儒家对之,非积极拥护,便消极包容。和大众的意识相冰炭的思想体系是断难久据要津的,况且道家放任无为的政策,对于大帝国组织的巩固是无益而有损的。这种政策经文帝一朝的实验,流弊已不可掩。无论如何,在外族窥边,豪强乱法,而国力既充,百废待举的局面之下,‘清静无为’的教训自然失去号召力。代道家而兴起的自非儒家莫属。”⑪作者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层面将儒道两家进行对比,虽然言简意赅,却是很有力度的。而对于汉朝最重要的对匈奴的战争,作者表面上是把汉武帝的开拓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细致的描写,但其实质却是在于描写当时政治制度的转变。

我们说作者重视文化价值,而对战争的描述很少,但是,本书中有一个战争,作者却是着墨较多的,那就是楚汉战争,在仔细阅读这部分之后,我们才会发现,本书中详细交代的其实并非是战场上如何的厮杀,而是重点写了双方实力的消长,人才的去留,以及项羽的悲壮。作者在写这部分时,并没有专门分析楚汉战争胜负的原因,而是将原因融于过程之中,留给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

三、重文采

通读本书,你会发现此书的文笔流畅萃美,运思遣事,情意深远,且全书并没有累赘冗繁的引文考证,没有故作深奥高深,作者所记载的史事都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说出来的,如行云流水一般,令读者能够享受到一口气读完本书,却不会累的那种通畅感。

本书只写到东汉建立为止,全书最精彩最富学术价值的是第二章到第七章,因为这六章正好关系到我国历史走向最早的两次大的转折,是认识中国历史的关键,其地位非同一般。在这六章里,作者采取层层交叠、错综推进的方式,着眼于历史复杂的因果网络关系,有收有放,构思颇具匠心。

书中的第二章《周代的封建社会》,作者通过九节逐次的生动描述,使读者明白并信服:周代既没有古希腊古罗马那种奴隶制社会的模样,又与西欧中世纪的领主制社会迥然相异。它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历史个案,是由我们的祖先独创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中国式的封建,它以家族、宗族聚邑为基础,由部族方邦联合,进而形成了以宗法制为纽带的封邦建国。在谈到封建这个话题时,自然避不开奴隶这个问题,在本书中作者也对此作了细致具体的描述。对于奴隶,许多人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但作者在书中具体比较了贵人的奴隶与乡邑农民(即庶民)生活处境的异同后,说道:“(庶民)他们的地位是比奴隶稍微高贵;但他们的生活殊不见得不奴隶好。”⑫说的就是在特殊的情境下,苛税杂役法外扰民。作者的这种认识,在以往的历史教材中是不多见的,甚至可以说是从没有见到过的。

由第二章而下,直到第七章秦统一为止,实际这段时间自成一个系统。对于这个时期历史的变动,自然成为中国历史走向的一大关节,而作者的文笔优美,在这一章得到充分的展示,他是这样来描写春秋和战国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特点的:“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然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⑬而书中的第七章《秦始皇与秦帝国》,开篇便引用了李白的《古风》:“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⑭作者用这首诗对一个掀天揭地的巨灵进行了速写,而这个巨灵的来历却是说来话长,这样便引起了读者的强烈的好奇感,不由得想要一口气读完。书中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几乎处处都可以让读者惊叹本书的文笔之美。

从上述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史纲》的文笔之美,而正是这个特点促使它成为历史教科书中最具可读性的一本,王家范曾说:“荫麟何以要这样做!他对社会和历史的思索很投入,不少地方带有理论的色彩,超凡脱俗,沉潜睿永,他自己苦心玩索所得的体验,都化为了以说故事的方式淡淡托出。”

作为一本历史教科书,本书是十分成功的,它优美的文笔,娓娓道来的故事,使得本书人人都可以读得懂,对于历史教育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一本史学著作,它也是十分成功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客观清晰的看法,而叙述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历史,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非大家所不可为。因此,虽然本书只写到东汉,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它作为一部史学名著的地位。许多学术界的大师如梁启超、吴晗等人都称赏他为不可多得的史学天才、青年才俊,而作为他最精湛的理论著作,也是他精研史学原理的结晶,此书确实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反复聆听。

注释:

①②④广东省东莞市政协主编.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313,313,125.

③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9,11,11,10,4,124,175,175,26,87,121.

[1]张荫麟.素痴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广东省东莞市政协主编.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4][美]陈润成,李欣荣编.天才的史学家:追忆张荫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历史
历史重现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新历史
篡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