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日记琐谈

2011-03-20 10:39:10桑逢康
文学自由谈 2011年6期
关键词:陈垣札记胡适

●文 桑逢康

胡适早年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他一生写了大量的日记。经过后人整理,现收入《胡适全集》第27卷至34卷,共有8卷之多,总量约在三百五六十万字左右。在现代作家之中,胡适的日记写得最多最勤也最连贯(中间只有少量的缺失)。

胡适日记的特点有三:一,丰富性,个人经历包括思想演变,社会现象包括重大事件、人际关系等等,无不尽记其中;二,准确性,即可作为一部信史(胡适个人的乃至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三,以思想札记和叙事为主,某些篇章又有一定的抒情意味。

胡适在《传记文学》一文中认为:“中国传记文学第一个重大缺点是材料太少,保存的原料太少,对于被作传的人的人格、状貌、公私生活行为,多不知道;原因是个人的记录日记与公家的文件,大部分毁弃散佚了。这是中国历史记载最大的损失。”显然他是把日记当作写传的重要材料与依据看待的,不过他最初写日记并非要为自己立传作准备,而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记忆,其次是给最要好的朋友共享。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愈来愈体会到一个道理:“要使你所得印象变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记录或写成文章。”因而日记愈记愈有兴趣,无论怎样忙,每天总要腾出一点工夫来写札记,有时候一天甚至可以写几千字。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胡适的早期日记实际上“是为自己的了解”的札记,他将“自己的文学主张,思想演变,都写成札记,用作一种‘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胡适留学日记》起自1910年8月,止于1917年7月,凡四册共十七卷。胡适不无得意地自我评价说,“这十七卷写的是一个中国青年学生五七年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思想演变的赤裸裸的历史”,回头看去是一部“绝好的自传”。

此后几十年,胡适摸爬滚打,从一介书生成为了现代文化史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在文学、哲学、历史、教育、政治、外交诸方面、诸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随着声名的愈益显赫,地位的愈益提高,影响的愈益扩大,涉足的范围愈益增多,人际交往的愈益广泛,胡适日记的内容也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厐杂,已经不仅仅是纪录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演变,而且是在纪录现代中国的整个历史。上一世纪初至六十年代中国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无论民国政局、军阀争斗、日本侵华与抗日、国共合作与内战……在胡适的日记中都有记载,他对这些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育的兴衰,学术的争论,思想与文化的方方面面,胡适无不参与并在自己的日记里一一记录。我们从胡适的日记,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文化史、思想史、政治史演变的轨迹。就这个意义上说,胡适的日记堪称一部内容广泛的信史。

胡适日记的重点既然是思想札记,所以他在记录或引述某一事实时,往往有许多思想与观点的阐释。除此之外,胡适在日记中附录了他的一些重要文章节录,以及别人赞同或反对他的文章,他与别人的不少来往信函,和许多自作的诗篇。日记本上还常常贴有剪报,内容涉及重大事件的相关报道与官方文件,更多的则为逸闻怪事,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一些社会乱象。有少数日记配有图片,尤为弥足珍贵。由于以上种种,所以胡适的日记内容显得特别丰富,甚至可以说是庞杂。然而这样一来,《胡适日记》就明显膨胀,如删去附录,总数怕是要缩水三分之一。

从胡适的日记中,可以看到几个有趣的、值得关注的变化。

一是他早年接触的人物多为亲友及同学同事,又以文化教育界人士为主,诸如留美学友赵元任、任鸿隽、朱经农,“新月派”主要成员徐志摩、陈西滢、林语堂、梁实秋等等。以胡适为首的英美派文化圈,有如星月一般闪耀,在社会上尤其知识界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活跃于学术领域里的“胡适派系”,影响巨大而深远。一般公认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人物。

胡适后来涉足政治,因而与政界人物的交往逐渐多了起来,在日记中所占的份量愈来愈重,诸如孙中山、蒋介石、汪精卫以及身跨政界学界的吴稚晖(曾任考试院长)、王世杰(曾任外交部长)、朱家骅(曾任教育部长)、陶希圣(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等。尤其是他同蒋介石长达三十年的交往,胡适在日记中有详尽的记载。1932年11月底两人在武汉第一次见面,胡适希望蒋介石能从《淮南子·主术训》里的主要思想──“重为善,若重为暴”──中领悟做一国元首的方法。抗战期间胡适受蒋介石派遣出任驻美大使,抗战胜利后又任命胡适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3月召开“伪国大”时,蒋介石动员胡适竞选“总统”,而胡适则本着一贯“独立”的立场匡辅蒋介石政权。

就文人与政界关系之深厚,交往之密切来说,大概只有郭沫若能和胡适相比肩。有所不同的是:胡适除早年在北大与《新青年》时期同陈独秀、李大钊关系较近,和毛泽东偶有接触外,他所交往、所依靠的多为国民党方面的军政领袖与政客。郭沫若在北伐及抗战时期,同包括蒋介石在内的许多国民党军政要员也多有接触,但他在政治上属于革命营垒的一员,本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毛泽东、周恩来等有着亲密的关系。

二是胡适日记的多寡详略,与国内政局和他个人的心情有关。比如国民党蒋介石败退台湾,胡适不得不远涉重洋到美国做寓公,从1949年7月6日至12月31日近半年时间,胡适的日记就记得十分简略。

三是对人物的评判,按照胡适的标准前后有矛盾,如对杨杏佛、陈垣。

杨杏佛和胡适在中国公学曾经有过一段师生关系,双双先后留学美国,所以又是留美学友。杨杏佛立志为民造福,献身科学,深得胡适的赞赏。1932年12月30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杨杏佛担任总干事兼执行委员;胡适任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主席。由于胡适不久在报章发表违背同盟宗旨、攻击同盟的言论,而被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开除。自此胡适对杨杏佛看法甚劣,多年的朋友成了“说谎”且“不择手段”的“妄人”。杨杏佛不幸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后,胡适竟将他的死因归咎于其“麻子心理”,说杨杏佛“多疑而好炫,睚眦必报,以摧残别人为快意,以出风头为作事,必至于无一个朋友而终不自觉悟。我早料他必至于遭祸……”

陈垣曾任辅仁大学校长,专治中国哲学史,胡适经常与他切磋学术,称赞陈垣校补《元典章》“是中国校勘学的第一伟大工作,也可以说是中国校勘学的第一次走上科学的路”。有一段时间两人家住北京米粮库1号与4号,相邻而居,过从颇密。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胡适乘蒋介石派来的专机飞赴南京,陈垣则留在了北平。1949年4月29日陈垣写了一封致胡适的公开信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信中盛赞解放后“人民在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希望胡适也能正视现实,幡然悔悟。胡适在日记中多次针对陈垣的这封公开信,一会儿说是“共产党的文人假造的”,一会儿又说“决非伪作”。当他认为公开信是共产党文人“伪造”时,仍以“陈垣先生”称呼过去的老朋友;当他认为公开信系陈垣所写时,就骂陈垣“下流幼稚”、“丑态毕露”,同一个人判若两人。

四是从日记看胡适也有信誓旦旦但却未践行誓言,“狎妓”即是一例。早年他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期间,遇着一班浪漫的朋友,沾染了打牌、吃花酒的恶习。有一次在“堂子”里喝得酩酊大醉之后与巡捕发生冲突,被巡捕房关了半夜并罚款5元。1914年6月30日他专门写了“提倡禁嫖”的一则日记,猛烈批判“卖良为娼为人道大恶,为社会大罪”,并忏悔过去“在上海时,亦尝叫局吃酒,彼时亦不知耻也。今誓不复为,并誓提倡禁嫖之论,以自忏悔,以自赎罪,记此以记吾悔”。然而从胡适的日记中,我们看到他从美国留学回来以后,仍有“逛窑子”的记录。

1922年10月在济南参加第八届全国教育联合会时,胡适曾前往济源里两三家妓院。简陋的房子里点着昏暗的油灯,这种地方当然出不了李香君,敷演不出《桃花扇》那样的故事出来,遂败兴而归。

胡适是新文学的倡导者,其日记虽以思想札记为主,但许多篇章具很强的抒情色彩,不胜枚举,遂不赘述。

胡适的日记对胡适本人来说,既是备忘录,又是材料库。他的一些重要文章,都是以日记为依据撰写出来的。对我们来说,胡适的日记同样是丰富的材料库,对认识胡适、评价胡适、撰写有关胡适的文章或传记,都十分有帮助。胡适几百万字的日记就像是一座矿藏丰富的宝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里面可以派生出许多题目来供我们作文章,如前面提到的“英美派文化圈”、“胡适与蒋介石”等等。有兴趣者完全可以依据胡适日记,写出有关胡适的学术专著、传记甚或小说来……

猜你喜欢
陈垣札记胡适
《胡适》
天涯(2023年5期)2023-12-06 07:38:00
学宋札记
中华诗词(2023年5期)2023-02-06 08:48:04
受益终身的三点“忠告”
老友(2021年4期)2021-05-23 11:58:39
陈垣与启功的师徒谊父子情
做人与处世(2020年1期)2020-09-22 10:02:08
韶关札记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4
叩问 轻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札记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7:04
尊师风范
旅日札记
剑南文学(2016年15期)2016-08-22 03:17:06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华人时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37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