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表"吃喝"动词文化差异形成原因初探

2011-03-20 09:43
文化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汉英词义汉语

郝 然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汉英表"吃喝"动词文化差异形成原因初探

郝 然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汉英词汇在词义内涵上具有复杂的民族文化差异,归纳、解释造成其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的。经过对汉英表吃喝动词的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探讨与阐释。我们认为,汉英民族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及不同的民族习俗惯制等文化因素,是造成汉英表吃喝动词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吃喝动词;汉英对比;文化差异;形成原因

人类文化既具有诸多共性,又具有属于不同民族的鲜明个性。作为民族文化核心要素的语言,无论在其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必然受到该民族文化的制约,因此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必然会在共性中凸显出来。[1]汉语与英语的民族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而英语却没有;语法上,英语有较为丰富的词形变化,汉语却缺乏词形变化,而主要是靠灵活的词序来表示。由于词汇是语言中最能反映社会变化,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要素,因此,汉英词义的民族文化差异体现得最为明显。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是最能体现其文化特征的类别之一。由此所导致的汉英表吃喝类动词所承载的文化差异也就特别显著。我们曾通过详细的例证,对比分析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16个吃喝类动词的汉英词义,从中我们发现,尽管它们在基本意义上存在诸多共性,但是,由于汉英文化赖以生存繁衍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孕育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不同、以及民族习俗惯制的不同,导致它们在词义上存在显著差别,凸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本文将从自然生态环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习俗惯制等层面对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探析。

一、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对民族文化的缘起与沿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古代社会更是如此。上古先民及其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其生产、生活与包括行为模式和社会规范等在内的生存方式,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会生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及不同的民族个性。换言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种独特的文化。

人类的地域文化大致可分为大陆型和海洋型两大类。大陆型文化又可分为河谷型、山岳型和草原型3种文化类型。其中的河谷型文化,主要是以内聚力和容纳性强为其特点;山岳型文化主要是以封闭性和排他性强为其特点;草原型文化主要是以流动性和外向性强为其特点;而海洋型文化的显著特征则是极大的开放性和一贯的冒险精神。[2]

中国是典型的大陆型地域。具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赖以产生繁衍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大陆型地域中的河谷型和山岳型,其文化的典型代表即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和以长江及秦巴山脉为中心的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而英国四面临海,是典型的海洋型地域。显然,不同的地域类型及其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会造就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赖以产生繁衍的河谷型和山岳型自然生态环境,其内聚、封闭和排他性等地域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国先民独特的生产、生活与生存方式。内聚性使中国先民世代群居,和睦相处;封闭性使中国先民代代相袭,重土难迁;排他性使中国先民血缘至上,宗亲唯尊。这些民族文化特征便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以传统农业为主,农耕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中国文化植根于农耕氏族群落,发祥于黄河及长江流域广袤的黄土大地。中国先民自古便将生存繁衍寄托于头上的浩瀚蓝天与脚下的厚实黄土,上天赐予先民四季节令阳光雨露,黄土地赐予先民耕耘稼穑秋收冬藏。天地赐予的粮食谷物,成为先民得以世代生存繁衍、子孙其乐融融的根本保证。这种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不仅使汉民族自古便养成了敬天崇地、重土难迁的生活习俗,也使中国文化自古便打上了靠天吃饭、“民以食为天”等“饮食本位观”的深深烙印。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素,华夏农耕文化所具有的靠天吃饭、“民以食为天”等“饮食本位观”的鲜明文化特征,自然也会渗透到汉民族语言的各个层面。据统计,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汉民族是在语言上用于食物和饮食的词语最多的民族。汉语中的饮食词语数量多,分布广,渗透力强,载义丰厚;除直接表示饮食义外,其承载的其他文化意蕴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故而,它在社会交际中的表现力也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汉语的这种文化特征在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的对比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汉语中形容“大口地喝”,习惯用“牛饮”。何以如此?这是因为“牛”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的中国人对“牛”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显然,“牛饮”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与中国大陆型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形象而清晰地坦呈着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鲜明特征。而在英语中,形容“大口地喝”却常常用“drink like a fish”。显然,这是因为英国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海洋型文化,决定了英语词义的文化走向。在具有典型海洋型文化特征的英国,渔航是其主要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鱼是英国人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因此,在英语中,很多词都与“fish”有关。

可见,作为大陆型文化典型代表的中国与作为海洋型文化典型代表的英国,其民族文化特征与传统语言词汇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认为,汉英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存在决定意识。这里的“存在”是指人们赖以生息繁衍的一切自然和人文环境;“意识”则是指特定民族文化结构中由主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心理模式等构成的深层内涵。而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无论是其表层结构还是深层内涵,都必然会深深地打上特定民族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内的精神文化烙印。这也是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文化差异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这种情况较复杂,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

1.汉民族传统偏好整合思维,英美民族偏好分析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认知上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其各种关系综合起来,进行整体观照。分析思维是指在认知上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其各种关系区分开来,进行细密解剖,层层推演。例如,作为中国整合思维典型的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由各部分器官有机联系的整体,各部分器官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故治病当从全局着眼。而西医则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属典型的分析思维。汉民族这种传统的整合思维方式,在汉语吃喝类动词上也不乏其例。如:吃喝类动词“品”,从“三口”成字,其基本意义是对食物的“品尝、体味”。但在对其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汉民族习惯以传统的整合思维方式,常常将“品尝”的各种属性及与其相关的各种事物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观照,从而引申出以下引申义:鉴别,例如:品鉴文物的真伪。评论,例如:品评一部作品的优劣。欣赏,例如:品味抽象艺术……而其相应的英语表述则是comment;criticize;appraise;judge;size up等。例如:品鉴:judge;appraise;品评 (品议):jusge;appraise;rate;rank;comment on。再比如,汉语的“秀色可餐”,其对应的英语表述则是“be beautiful enough tofeast the eyes”。[3]这里的吃喝动词“餐”,并非其理性意义“吃进嘴里,吞进肚里”,而是其文化引申义:玩味欣赏,主要是表达一种品味领悟的精神享受。

2.汉民族传统侧重于形象思维和直观认知,注重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来表达思想,这在语言上表现为生动、形象;而英美民族则注重以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为主的抽象思维,习惯用概念定义,这在语言上即表现为直白简洁。汉英吃喝类动词的文化引申义对此有突出表现。比如,汉语吃喝类动词“咬”的基本意义是上下牙齿相对,用力夹住或切断、压碎食物。但在对其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由于汉民族习惯于形象思维,注重运用形象类比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咬”产生了生动形象的文化引申义。例如汉语中的常用语“咬耳朵”中的“咬”,就已不再表示“咬”的基本意义,它在这里指的是:凑近人耳边低声说话,不使别人听见。“咬”和“耳朵”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嘴极其靠近耳朵的生动画面,准确地表现出了“低声说话,不使别人听见”的文化意义。而英语相应的语义表述则是“whisper in sb's ear”,与吃喝毫不相干。再如,用“咬”形象地比喻“盯住,追赶进逼,紧跟不放”。例如:这场比赛非常精彩,双方比分一直咬得很紧。而英语相应的语义表述则是“The score was very close throughout the match.”

3.汉民族传统习惯于螺旋形的思维方式,而英美民族则习惯于直线式的思维方式。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就表现出汉语词汇较为委婉含蓄而英语词汇则较为坦率直白的民族特色。比如:汉语吃喝类动词“食”的基本意义是:泛指(人或其他动物)吃食物。但是,人们在对“食”的理解和日常运用上,由于受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常常又派生出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文化引申义。例如,人们日常使用的“食言”一词,其表层形式似乎不可理喻,但其深层含义则人人都明白:是对一种不讲信用,不守承诺的不道德行为的批评,谴责。这里不直接用“不讲信用,不守承诺”,而用“食言”,显然是为了达到一种委婉含蓄的语用目的,其民族语言文化特色非常显豁。与汉语“食言”表层相似的英语短语是“eat one’s words”,但它却并不是表达“对一种不讲信用,不守承诺的不道德行为的批评,谴责”,而是直接表示为:收回说过的话,指当面对人认错道歉。其坦率直白的民族语言特色亦十分鲜明。

第二,汉英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

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人们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等一切事物的评价与取舍,由此便形成了人类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不同价值观念。汉英民族价值观念的差异较为复杂,下面主要从宇宙观与人生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1.汉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与英美民族传统的天人相分,是汉英文化在宇宙价值观上的基本差别之一。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主张天人和谐。英美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相分,主张征服自然。天人合一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华夏先民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是中国哲学“道法自然”的精髓,是华夏先民力求达到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一种至上境界;而英美文化的天人相分则是源于西方哲学认为世上万物皆对立的固有观念,它所强调的是为求得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4]

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包括汉语吃喝类动词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汉语“吃”的基本义“把食物放入嘴中经咀嚼咽下”的基础上,由于受天人合一观念的驱导,人们在日常运用中又使“吃”派生出“依靠别人或依赖某种事物来生活”(其对应的英语动词则是“live on/off”等) 的文化引申义。例如,千百年来,中国人世代口耳相传、父子相袭的常用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对应英语为“those living in mountains live off the mountains and those living near waters live off the waters”)[5]就突出地反映了华夏民族对于自然强烈的依赖性,也鲜明地坦呈着汉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其它诸如:吃租,吃老本,吃利息,吃软饭,吃白食,吃教鞭,吃墨水,吃养老金…都应是“吃”这一文化引申义的衍生词。

2.汉英民族文化中人生观的差异。人生观是指主体对生存目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看法。不同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决定其人生观。如前所述,自由开拓与冒险精神是英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英美的人生观大致表现为:人是具有理智意志和情感自由的独立个体,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竞争和进取,不断地成就与完善自我,重在精神的层面。而对物质享受尤其是对饮食,相对而言则较为平常,往往认为吃饭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和奋斗,是实现自我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而,在英美文化中饮食文化显得相对贫乏,其相应的饮食语言也显得相对单调,尤其是其中的吃喝动词的文化引申义更是没有汉语那么丰富。

世世代代在大陆型农耕文化中生存繁衍的中国人,其内聚、包容、封闭及排他的传统文化特性以及其天人合一的传统宇宙观和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等,使其传统人生观大致表现为:人应具有仁爱正义、和谐宽容及义务奉献的精神;人是国家与宗族的一员,每个人都是他所属社会与宗族的派生物,其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家庭和睦,群体兴旺,国家太平;在人生态度上表现为正心修身,忍让服从、克己复礼;在伦理上表现为权力至尊,忠孝为上。由于个人命运与宗族群体国家息息相关,因此,个人的身体性命就显得格外重要,若随意毁伤,则为不忠不孝。故而与个人身体性命相关的物质生活,尤其是饮食也就被特别看重,以至于在华夏传统文化中积淀为独树一帜的“饮食本位观”,从古至今未曾动摇。反映在语言上,古今强调饮食重要的言论不胜枚举:有千年古训“民以食为天”,有历代统治者标榜最高仁政的“丰衣足食”……据统计,世界上,中国是语言上用于食物和饮食的词语最多的国家。除直接表示饮食意义外,其承载的其他文化意蕴更是十分丰富。仅以常用吃喝动词“吃”为例,收入词典中的关于“吃”的文化引申义就有:表示人的“感受”,即有“承受,经受”(其相应的英语动词则是“stand;bear;suffer”等)之意;例如:吃苦,吃惊,吃醋(醋因其味酸,喻指酸溜溜的嫉妒心理)。表示“遭受损失,处于劣势”(其相应的英语动词则是“stand;bear;suffer;get”等)之意;例如:吃败仗,吃耳光,吃罚,吃了一枪,吃了批评,吃官司,吃亏,吃黄/红牌。表示“明白,懂得”(其相应的英语动词则是“ fully understand; grasp the exact meaning(of)”等)之意;例如:吃透文件,吃不准。表示在军事上消灭敌人(其相应的英语动词则是“wipe out;annihilate;destroy”等);例如:又吃掉敌军一个团,吃掉敌人三个营。还可以表示;消耗、耗费(其相应的英语动词则是“exhaust;be a strain on”)[6]之意;例如:吃劲(动),这根柱子不大吃劲;他挑一百五十斤也不吃劲。以及还可表示诸如:吞没;例如:吃回扣;吃独食;吃钱。欺压;例如:吃软不吃硬。表弈棋用语,例如:吃掉对方的王棋;吃掉对方的一个子儿……

以上可见,汉英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文化差异产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

三、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惯制

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包括思维方式、心理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内的文化因素,经千年积淀,历代沿袭,便会发展成为群体约定俗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习俗惯制。每个民族的习俗惯制背后,都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时代风貌以及鲜活的历史人物、生动的历史事件与活动情节。它们都会投影式地保留在各个民族的语言词汇之中。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大量的这类民俗语汇,它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及鲜明的文化个性,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能体现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文化习俗惯制。

仍以汉语吃喝类动词“吃”为例,其众多的由文化引申衍生出含义,其中一个表示享受特殊照顾。这一独特的形态结构和文化意义,在英美语言和其它语言中很少见到。据考证,“吃小灶”当形成于上世纪中国的大跃进时期。那时,全中国农村普遍成立了人民公社,社员集体劳动,吃饭到公共食堂。公共食堂用一口大锅灶煮食物,称为集体伙食。但是,当一些干部来检查工作,或其它特殊人物来了,就区别对待,另设“小灶”款待。可见“小灶”原来是集体伙食标准中最特殊、待遇最高的一级,以别于普通的“大灶”。后来,词义泛化而指某人享受特殊的待遇,例如老师给个别学生单独辅导…类似的还有,比如,七八十年代人们常说的“吃床腿”、“吃床铺”(指把顾客的伙食费计入住宿费,以便报销),“吃了原告吃被告”和“吃回扣”等,都记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习俗惯制。“吃床腿”、“吃床铺”这一对由动词“吃”的文化引申意义衍生出的常用词语,就是产生并流行于中国在“文革”结束后的改革开放初期。指一些企事业的出差人员,贪占国家集体便宜,在住宾馆时,将应该自己承担的伙食费计入住宿费,回单位报账时多占国家集体钱财的不道德行为。而“吃了原告吃被告”和“吃回扣”则是指当今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由于权力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司法制度与财经制度不够健全而产生的腐败现象……

这些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及鲜明的文化个性的吃喝类动词,不仅形象地记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习俗惯制,也清楚地告诉我们,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惯制也是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的文化差异主要是由汉英民族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及不同的民族习俗惯制等历史文化因素造成的。

[1]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庞朴,张岱年.等.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6.

[3][5][6]霍比恩.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王生平.“天人合一”与“人神合一”[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李 阳】

H030

A

1673-7725(2011)02-0165-05

2011-02-12

郝然(1984-)女,四川开江人,助教,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汉英词义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字意与词义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