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君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葫芦笙舞是彝族花倮人的一种古老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乡曼龙村。2006年5月20日,葫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葫芦笙舞是彝家人世代喜爱的一种舞蹈,大体可分为风俗性葫芦笙舞、自娱性葫芦笙舞和礼仪性葫芦笙舞三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风俗性葫芦笙舞。葫芦笙舞有其独特的地方,主要是以脚步动作为主,腰部动作为辅,并且扭曲自己的身体以表达情感。
葫芦笙舞在彝家人的世代传承中已经保存了两千多年,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仍以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文化传承下来,说明葫芦笙舞不仅与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且它所特有的精神和教育功能对现代社会生活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自古以来家庭教育对葫芦笙舞文化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葫芦笙舞的起源和历史,就一直通过家庭成员口耳相传继承而来。在曼龙村这个葫芦笙舞的故乡,世代跳葫芦笙舞,家家跳葫芦笙舞的传统使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祖孙之间的传承变得非常重要。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民俗节日,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和风俗也是有区别的。通过民俗节日活动接触本民族文化也是葫芦笙舞传承的主要途径。花倮人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或十四日的“荞菜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最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节日。当今社会,应用现代技术进行传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葫芦笙舞这种较为封闭的文化类型而言,如发行光碟,电视节目的录制,网络等。
教育人类学主要是研究教育是如何对人的形成产生影响的。而民族文化传承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彝族葫芦笙舞进行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彝族葫芦笙舞对人有哪些影响,是如何影响来进行。
1.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指人们运用感知器官有意识、有计划并伴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认知能力。观察力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源泉,人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不断地运用自己的视、听、味、机体内部等感知器官的过程中形成的。[1](P16-17)
彝族葫芦笙舞主要是模拟生产劳动时的形象,表演者的眼神,面部表情,动作特征,这就需要观众通过细心的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去揣摩人物形象的心理和故事情节,从而培养人的观察力。对于初学者,首先要求观察舞蹈动作,然后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随时通过观察,才能与整体配合默契,动作协调。长期锻炼对舞蹈者观察力的培养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过的事物、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过的问题、练习过的动作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1](P21-25)
葫芦笙舞有牙虐(站着跳)、牙庆(起步跳)、牙拉(移步翻身)、牙降(走圆圈)、牙稳(穿花)、牙搞(对点头)和牙敢(前跳又后跳)等七种不同的舞蹈套路。舞者必须按照规定的套路,哪个节奏踩哪个节奏跺,抒情时悠然自得的跳跃,激越时兴奋昂扬的跳跃,技巧丰富,动作繁多。在整个舞蹈过程中,提高舞者的记忆组块,从而培养其记忆力。
3.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在记忆表象基础上进行的。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2](P68)
葫芦笙舞的创作更需要想象,通过想象,感受头脑中的人物形象,各种情景和情节才能进行创作活动。舞蹈爱好者平时善于细心观察日常活动,葫芦笙响起,便将记忆在头脑中的动作,加上自己丰富的情感、对生命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发挥想象力,巧妙地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舞蹈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极富感染力和创造力。
1.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维系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因而历来被人们所重视。葫芦笙舞就是该民族所特有的并且世代相传的文化。在西畴县的彝族花倮人中,每年“荞菜节”到来之际,每家每户必将盛装打扮,宰猪烹羊,祭奠神灵,祷告本民族的兴旺与昌盛。仪式结束,男女老少欢聚一堂,随着葫芦笙音乐的奏响,便开始充分享受葫芦笙舞独特的魅力,各个成员之间心照不宣,以不同的姿势表达对本民族的向往和热爱。因此,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人们通过肢体语言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且培养了彝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民族性格的塑造
民族成员因长期生活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之中,因此对待客观事物和现象时,往往表现出统一性和相似性。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共同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1](P45)正是因为彝家人世世代代相传,人们喜闻乐见的葫芦笙舞,铸就了这个民族热情奔放、朴实敦厚、团结互助的性格特征。上古时期葫芦笙舞是彝族先民为了挣脱苦难以求得生存而举行的一个仪式,在这个仪式中人们形成了统一的相似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在历史发展的久远过程中,人们便把这种美好刚毅的优良传统发扬并继承下来。
3.抒发真挚的情感
同一民族的成员由于遗传因素的作用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易引起或形成相同的民族情感。民族情感是指民族成员对同样的客观刺激物表现出相同的态度反映,在行为上表现出相似性,具有民族成员共同一致性的心理特点。[1](P38)在葫芦笙舞中,彝家人按照舞蹈的韵律深情的扭动身体,夸张的将舞蹈形象表现出来,其优美的肢体语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一个民族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对生命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满天繁星,围着熊熊焰火,人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吹起芦笙,激情欢跳,表达了真挚的情谊,永恒的安乐。
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如今却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离我们渐行渐远,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与挑战。因此,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是—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重要使命。
首先,从马林夫斯基“家庭是发生机的文化摇篮”,到墨菲“亲属关系是古代社会的正结构”,再到基辛“亲属关系是一切价值的焦点”,其中无不渗透对家庭与文化传承关系的深切洞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家庭组合均有各种形式存在过,并不同程度地显示根本作用。[3](P14)由此可见,家庭历来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是所有文化中一种基本的传承与教育机制,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学校。[4](P1)
笔者在曼龙村农民家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面对现代知识社会强有力的冲击,他们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并没有学习书本知识重要。为了让葫芦笙舞更好的传承下去,应该从源头上改变人们头脑中的思想,首要的工作应该培养本民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只有让他们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并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有效的传承和保护。让他们认识到传承本土文化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不冲突,反而可以有效的相互促进,譬如学习葫芦笙舞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和想象力。
其次,学校的教育政策与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目前,我国尚未把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合理地列入国民教育的范畴。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实施,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制度保证。虽然,有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办学的自主权利的规定,但由于考试制度等措施还没有完善,因此少数民族文化事实上很难被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当中。
如果能够让葫芦笙舞纳入到曼龙村小学,这对葫芦笙舞文化的存在和传承将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曼龙村小学除了文化基础课以外也有相对应的一些锻炼体质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基本上都是些简单的体操,而非本民族的文化。如果在主体知识充分学习之余能够很好的将葫芦笙舞引入教学当中,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智力、体力的锻炼与提高,也能够让学生从小认识本民族文化,同时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感和自豪感。
最后,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就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不可能必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5](P2)可见,应该加强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作用。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由于经费紧缺、传承人年龄大等各种原因,使得葫芦笙舞的传承只能在共同的节日里,或者是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娱乐活动中。基层社区是各民族和各地方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场所,政府和相关领导者应该为本民族的文化建立一个实体性质的机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促进文化的传承。曼龙村应该建立专门的葫芦笙舞蹈文化传承班,积极动员本民族的力量,加强营造传承氛围,为葫芦笙舞的发展和传承创造一片肥沃的土壤。
[1]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7.
[2]燕国材.智力与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3][法]安德烈·比尔基埃.家庭史(1)[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许烺光.宗族、种性、俱乐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5][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