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03-20 05:16蒋勇军
外国语文 2011年5期
关键词:副教授诗学教授

蒋勇军

(四川外语学院 期刊社,重庆 400031)

“第五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15—18日在“塞上江南”宁夏银川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外语学院主办,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大会主题为:认知科学与外语界面研究(Cognitive Sciences&Interface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几十所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大会,并提交了学术论文。

8月16日上午,大会开始。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周玉忠院长主持了隆重的开幕式,宁夏大学王燕昌副校长为大会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四川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雷莹教授致开幕词。北京大学申丹教授,清华大学罗选民教授、封宗信教授,复旦大学褚孝泉教授,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陈章云主任,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徐珺教授,四川外语学院熊沐清教授、廖七一教授、王寅教授、廖巧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赵一凡教授,广大外语外贸大学《现代外语》主编冉永平教授,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西南大学文旭教授,中国科学院高原教授,苏州大学苏晓军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赵秀凤教授等分别作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展现了各自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赢得与会学者的阵阵掌声。16日下午,与会学者分为“认知诗学”、“语言学与教学”和“文学与翻译”三个小组进行了长达近四个小时的分组讨论。各组成员展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讨论时每组成员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会议为期两天,其学术成果涵盖了语言学理论、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文学、翻译和认知诗学,体现了国内外语界在认知科学与外语界面研究上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界面研究理论

随着各领域新成果的不断涌现,跨学科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在界面理论探讨方面,《外国语文》熊沐清教授指出:界面研究是科研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他论述了界面研究的渊源、涵义和演变,并指出比较研究和界面研究两种跨学科研究的异同。他认为,比较研究是一种在两个或多个同质异构对象中进行研究,作为研究本体的对象地位平等,研究结果仍然对应于原来的本体,如中西文学比较;而界面研究则在异质同构的本体之间进行,两个本体——主—从,结果是为主的主体产生新的学科分支或新的研究范式,如认知诗学。这些学科都广泛渗透到了人文社会学科的许多领域,促成了20世纪以来的学术大观;最后,他阐明了界面研究的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意义:(1)寻找新话题;(2)寻找切入点;(3)寻找新材料;(4)寻找新方法;(5)形成新学科。冉永平教授介绍了以第十二届国际语用学大会关于语用界面的探讨,并指出:语用学研究的非单一性、传统议题的拓展与延续、新兴议题的出现都体现了它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其它语言学研究中的语用界面。另外,陈章云教授从系统内和系统外两个视角探讨了语言界面研究。

2.认知诗学

近年来,认知诗学研究在我国发展较快,这一领域也逐渐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申丹教授探讨了文学与日常中的规约性认知与个体认知。她指出:无论在文学阐释还是日常认知中,经常会遇到规约性认知框架与个体认知框架的冲突,前者体现同类情景下的规约性认知假定、认知期待或认知草案,而后者则取决于文学作者的具体创作目的或认知者的个体经验等。在文学阐释中,如果我们旨在解读作者意在表达的主题意义,往往需要排除规约性认知框架的干扰,充分尊重作者偏离规约的认知方式。但对于研究日常认知的学者来说,往往两种认知方式都需要予以尊重。褚孝泉教授探讨了文学的社会认知功能。他指出,从文学语言的概括作用到文学虚构世界的解释作用,文学文本结构的各个层次都在形成社会认知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简单的是韵律,能够形成固定的音乐性意象;其次是文学性话语,能够把生活行为映射到复杂的社会政治历史行动中去;最后是文学创作的虚构世界,能够取代真实的历史而成为人们对一个时代一段生活的记忆和理解。封宗信教授则论述了认知诗学与文学理论问题。他以2007年发生在文学界的两件事(“奥斯汀被拒稿”和“托多洛夫文重发”)为出发点,探讨了文学阅读方式问题、文学概念问题及认知诗学对文学理论的触及。他认为,认知诗学更强调文学的思考方式,为文学理解提供了更有操作性的科学方法和视角,而且认知诗学对文学理论问题的触及和探究,与托多洛夫为“理解文学的意义”和“文学语篇的特质”与热内特一起创建的“诗学”殊途同归。文旭教授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根据认知识解的四大维度,即具体性(specificity)、焦点化(focusing)、突显(prominence/salience)和视角(perspective),对唐诗中描写“夏”的诗句进行认知识解。苏晓军教授探讨了身体与认知诗学研究的关系。他认为,传统诗学把结构看成是非体验的(disembodied),因此只能描述文学语篇的结构但不能解释文学语篇产生的效果。认知诗学研究强调不仅仅要研究文学语篇的结构,还要研究感知、认知、想像力和情感,因此认知诗学对身体所给予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高原教授以中国诗学传统中的核心范畴“意象”为出发点,比较汉英诗歌中的自然意象,试图探索比较诗学发展的新思路——认知比较诗学。她认为,认知诗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理论,具备构建“普遍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的先天条件。赵秀凤教授从对比诗学的视角以中国古典诗学反观认知诗学,论述了中国古典诗学与认知诗学的相通契合和相互互补,并指出我国的认知诗学研究应该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寻找认知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契合点及各自优势,在引进国外理论体系、西方学术话语时,结合本土要素,反观传统文化、诗学思想,在发展认知诗学理论的过程中加强本土化研究。

小组讨论中,熊沐清教授以The Eagle为例探讨几个认知范畴的审美潜能,并运用认知诗学作实例分析,力求尽可能地发现新的涵义,最大限度地发现新的美感,或者对已有的发现给予新的解释(即新的原因),以期实现“从解释到发现”的跨越。肖谊教授论述了纳博科夫的“替换世界”与认知诗学的“可然世界”理论;何辉斌教授从认知的视野,以霍根的《心灵及其故事》例,探究了叙事的普遍性;曾传芳教授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读解了《苏菲的选择》;黎志敏教授和田文芝老师从认知理论与节拍标志探析了诗歌形式(节奏)理论构建;孙达丹副教授对英美近代法律文学中的认知研究作了分析;马菊玲副教授从语境的认知视角,描写了语境在文学文体交际活动中的作用,试图建立一个可操作的语境化文体分析模式,从认知视角解决文体学长期争论的关于语言形式与文体效果之间关联的任意性问题;赵晓囡副教授以《相见欢》为例探析了诗词意象构建与整合的认知诗学;梁晓晖副教授以《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元小说为例,通过分析篇章指示语来展现元小说中除了评述话语之外,“故事之上的话语”还有几种表现形式;王艳滨博士对塞芝维克《暗柜认识论》作了认知诗学解读;李伯利副教授从认知诗学视角下分析了《到灯塔去》的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的构建;温金海副教授和蒲婧新老师以《雪夜林边驻足》为例探析了诗歌象似机制的多维建构;邹涛副教授从认知诗学视角探讨了文学的功能;李丽萍副教授等对托马斯·纳什的《春》作了认知诗学解读;秦莉老师试用认知诗学的原理分析《紫色》的文体结构与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蒋勇军老师探究了叙述在认知中的功用和机制;庄严老师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情感进行了认知诗学阐释;王天翼老师分析了《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的多模态隐转喻;苏萍老师对《1Q84》进行了认知诗学解读;叶楠同学对小说《达洛维夫人》与电影《时时刻刻》之间互文性作了认知诗学探析。

3.语言学

冉永平教授以第十二届国际语用学大会(the 12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 Conference,Manchester,July 3 - 8,2011)为参照,结合传统议题和新兴选题,有选择地总结当代语用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议题及其体现的跨学科、交叉性发展趋势。刘正光教授探讨了人称代词指称游移(错位)产生的认知与心理动因。他认为,人称代词指称游移的根本认知动因在于人类的识解能力,在叙事过程中,人称代词指称游移的过程充分反映出叙事者对事件、人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表达的需要与变化过程。廖巧云教授基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和Fauconnier的空间映射理论提出关联映射概念,并指出:关联映射制约量化最高级的极性特征,量值与概率之间的空间映射关系是辨别量化最高级与极向的组合是否合适的依据,关联映射能解释弱极向原则,并控制量化最高级与极向的组合类型。

在小组讨论中,刘国辉教授探讨了认知语言学需要“自我完善”还是转向;何明珠教授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英语无灵主语句的隐喻性与生命性;刘玉梅副教授基于多重互动识解模型探究了语篇意义的建构;刘兴兵副教授探讨了当前说话人继续当前话轮的优先权,对Sacks等的会话话轮转换系统进行修正;肖燕老师探讨了空间描述的主观性与参照框架的选择;刘先清老师和范金艳老师对句法结构中的语言注意系统进行了认知研究;王扬老师和肖祎老师从认知的视角基于评价性词汇critical的习得等效性探讨了词条义项排序。

4.文学

杨金才教授对1905年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吐温在中国的接受之特点和成因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廓清其发展脉络和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今后马克·吐温研究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建设性的参考。赵一凡教授基于自身的留学经历,探讨了实践美学与中国问题。

小组讨论中,罗小云教授以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为例,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冲突、霸权话语、宗教分歧、种族矛盾和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等方面作了开拓性尝试;周平教授探讨了圣经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李小青教授从认识视角探讨了《格列佛游记》的乌托邦建构;柳晓副教授运用叙事批评方法,结合真实作者的创作语境对《恋爱中的汤姆卡特》作了解读;陈伟莲副教授以郭沫若与昂特迈耶的星空诗歌为例论述了中西诗歌中的“空间信赖”与“空间恐惧”;李庆玲副教授从生态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叙事角度切入来分析蕾切尔·卡尔逊作品《寂静的春天》,解读作者是如何通过叙述声音建立女性叙事权威,来体现生态女性主义意义及其叙事观;陈小红副教授探讨了加里斯奈德的原始艺术;蓝小燕老师从象似性视角探究了政治演讲的文体效果;秦苏珏老师论述了北美印第安传统恶作剧精灵故事的生态意义;那瑛老师论述了巴塞尔姆《城市生活》的文本叙事化;曾雪梅老师结合克里斯特娃所定义的女权主义的第三次思潮,对卡特在《明智的孩子》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了解读;王祖华老师对《域外小说集》的接受失败作了认知诗学解读;莫妮娜博士从符号修辞学的结构主义认知观探讨了后现代反讽;崔鉴博士以《沉默的羔羊》电影海报为语料讨论了多模态语篇的认知阐释。

5.翻译

罗选民教授从文学翻译和文学创作出发,探讨其诗化追求问题。他指出,诗化的表现有:整体构思的诗化审美,局部描写的情境与意象,在隐喻、象征和主体性的互动中,时间与心理交融,情节得到淡化,意境获得诗化;诗化的力量可以帮助读者从具象中升华,获取思想的张力。无论文学翻译还是文学创作,“传神”与“化境”都是其终极目标。廖七一教授以《域外小说集》为例探讨了翻译批评的历史语境化问题。他认为,《域外小说集》及周氏兄弟主张的“直译”策略持续受到批评界的高度关注,但有关鲁迅的翻译似乎存在如下矛盾:创作与翻译的矛盾、鲁迅自身意图表述的矛盾、翻译意图与实际效果的矛盾,以及当代与历史评价的矛盾;考察鲁迅评价的历史形成可以发现,翻译批评的政治化、非历史化以及非(翻译)文本化使现有的批评成为主流政治话语的简单延伸。王寅教授从后现代理论视野,以《枫桥夜泊》40英译本为例,从辖域、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论述译者主体论的识解观;他认为,认知语言学研究为认知诗学研究起到了铺路的作用。朱振武教授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为何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一经译入中国便风靡一时,成为畅销书?外国文学作品在译介进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的翻译观以及对翻译文学接受与选择的态度又在怎样改变?徐珺教授从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入手,在对我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维视域中的认知翻译之相关问题,客观地指出了我国认知翻译研究之不足,同时对认知翻译研究提出了展望。

小组讨论中,杨全红教授梳理和探讨了钱锺书先生的诗歌翻译思想,主要涉及诗歌翻译的原则与方法,诗歌的可译性,等等;胡安江教授探究了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王明树教授以李白诗歌英译为例论述了翻译中的详略度;李东芹副教授探讨了逻辑连接词的顺应性翻译;熊德米副教授论述了法律翻译的特殊原则;陈芙蓉副教授从职业化视角下探析了翻译中翻译伦理;黄春芳副教授论述了认知语境下的法律翻译;施媛老师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考察了隐喻的翻译;孙毅副教授和朱文静老师以亚瑟·威利对《道德经》中“道”的翻译为例,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探析了翻译的动态性;朱海燕老师和刘玉梅副教授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接轨的角度论述了翻译范畴内文本风格的界定;姚尧老师和陈建生老师论述了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与诗歌翻译研究;杨刚老师从认知性、像似性和可译性三方面考察了翻译研究的认知途径。

6.教学理论与实践

褚孝泉教授在论述文学的社会认知功能同时,讨论其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文学之所以具备认知功能是因为文学语言是非逻辑性、非实证的和非抽象的,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可以重新评估文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文学不只是赋予学生以修养,文学教育是给与学生以认知世界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长沙学院杨红教授考察了二语习得中的输入方式和修正后输出;代礼胜教授论述了英语思维与语言输出能力发展的关系;张梅岗教授探究了英语事件教学法;张高远教授和陈芙蓉副教授论述了叶斯柏森外语教学思想对中国英语教育改革的启示;杨剑英老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写前阅读的有效性;姜孟副教授研究了第二语言习得概念能力;陈念君副教授从认知诗学视角探讨了专业英语的写作教学;张会萍副教授探讨了叙事教学法在英语习语教学中的应用;四川外语学院杨红老师考察了语法教学中叙事与认知的关系;向蓉老师探究了任务—叙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张勇老师论述了情感共鸣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本次会议是继2008年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暨第一届全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和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首届认知诗学高层论坛”后的第三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认知诗学专题研讨会,超过三分之一的参会论文都涉及认知诗学研究。这体现了认知诗学研究已经进入我国外语界的研究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也逐渐成为外语界的研究增长点。

此次大会几乎涵盖了外语界的各个领域,是一次跨学科、跨专业、多层次的综合性学术盛宴,为“界面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同时,会议汇集了国内外语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学界目前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更重要的是,大会聚集了外语界各领域一批学科带头人,汇集了相当数量的前沿性研究成果,为国内跨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构建了一个宝贵的平台,促进了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也为界面研究在我国的扩展和深化作了良好的铺垫。

猜你喜欢
副教授诗学教授
高鹏副教授
张燕副教授
背诗学写话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丁莺作品选登
你不是“生”而为父母,而是“学”而为父母。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