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比直译更为有效的译家之路

2011-03-20 04:51侯海燕
外国语文 2011年4期
关键词:译文原文文字

侯海燕

(四川美术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重庆 40133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外文化与经济技术的交往日益频繁。作为重要的桥梁,翻译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显露出来。但是,在翻译方法上,我们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对外经济技术以及文化交流中,编译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编译的意义:深化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实用模式

在所有翻译模式中,编译已逐渐成为当今主要的翻译形式之一。我们平时在外行走,可以看到许多字牌、商标上都有经巧妙翻译过来的文字。它们不属于直译的产物,而是经商家别出心裁反复推敲,依据原文的字义或语音创造出来的品牌文字,让人看后马上产生联想和美感,这就是编译的魅力所在。此时,你千万不要说它“不准确”或“翻译有误”,因为,翻译在于传神,而非机械的文字转换。国内媒体在报道国外文章时,往往采取编译的形式,其内容只是原文的主要部分。其目的就在于简洁流畅、精要妥当。

在一次国际诗歌研讨会上,我认识了一位来自台湾,名叫张朗的翻译家。他获知我也在从事英语语言文字工作后,立即表现出一种特有的热情。我说翻译很难。他表示赞同,这位老先生告诉我,他在台湾曾为一家技术公司做翻译,现已退休。张先生整整做了20年翻译,在文学特别是诗歌翻译领域颇有建树。他认为,文化类翻译与经济技术翻译很不一样。为了让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编译在台湾翻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原因就是,编译更易缩小中西文化差异。台湾在接受西方文化过程中,不乏编译、摘译、意译,除纯文学和经济技术类外,采取直译的并不多见,更多的是采取编译方式。我问其原因,他解释,编译更能保持原汁原味,更易为国人接受,也简洁流畅,适宜对外交流和语义的对称。

如今,国内各行各业,无论是媒体还是经济工商领域,我们都亲身感受到这样一种交流的趋势:收到一封外文信,你只要给老板说出其中主要意思即可,不必花过多的时间整篇翻译。目前,国内许多行业都采用这种短平快的对外交流方式,它避免了耗时费力,深受各行各业欢迎。自从中国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以来,整篇文献的翻译构成了实质上的侵权,且速度慢,效率低,不适合快节奏的工作需要;而编译则可以不受版权限制,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业界看好。

在翻译工作中,编译要比直译更易接受。首先,我们把一篇东西看完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主要内容叙述出来,整理成篇短小精悍,这种方式恰好符合惜墨如金的中文行文传统,符合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方式;其二是,编译属于真正的再创造,特别符合汉语言文化的内涵需求,更能起到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编译的文献更受读者欢迎的缘故。当然,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编译的,科技文献绝对不属于编译之列。

编译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时代给编译者提出了新的需要和要求。只要不是纯技术资料,编译更需要审美;只要以语言为载体,就需要文采;只要是文章,就离不开文字的推敲。作一个编译者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更广泛的知识面,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努力进取,获取广博的科技知识,深层次挖掘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同点。

2.编译的方式:博采众长,妙笔生花

若统称翻译是再创造,那么编译就成为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我们尽管拥有多种翻译模式,但仍要说翻译不轻松,而编译则能缓冲这种氛围。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资料需要机械的直译,又有太多的行话需要理顺。

有人说,你可以翻译文章,你的外文水平一定很棒,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翻译搞得好不好,外文水平只是一方面,知识面则是另一因素,而译文的文字功底则成为译文能否优秀的关键。翻译是一个实践性特强的语言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有两方面:其一是对原文的理解,其二是对译文的表达。此间,译文的表达更重于原文的理解。别人找我们翻译,是因为他们看不懂,需要借助职业翻译。若你的外文水平很高,而译文的表述却十分差劲,那么就等于茶壶装汤圆,有货倒不出来,这样的翻译还能够说传神吗?此时,你的翻译或许需要加入一些编译的成分,即进行再加工。例如,要对读者难以弄懂的意思进行解释,让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意思吃透。

笔者以为,翻译难就难在直译得太多,编译得太少。搞了半天,读者还是没有完全弄懂,这就是翻译的问题了,他们对翻译对象的基本知识了解得不够。经验告诉我们,仅有很一般的知识或许还能完成某些翻译,但要知道,每一种翻译资料都与另一种有所不同。作为职业翻译,你涉足的范围极广,涉猎的知识面自然也广泛。一些人终生翻译某一种技术资料,他们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原因是他们对该行业了如指掌,他们甚至看一眼就能清清楚楚地表示出来;但你若请一位所谓的职业翻译高手来做他不曾了解的技术资料翻译,他未必还能得心应手。中国境内的这种行业翻译多如牛毛,即a型或b型翻译。他们离开“a”就不能“b”,其原因就在于知识面太窄,需要重新认识翻译的多面性,需要不断学习。

鲁迅先生曾经号召国人奉行“拿来主义”。这种“拿来主义”对今天的翻译就意味着,翻译需要掌握各种技能,从古今中外学习各类知识。这样做的道理只有一个,即今天是一个知识结构既紧密又相互穿插的时代,谁都无法面面俱到地了解或掌握所有知识,谁都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翻译的作用是传达知识和沟通交流,翻译的任务就是要把别人不懂的弄懂,翻译既是知识密集型专业,又是一本智能型百科全书。你若不借鉴、不学习就很难做高手。因此,高水平的翻译人员应该是“百科全书”型。作“百科全书”的翻译当然不容易,但也决不能说做不到。很多时候,你的功夫到了家,就会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这主要看你是否采取积极面对社会生活的战略决策,即随时接纳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把握时代脉搏,把各类翻译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翻译是用一种文字来表述一种知识的过程。你不搞电子,但电子技术已深入各行各业,你的翻译难免不碰到有关电子的技术语言;你不是搞国际问题的专家,却可能翻译有关国际问题的文章;你不搞化工,却可以翻译化工技术资料,这说明你有了这类知识。职业翻译需要涉及到许许多多的领域,更需要博览群书,需要掌握语言的多种表达方式,掌握许多别人难以认知的知识。这样,才会炉火纯青,成为行家。

记得1987年,一位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维安·豪德谢尔来重庆任教。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都知道。他几乎成了我们心目中的“万事通”。他是美国人,却对中国的许多事了如指掌;他不懂中文,却能从人们的言谈举止中判断出说的什么。豪德谢尔是第一次到重庆,却在来之前就知道北碚有一家中外驰名的玻璃器皿厂。初来乍到,他指定要去参观那家厂,而此时我们当地的翻译竟然不知道这家企业。人们对他的要求瞠目结舌。他怎么知道北碚有一家玻璃器皿厂?原来,他早在美国就从一本商品目录中读到,这家玻璃器皿厂位于重庆北碚。搞翻译的知识面应像金字塔,知识面越宽,翻译的基脚也就越牢。

最高境界的翻译是传神。那么要怎样做才能传神呢?众所周知,世界上大多数信息都以文字为载体,任何一种翻译最终都要以文字转换的形式表述出来,因此文字的表达水平自然成为翻译优劣的落脚点。我们说,你还需要学习更多的被译文字的表达技巧,即推敲更多的语言表述技巧,多多借鉴别人的表述方式,你甚至需要对译文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译文已不受原文的约束,你的翻译真能让人称道,此时你的翻译已不再是直译,而开始传神了,这是因为你采取了编译的缘故。另外,你潜移默化地意识到,编译需要借鉴,你更需要博采众长,你已成为文字表述的高手,开始博采众长、妙笔生花;既完成了一部杰作,又学到不少东西。

3.编译的目的:摆脱西文樊笼,让中西文化融会贯通

编译不是要脱离“信”,而是在“信”的基础上更“达”和更“雅”。直译和编译同属于翻译的范畴,但有本质的区别。编译比直译更能让译者发挥表达的潜能,摆脱西文框框,去粗取精、尽善尽美,符合传统汉语言所要求的惜墨如金、短小精悍的文体风格,抓住了文中最主要的内容,减去了不必要的部分,做了必要的补充,使译文更充实简洁。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编译的好处呢?这是由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决定的。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一篇很好的西文,直译过来总让人感到欧化的意味。这不是译者的问题,而是因为中西文化差别太大。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语言上,更在于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历史渊源、社会礼仪、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不像西方语言之间具有某种关系,西文与中文不存任何“亲缘”,一个英文句子在欧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直译成汉语却显得别扭,它存在诸多弊端,使译者难以摆脱西文的樊笼。

我们由于学了西文,因而阅读并不存在多大问题。但是,翻译与阅读不同。一般人阅读英文时,文字的理解可深可浅,可多可少,随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而定。你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英文书籍也并不要求翻译,那很自由,你不必把每一字眼每一句话都理解得很透彻。你甚至可以放过一些生字,绕开难懂的句子,这并不影响你大体上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但是,做翻译则是另一回事,你很难自由,你是一个为读者传达内容的“传话人”,你必须不折不扣地理解原文中每一句话及背后的隐含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你还必须细心、周到地为读者考虑诸多问题。翻译过后,你或许要为听众或读者做更多的解释,让他们弄懂吃透文中的意思,包括风俗文化和特殊字义。否则,他们会感到,英文嘀哩咕噜一大窜,好半天也没弄透其中表达的意思,而翻译人员也不轻松。但我们看到,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许多好的翻译他们都不是在直译,而是用更贴切的文字巧妙地表述意思,使读者或听者弄懂对方的深层次含义。

为什么有时候很优秀的翻译仍然不能让听众或读者深入的理解呢?还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作怪。编译实际上是在直译的过程中进一步使听众或读者深入理解原文意思的过程。由于文化的差异,对译文进行适当的增删则成为必要,因为翻译是语言转换的艺术,而这种艺术体现在表达的水平上,在于中西文化的贯通;你让手中的翻译达到传神的效果,中西语言交流才能相互交融。因此,为达到更佳的翻译效果,你不妨采取更自由的编译方式,让你的文笔展开联想的翅膀,让西方的表达和东方的理解更能水乳交融。

4.编译的实践:让“信、达、雅”真正结合

如上所述,翻译有两方面,一是对原文的理解,二是对译文的表述。理解和表述,二者缺一不可,但在编译者看来,表述似乎更重于理解。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理解一般英文上都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要准确无误地用书面语表达出来则是另一码事,它难就难在用语是否达意,是否熟能生巧地运用了标准规范的汉语。这不仅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信息的摄取都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转换,还在于存在诸多行业术语。因此,翻译使用标准规范的语言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像我们说话一样,需要说标准的普通话,才能让全国各地的人都听懂。

若你的客户说你的翻译做得不伦不类,或者不是行话,这说明你的翻译出了问题。问题在哪里?不是缺乏地道的行话就是语言不规范,因为用户觉得太拗口或看不懂,而你自己也说不清。技术翻译除了自身的要求之外,在语言上也有特殊的要求,因为技术语言与我们日常生活用语不一样,它要求准确无误,不能模棱两可,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要有内涵还要有外延。由此,翻译的创造性尤为重要,即创造出不曾有的说法,但别人感觉这样说特别准确地道,此时你这个翻译就当好了。

编译要求在透彻的理解基础之上,让读者能更深入理解其意,多数要求极强的译文语言表现力。在不破坏原意的原则下,可以适当增删,但却不乏严谨。为此,你作为编译者,更需要构思和文采,更要求文字优美精炼,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看上去处处闪烁着语言文化的光辉。我们知道,最初涉足编译往往脱离不了直译的框框,这时,你可能把忠实与准确放在首位而忽略了流畅和文采。为了忠实原文,我们在编译内容上需要注重表达的效果,若效果好,那么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很好,若为了忠实原文而忽略了表达,那么这类翻译一定会弄巧成拙。

翻译中,编译的方式为译文的修改和润色提供了条件,此时,为了表达更顺畅,更需要摆脱原文的束搏。文采在文稿编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篇稿件编译出来,你认为具有很高的价值,也有实效性并且文字表述也还可以,但客户发现不顺畅,读起来如喝白开水,那么他可能毫不犹豫把你的杰作“枪毙”了,你的辛苦白费了。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读者对象不满意。请你记住,你翻译的是外文,而国人却在用中文的方式阅读,因此你必须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审视自己的东西是否符合中文的要求。你若忘记了他们,他们就会对你嗤之以鼻。你是搞翻译的,如果技术人员觉得你的翻译读起来拗口,你就需要找找毛病了。十有八九是你的翻译文字不顺畅,也就是说你的再创造做得不够好。

今天,编译的适用性越来越广。许多行业专家在摄取最新领域里的最新科技和最新知识时都采用简洁的方式。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提炼文字,怎样使行文流畅,隐义深厚。他们逐渐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语言的转换需要提炼加工,而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你翻译的东西拿给别人看,你涉足的相关知识是否丰富,别人一看就明白你的功底究竟深不深。所以,译者的确需要在“信”的基础之上,更“达”更“雅”。

尽管如此,我们也很难给编译下个准确的定义,原因仍然在于它不能仅仅归结为把一种文字转换为另一种文字。翻译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语言艺术,如果说语言转换是由此文化达彼文化的路线,那么它就需要在转换文字内容的同时转换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此时,仅仅是简单的机械转换肯定无法令人满意。

[1]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Morry Sofer.The Translator’s Handbook[M].Rockville,Maryland:Schreiber Publishing Inc.1999.

[3]张美芳.编译的理论与实践[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

[4]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冯庆华.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黄邦杰.译艺谭[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90.

[8]金圣华.桥畔译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9]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10]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1]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2]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译文原文文字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译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种出来的“逍遥居”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