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新烽/文
南苏丹公投对非洲局势的影响
■ 李新烽/文
2011年2月7日,苏丹南部公民投票委员会宣布苏丹南部公投的最终结果,结果显示,98.83%的选民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随后苏丹总统巴希尔宣布承认和接受这一最终结果。南苏丹公投这一关乎苏丹分与合的重大事件,在改写苏丹历史的同时,必将改写非洲历史。南苏丹公投将对非洲局势产生如下四个方面的影响。
苏丹是“非洲面积第一大国”,国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十。此次公投之后,苏丹一分为二,由两个新国家取而代之,其国土将分为北南两部分,北方约占四分之三。如此“切割”后,苏丹将失去“非洲面积第一大国”的宝座,拱手让位于目前面积第二的阿尔及利亚(面积为238.1741万平方公里),刚果(金)(面积为234.4885万平方公里)将升为非洲面积第二大国。苏丹的国土面积将退居非洲第三。
同时,苏丹还将失去“非洲邻居最多国家”的荣誉。苏丹目前有九个邻国——从北到南逆时针方向为:埃及、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南北苏丹分家后,刚果(金)将有9个邻国,与苏丹并列成为“非洲邻居最多国家”。
苏丹在非洲占据特殊的地理位置。苏丹与9个邻国的数量加起来占到非洲53个国家的近五分之一;就国土面积而言,由于“非洲面积第一大国”——苏丹与“非洲面积第三大国”刚果(金)毗邻,这10个国家的面积之和为1246.1114万平方公里(埃及100.1450万平方公里、利比亚175.9540万平方公里、乍得128.4000万平方公里、中非共和国62.2984万平方公里、刚果(金)234.4855万平方公里、乌干达19.7000万平方公里、肯尼亚56.9259万平方公里、埃塞俄比亚112.1900万平方公里和厄立特里亚12.432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的41.26%,即超过非洲总面积的五分之二。换言之,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事关整个非洲大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苏丹特殊的地理位置还表现在,该国是联系阿拉伯非洲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重要纽带。一般而言,萨赫勒地带到苏丹境内就趋于尾声,苏丹可谓是“边缘”的边缘,还能看到从热带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自然风貌。在苏丹境内,这一区域恰好位于北南苏丹的分界线上,有一条尼罗河从中穿过。也正是这条举世闻名的长河所形成的沼泽地,早年成为阻止殖民者南下掠夺的天然屏障;当殖民者运用先进技术穿越沼泽地后,尼罗河便成为连续北南苏丹的流动纽带。苏丹一分为二,阿拉伯非洲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界线将更加鲜明。
在地理位置上,苏丹地处北非与东非的交界区域,既有广袤的内陆,又濒临辽阔的大海,兼具内陆和海滨两种风情;在气候特征上,苏丹处于非洲的过渡地带,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气候具有多样性;在人种构成上,苏丹由阿拉伯人和黑人两大种族形成,外表特征区别明显;在文化传统上,北方的阿拉伯文化与南方的黑人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两大宗教的区分相当鲜明;在生活方式上,游牧民族与农耕部落各自以其独具个性的方式而生存……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苏丹都是“最具非洲特色的国家”——是非洲人种、民族、宗教、文化、气候最多样性的国家,是非洲的一个微缩。如果说苏丹分裂后,“非洲面积第一大国”和“非洲邻国最多国家”的两个空白还可以有国家填补的话,那么遗憾的是,“非洲微缩”这一美誉将形成空缺。
“最具非洲特色国家”的消失将不但使黑白非洲的界线更加鲜明,而且将改变东非共同体的经济和地理格局。成立于1967年的东非共同体现有五个成员国——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其宗旨是加强成员国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科技、外交等领域的合作,协调产业发展战略,共同发展基础设施,实现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货币联盟,并最终实现政治联盟。苏丹解体后,北方将归属于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巴希尔总统曾在公投前明确表示,如果南方选择分离,北方将实行伊斯兰法;南方则回归到东非的地盘,进入东非共同体的势力范围。据肯尼亚民族网站报道,南苏丹“已经申请东非共同体观察员地位”。
一名苏丹南方妇女在听到公投结果后喜极而泣
苏丹享有“大河之国”的美称,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从其境内由南向北奔流而过,蜿蜒3300千米,而在埃及境内仅1530千米就流入地中海。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埃及的水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全国绝大多数人口聚集在狭长的尼罗河流域,该流域可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苏丹与埃及的邻国关系也因这条长河而变得复杂而微妙。两国于1959年就达成了关于尼罗河水分配的《充分利用尼罗河水协定》。按照该协定,年总量约740亿立方米的河水由两国分享,其中555亿立方米归埃及。因此,长期以来,保持苏丹的国家统一是埃及与苏丹关系的重要议题,埃及出于自身利益不愿看到一分为二的苏丹再多出一个国家与自己争夺尼罗河水。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埃及之所料。
事实证明,水冲突一般发生在共同拥有同一水资源的国家之间,拥有同一水资源的国家越多,这种冲突越容易发生。世界上大约有200多条河流是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而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则流经九个国家。尼罗河上游流域国家,如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肯尼亚等,本来就对埃及与苏丹分享河水资源颇有微词,外加受人口增长和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多次提出要对尼罗河水重新进行分配,以提高他们的灌溉量和水电资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又半路杀出一个南苏丹,尼罗河水的分配将变得更加复杂,这不仅仅成为埃及与苏丹两国的双边问题,也将成为东非诸国与埃及、苏丹之间的多边矛盾。
南苏丹的石油输出是另一个将被提上议事日程的问题。如果说对苏丹石油资源的争夺在北南苏丹之间进行,那么南苏丹今后的石油输出极有可能涉及第三国。南苏丹独立后将成为一个内陆国家,目前的石油输出管道经北方通往苏丹港,如果南方想摆脱北方而独立开采和出售石油,就必须寻找自己的出海口。据媒体报道,2010年初,日本丰田公司已与南苏丹政府和肯尼亚政府商议建立一条从朱巴通往拉木的石油输出管道,以解决南苏丹石油的出口问题。拟建中的石油管道长1400千米,需要投资15亿美元,每天输油量45万桶,而目前苏丹每天生产约50万桶原油。这条管道建成后,丰田公司拥有20年的所有权,到期后将把管道的所有权转交给肯尼亚和南苏丹两国政府。
在后殖民非洲历史上,南苏丹分离将再次宣告殖民边界不可侵犯的原则失效。第一次是1993年厄立特里亚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出来。这两次分离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均以爆发一场战争而告终,战争的起因都是为了尊严和自由;战争给交战双边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最后都是以全民公决的方式和平分家。
暂且不论厄立特里亚与南苏丹分离的方式和独立的原由,仅就两国独立对殖民边界划分的成功挑战而言,就将对非洲有类似情况的国家产生一定影响。其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虽然不会立即和连续爆发,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非洲的分裂主义倾向。
在过去20多年里,非洲有十多个国家的反政府组织与中央政府作战。其中,有些不主张独立,如利比里亚、乌干达、刚果(金)、布隆迪和卢旺达等国的反政府组织;有些则以独立为目的,如索马里的索马里兰、塞内加尔的卡萨芒斯岛、安哥拉的卡宾达地区、纳米比亚的卡普里维地带、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地区和科摩罗的昂儒昴岛等,这些国家的分裂组织旗帜鲜明地为独立而战;另有一些国家分裂组织的目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虽没有明确提出闹分裂另立山头,但会受到南苏丹分离的影响,如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和前总理瓦塔拉因互不承认选举结果引发国内政治冲突,尼日利亚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西南部的约鲁巴族和东部的伊博族三大民族之间的复杂矛盾等。这些都是对非洲殖民边界划分提出了新挑战,一些国家正在经受这类考验,不少非洲首脑对此无不忧心忡忡。乍得总统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诺说出了心里话,他表示南苏丹的分离是一个“危险的先例”。
事实上,西方列强是非洲国家目前边界的始作俑者。在欧洲殖民者瓜分非洲之前,非洲国家的边界基本上是以山川、河流、湖泊、沙漠和荒原等天然标记分开的,根本不存在划定的区域界线。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帝国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按照其实力把非洲大陆条块分割、竖碑立界。他们瓜分非洲的标准除天然标识外,主要采用以地球表面的经纬线、两地之间的几何直线或曲线,以及彼此互换领土等三种人为方式。这样,经过列强们一番激烈争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非洲大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边界已基本形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边界总长达4.64万公里。其中按经线或纬线划分的边界占44%,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占30%,由河川、湖泊和山脉构成的占26%。结果,原先非洲国家的传统边界被破坏了,各民族的聚居区域被破坏了。”形成这样一个新的国家格局:昔日同一民族被强行划分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不同的民族又被强行划归了同一国家和地区。西方列强这种无视非洲民族和文化特征的强盗式边界划分,给今日非洲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埋下了极大隐患,许多在非洲大陆上燃烧的战火皆因此而点燃,长达数十年的苏丹内战就是其中之一。
苏丹问题由来已久。简言之,它是阿拉伯人贩卖奴隶栽的刺、英国殖民统治者造的孽、地下丰富石油资源惹的祸。苏丹,这个处于阿拉伯世界和广袤非洲结合点上的国度,几乎承受和集合了非洲大陆的所有矛盾,处在非洲各种矛盾与问题的节点上。对整个苏丹人民而言,南苏丹的别离、苏丹版图的分割毕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痛苦抉择,说其撕心裂肺亦不为过。南北苏丹的分手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平,而这一“友好挥别”将对非洲大陆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