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乾,靳 珅
(1.山西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医学,山西太原030001;2.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高效、快速、适应面广的分析分离技术,因其独特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含量测定、组成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仪器化程度高、分离效能高、准确性和重现性好,非常适合一些成分复杂药物的分离分析和标准色谱图库的建立,特别是那些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物质,该方法提供了非常合适的分离分析环境,逐渐成为药物分析的主导方法。
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1]。药物分析在生产、教学与科研、药品质量与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化药物是指在生物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基本物质,通过一定的提取、分离、纯化等手段研制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多糖、核苷酸和生物碱等[2]。
随着生化药物研究的不断发展,高效液相色谱的优势也逐渐突显出来,近几年国内外在生化药物分析中,应用到高效液相色谱的例子屡见不鲜。
朱艳琴等[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复方金银花颗粒中的3种活性成分——中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的含量。他们采用Hypersil ODS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冰醋酸水溶液(B)采用梯度洗脱(0~10 min,A 15%~25%;10~20 min,A 25%~40%;20~35 min,A 40%~60%),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得到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新好,可有效控制复方金银花颗粒的质量。
现将200901-201103期间我国学者在生化药物分析上关于新应用和新方法的文章列在表1内。
表1 国内HPLC分析生化药物进展(200901-201103)
续表1
在国外,Alaerts等[24]通过检测甘草、鼠李、姜黄和朝鲜蓟4种中草药,提出了用C18整体柱为固定相建立指纹图谱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应用的一大创新。Ko¨rner等[25]从秋水仙种子的浸膏制剂中将秋水仙碱和一些其他相关生物碱以及它们的降解产物分离出来。使得包括秋水仙碱在内的生物碱不用将其衍生化就能迅速分离。并且有极好的线性、精密度和低定量限。Schmidt等[26]用硅胶整体柱成功测定了魔鬼爪中的环烯醚萜苷成分哈帕酯苷,采用该方法使药物生物分析时间更短,对于魔鬼爪的提取物及其药物制剂的商业质量控制有非常大的价值。
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是目前公认的时间最短、效能较高的药物分析方法,但是随着该方法应用面的不断拓宽和所要分析的生化药物成分、结构的不断复杂化,单纯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一种或几种生化药物分析。在高效液相色谱本身的固定相、检测器等方面继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联用技术必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突破瓶颈的关键。尤其是色谱-色谱联用、色谱-光谱联用、柱切换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近几年在国内外已经有成熟的联用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生化药物的研究之中,例如与核磁共振、高光敏度检测、等离子体质谱、固相微萃取联用等。如何使得其他刚刚起步的联用技术更快发展,如何提高联用技术的灵敏度和精度是以后高效液相色谱法发展的趋势之一。
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继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现在相关的计算机分析软件正在逐步完善,一些专家系统也在逐步的普及开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够时间更短、效能更好、自动化程度更高。
中草药是我们的国粹,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中草药、中药方剂的药物分析也将是以后该方法在药物分析上的重要应用。探索中草药在不同酸碱范围内的效力、研究不同煎煮时间对药效的影响、讨论不同中草药搭配的不同作用等,都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的趋势。中药方剂一般由几种甚至几十种中药材组成,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目前我们对中药方剂中的有效成分的认识还相当有限,有待开发准确地评价中药方剂质量的分析方法。这也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藏药研究是我国医药方面上的一个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的研究方向,但是藏药的原理、功效等也是需要科研工作者探究的。高效液相色谱在藏药的研究上,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药物分析方法,已广泛地用于生化药物的分析中。且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1]杨更亮,刘海燕.高效液相色谱整体柱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科学,2010,40(6):631-640.
[2]王风山,凌沛学.生化药物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朱艳琴,殷勤红.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金银花颗粒中3种活性成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1):1874-1875.
[4]张梅,刘静,刘军,等.RP-HPLC测定大鼠口服葛根后血浆中大豆苷元的含量[J].中成药,2011,33(3):422-425.
[5]邹玲莉,李秋莎,韩国柱,等.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和红细胞中外源性磷酸肌酸及其代谢产物和相关三磷酸腺苷[J].分析化学,2011,39(1):40-45.
[6]郑新宇,郑丽辉,谢勇平,等.岩白菜素在兔子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J].云南大学学报,2011,33(2):206-209.
[7]代秀梅,安宁,吴健敏,等.HPLC-UV-MS方法对治疗糖尿病药品或保健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4种α-葡糖苷酶抑制剂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J].药学学报,2010,45(3):347-352.
8]那顺朝克图,侯扬,尤立华,等.HPLC法测定中成药中9种化学降糖药的研究[J].中国药师,2010,13(4):465-467.
[9]许彤彤,郭慧,王邠,等.大鼠口服棉花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后尿液中代谢产物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3):2585-2589.
[10]游燕,张启云,郑琴,等.丹参和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6):614-618.
[11]张春燕,顾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亚叶酸、5-甲基四氢叶酸及甲氨蝶呤的浓度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7):543-547.
[12]周萍,李英华,钮灵铃,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蜂王浆中27种药物残留的同时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10,29(6):539-543.
[13]丘明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功劳木中3种生物碱含量[J].药物研究,2010,19(20):28-30.
[14]张茉,郑新元,董敏,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七制香附丸中芍药苷的含量[J].天津药学,2010,22(6):9-10.
[15]张吟,陈一农,陈崇宏.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血浆中的13种药物[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1):1648-1651.
[16]王媛,张文韬,李斯特,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减肥功能食品中五种违禁药物[J].四川大学学报,2010,41(5):873-876.
[17]龚妍春,熊向源,李资玲,等.生物素化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粒子的体外主动靶向行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4):6374-6376.
[18]马伟光,黄之镨,范培红.整体固态生物转化后三七化学成分变化的初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683-1686.
[19]吴剑威,赵润怀,陈波,等.超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领域的应用[J].中草药,2009,40(3):79-81.
[20]吴恒,陈礼明,张善堂,等.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9,13(8):863-866.
[21]李少春,李培锋.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甘氨胆酸[J].华北农学报,2009,24(1):215-218.
[22]黄莉莉,刘晶,李廷利.五味子水煎物大鼠血清中移行成分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7):846-848.
[23]石维,魏飞,魏睦新.中药药对半夏生姜分煎、合煎HPLC组分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3):4-5.
[24]Alaerts G,Matthijs N,Smeyers-Verbeke J,et al.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development for herbal extracts:A screening and optimization methodology on monolithic columns[J].J Chromatogr A,2007,1172(1):1-8.
[25]Ko¨rner A,Kohn S.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a stability indicating method on a monolithic reversed-phase column for Colchicum dry extract[J].J Chromatogr A,2005,1089(1-2):148-157.
[26]Schmidt A H.Fast HPLC for quality control of Harpagophytum procumbens by using a monolithic silica column:method transfer from conventional particle-based silica column[J].J Chromatogr A,2005,1073(1/2):37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