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优秀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

2011-03-19 22:33李若平郑海务尹国盛
物理与工程 2011年3期
关键词:科幻科学课堂

李若平 郑海务 杨 毅 尹国盛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将优秀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

李若平 郑海务 杨 毅 尹国盛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

优秀的科幻作品是以科学为基础,富有吸引人的情节并对未来某些现象具有预示作用,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想像的作品.通过对这类作品特点的分析,本文提出将其引入大学课堂,可以起到增强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以及培养他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并在个别科目如“大学物理”教学实践中初获成效.

科幻作品;创新;想像力;创造力;课堂

1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高峰期的到来,我国就业形式也日趋严峻,如今国家需要的不再是循序守旧的劳动者,而是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但创新人才的培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家虽然一再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不断减小学生学习压力,采取各种措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奇思妙想还是会被升学、就业等压力所泯灭,或被无数的诱惑占据了时间和精力.对于在校大学生,他们即将加入建设祖国的行列,是未来劳动力的中坚力量,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他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更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界一项长期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本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将优秀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的设想,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诸如想像力、创造力等能力的目的.

2 为什么将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

科幻是科学幻想的简称,其作品主要包括科幻小说、科幻影视等.优秀的科幻作品以科学为基础,富有吸引人的情节并对未来某些现象具有预示作用,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想像.虽然近几年来科幻电影受到越来越多成年人的喜爱,特别是2009年,占据世界票房榜首的两部科幻电影《2012》和《阿凡达》更是使科幻电影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人甚至是制片人只是片面地注重场面的宏大和作品的新颖,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对我们更加重要的东西,例如未来的科技发展、社会走向、人性变化等问题.因此,仅靠个人的自发阅读或观看科幻作品是无法有效地吸取科幻作品的精髓的,特别是对于思想还不成熟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对此加以指导.经过本教学小组几年的教学与实践发现,将优秀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就是一种有效途径,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阅读科幻作品,使他们在欣赏科幻作品繁华一面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作品中一些知识或思想来提高自己的想像、创造等能力.

优秀的科幻作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诸多能力呢?本文分析如下.

(1)优秀的科幻作品有预示未来的作用

世界闻名的科幻小说家,也是当代美国文坛中数一数二的文学家布拉德伯·雷(Ray Bradbury,1920— )曾提出:科幻小说是真正关于未来的社会学研究.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及编辑特里·卡尔(Terry Carr,1937—1987)也说过:科幻小说是关于未来的文学,讲述了我们希望看到——或者我们后代看到的——明天的奇迹的故事.这在许多优秀科幻作品中都有体现.例如被人们称赞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的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在《海底两万里》中描述到兰可夫探照灯、珍珠的采集和分类,特别是“鹦鹉螺号”潜水艇的构造等,这些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另外,登月、飞机、导弹、电视、空调、摩天大楼等这些20世纪的产物也早在他的科幻小说中出现.在《时间机器》中,有“科幻小说之父”声誉的威尔斯(H.G.Wells,1866—1946)曾预感人类将要面临进化危机,这一危机在1914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形式降临了.这些都说明科幻描写的是可能会出现的某些未来现象和事情.优秀的科幻作品关注于现在又高于现在,从现在中预示未来,并且这预示性又具有一定的警世作用,它能使我们在面对未来时多一些思想准备,多一些承受能力.

(2)优秀的科幻作品可以激发读者的想像力,可以带给我们某些启示

科幻作品为人们提供了幻想的平台、文化交流的平台.它在给我们提供一种想像空间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它的深厚的思想性与思考性正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智慧的结晶.读过科幻作品的人们更容易接受或理解新的现象或未知的事物.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科幻小说是一种可以控制的去思考和梦想未来的方式.以大家熟知的威尔斯的科幻小说《隐身人》为例,化学家格里芬发明了隐身术,但他妄想以该技术通过暴力方式统治人类、称霸全球.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科学和对人性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科技的担忧,科学发明如果应用不当,或掌握在某些邪恶分子手中,就会给社会造成危害,给人类带来灾难.

(3)优秀的科幻作品可以增加读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科幻作品中的科学技术,有的是根据现实技术推测而来,有的则是作家建立在现有科学基础上的奇思妙想.因此可以说,科幻作品和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著名的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就曾说过:“一旦科学插上了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也如俄国小说家纳布可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所言:“科学离不开幻想,艺术离不开真实”.另外,科幻中的科学并没有任何的局限,天文、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子等科学都可为科幻作品提供很好的素材.除了自然科学之外,社会科学同样能作为科幻作品的题材.它的题材多样性无疑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幻文学的先驱之一、美国著名科幻杂志编辑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1884—1967)则认为科幻小说是帮助读者吸收科学知识的糖丸.

当读者欣赏一篇优秀的科幻作品时,他不仅会被动人的情节所打动,还会被里面所涉及的超前思想与技术所吸引,甚至会把它作为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动力.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说:科幻小说预测的只是似乎合理的科学发现,它可以说是科学家的温床.许多科学家如无线电发明者之一的马可尼(G.M.Marconi,1874—1937),在谈及他们的发现或发明创造时,都说是受凡尔纳作品的启迪,才走上了科学之路的;甚至潜水艇之父——西蒙·莱克(Simon Lake,1867—1945)在自传的第一句话便说:“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发明太空望远镜的哈伯也是受了科幻小说的影响,放弃法律工作,投身自然科学而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天文学家.

当然,由于科幻作品也是文学作品,所以优秀的科幻作品也拥有其他优秀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优点,这里就不再赘述.

3 如何将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

通过以上对优秀科幻作品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将优秀科幻作品引入课堂,是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诸多能力的一种途径.虽然将优秀的科幻作品引入课堂有不少益处,但是大学课堂主要是为了学习某种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而设置的.如果将专业课课堂变成讲述科幻作品的舞台,就会产生混淆主次、舍本逐末的后果.那么如何能科学地将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呢?下面是本教学小组通过几年的初步尝试获得的一些经验.

首先,教师应该精读一些著名的科幻作品,对作品里面出现的与讲授课程有关的某些科学技术以及建立在现有科学之上的某些假想技术给以记录,这样日积月累才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有所参考和借鉴.因为众多科幻作品涉及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所以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科幻材料.例如当地质学老师上课时,可以引用学生熟知的2009年热播的科幻电影《2012》,让学生思考电影中科学家能预测到2012年的地球大灾难,依据是什么?这些依据能否说明地球真的即将面临末日浩劫?对于物理教师而言,讲到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现象时,可以以威尔斯的作品《隐身人》为例,作品中主人公——化学家格里芬曾向老同学解释他的隐身原理,那么课堂上教师可以问学生:建立在格里芬所述原理基础上的隐身术能否在将来的社会中实现.生物教师在讲基因时,可以引用电影或小说《侏罗纪公园》的例子,作品中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加以修补和培育繁殖,竟然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就此展开讨论:这种基因修补技术未来有可能实现吗?恐龙能生活在如今的环境中吗?等等问题.

其次,教师要做到恰当的引入——既不过多的占用课堂时间,又能达到激发学生思考的目的.例如在光学类或固体材料学等课堂上可以引入“光剑”的话题.光剑是星际战争系列的电影中令很多人向往的一种武器,它的剑刃可以切开任何物质,而使用光剑时整个剑身长度不足1米.在讲述激光知识时,可以问学生,能否用我们所了解的激光来作为光剑的剑刃?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激光具有高强度性和低损耗性,光剑的剑刃会无限延伸,切断任何挡路的东西.那么可以进一步提问:能否将激光实体化,使其局限在很短的长度(例如1米长)?如何实体化?采用什么材料可以实体化?等等.在讲述高温材料时可以问学生用什么样的材料作为剑柄能承受激光所带来的高温?以及有什么样的材料可以使光刃实体化.按照现有科学知识,未来能制造出这样的光剑吗?……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所讲内容,教师可以一步一步深入地发问,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明不是遥不可及的,从而提高学生钻研兴趣,同时避免学生将科幻小说中的一些假设观点误认为是科学原理.这样,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可以使学生在欣赏优秀科幻作品宏伟场面和扣人心弦情节的同时,在这些作品中能够逐渐独立地找到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东西.那么今后在其他事情和问题上,他也会将这种能力体现出来.

再次,除了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之外,建议学生课外自发阅读一些科幻作品,在阅读的同时,多想一想为什么,从而让他们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也会更容易地接受和发明新技术.例如在“大学物理”教学当中,本人对于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学生进行如下实验:A班用常规的教学方法,B班级除了加入相关的科幻知识外其余教学内容与A班相同.半年时间下来,发现B班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考能力比A班有显著提高,此外B班的学生也更喜欢问一些现实科技和前沿科学上的问题.

因此本文建议,在教师的指导下,科学地将优秀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生动有效地学习专业知识,增强求知欲和探索欲,并且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将同时得到发展.

2010-10-09;

2011-04-16)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0年教改项目(WJZW-2010-43-zn).

李若平(1979年出生),女,河南兰考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科幻科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PL-01:科幻飙车党
美在课堂花开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