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君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也谈紫砂壶艺欣赏
谭晓君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砂艺妙天下,抟泥重镂凝紫云。宜兴紫砂陶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在壶的造型上千姿百态,数不胜数,在造型艺术上日趋成熟、完善、丰富。宜兴紫砂艺术在世界陶艺中独树一帜,如何来欣赏这门艺术,对收藏爱好者、陶艺制作者来说不能不说是认识和入门的必经之路。
纵观宜兴陶艺史,代代辈有才人出。正是因为宜兴紫砂陶土的独特性与制作中良好的可塑性,给予聪明的陶工抒发感情,放飞想象的翅膀,捕捉生活中的精髓,抓住律动中的瞬间,提供了绝佳的载体,也因此造就了一代代壶艺大家。宜兴陶艺的片筑法在世界陶艺中是一大发明,它的制作方法区别于其它各种陶瓷,茶壶坯体里外不施釉。几乎任何造型的茶壶都可以加以装饰,尤其是光素器,给文人墨客提供了空间,从而把茶壶的直观面提高到了很高层次。那么如何来欣赏一件具体的作品呢?
首先从美学的理论、法则上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和附件,如壶的身、盖、的子、口、嘴、把、底、足的搭配关系,各方面的比例是否协调,外轮廓线的缓冲过渡,明暗交接面的处理是否到位、实体与空间的虚实对比,总而言之局部与个体衔接过渡自然,线条交待干净利落,尤如自然生成,这些都能让把玩者以美的享受。
其次是器皿的形、神、气、势。欣赏一件作品就如欣赏人体艺术一样。在作者精心设计下,外形线条曲的美感,让人体味到一波三折的形态美,从形引伸到神,即器皿的神韵,不是生硬呆板的线条而是起伏圆润,恰到好处。舒缓处尤如小桥流水,跌宕处如悬崖瀑布,富于形体以动感,给予壶体以生命。所谓气,也象人的气质是内在实质性内涵,是作者抒发自我感情,表现个性美的特征,势与气亲密联系,有的如小家碧玉,有的似大家闺秀,有的威武雄壮,有的湿润柔畅。让玩赏者受到感染,使人爱不释手,意味无穷。当然一件相对完美的作品,应当具备形、神、气、势这些要素。
那么紫砂壶类造型千变万化,形制逾万种。我们大体上把它分为三类:一是光素器,几何形类(俗称光货);二是塑器(俗称花货);三是筋纹器。光素器中又分圆器、方器。圆器造型主要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弧线组成。欣赏一件紫砂圆器主要看它是否骨肉亭匀,比例恰当,转折圆润,自然得体,能否显现活泼柔顺的美感。方器主要由长短不等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等等。欣赏一件方器主要看它是否线面挺括平整,轮廊分明,口盖准缝严密,给人一种阳刚之美。那么混方壶就是圆器、方器结合的产物。塑器(花货)是肖形写实类的器皿造型的统称,其特点是巧形、巧色、巧工。巧形就是造型设计的构思奇巧,不入俗套,整体处理是否达到视觉上的美观,触觉上的舒适,功能合理,理趣兼顾。巧色即是利用紫砂泥的天然色泽来突出作品的主题性。巧工是运用高超的雕镂捏塑技巧来塑造作品,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还要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济”,不论壶体为四方、六方、长方或扁方,其壶盖方向可任意变换,并与壶口严密吻合。
当然欣赏一件塑器类器皿,当是天趣妙成。另外就是筋纹器,它是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态规范化,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纳入精确严格的结构之中,重点是俯视角度下平面形上的变化,口盖筋纹上下对应,准缝严密,体现一种精巧之美,当属欣赏筋纹器的要素。筋纹形壶艺造型规则应该是“上下印衬,身盖齐同,体形和谐,比例精确,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配色合理”。
当然不管是集书画、金石雕刻于一身的陶刻也好,是纹泥、雕塑形装饰等等,都是依附于器皿这个主体之上,不能偏面追求某一方面,如果没有好的作品,即使最高名的书画家来画壶,最好的陶刻家雕琢,也无异是麻袋上绣花—底子太差。那么一件好的作品装饰太蹩脚,也让人摇头叹息!总之只有妥贴、融洽,才能达到协调统一,才能服务于生活,点缀生活,达到更高的意趣。
随着时代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流线型的现代紫砂壶作品。这样的作品在造型上表现为尖角、端角、线棱、线棱角、内壁、外壁、转折、起伏、衔接和过渡等等各种形态,强化了点、线、面在形体中的地位,尤其是曲线、曲面的运用,体现了壶体的形式美。这种壶体造型要把握“取意”而不是“取象”,介于像与非像之中,不要求其一定要像什么东西,而是强调点、线、面造型中的充分利用。点是起势的点,线是流动的线,面是变化的面,尤其是线条在有些作品中似行云流水,在另一些作品中又如铁骨钢筋,在整体造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紫砂壶的流线型作品注重表面光滑,线条流畅,并有较强的动感。如《现代汉语词典》中“流线型”是这样解释的:“前头圆、后头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状。”这种“流线型”的诞生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