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教育集团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陈卫兵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完全忘记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
【案例1】
师:让我们走进这次演讲吧。林肯的这次演讲进行的顺利吗?
生1:遭到了参议员的侮辱。
出示:“当林肯……鞋匠的儿子。”
师:参议员的话中,哪句话最具侮辱性?
生2: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师:对,就是这句话。
生(齐读):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
【案例2】
师:面对出身卑微的林肯,参议员们做了什么?
生1:傲慢的参议员羞辱林肯,提醒林肯别忘了自己是鞋匠的儿子。
师:林肯的确是鞋匠的儿子啊,这是羞辱吗?
生2:在公开场合说他是鞋匠的儿子,让他丢人。
生3:我觉得他们可能不是真的要羞辱他,而是在质疑他。
生4:我认为他们在考验他,看他怎么回答。
师:我们的讨论很有价值。也许参议员是在尽职,但是这种方式还是带有羞辱性的,是对鞋匠职业的蔑视。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鞋匠的儿子》)
案例1中,可以看到学生肯定的点头,默默的接受。它让人觉得教学过程很顺利,师生双方都感到满意。这样的课堂,可能是非常有秩序的,但往往伴随着低水平的交流,很少去考虑在活动中要设置哪些思辨性的问题。这样的课堂,必然带来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缺失。
案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就是对话,就是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抛出了一个思辨性的问题:“林肯的确是鞋匠的儿子啊,这是羞辱吗?”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学生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善于发现,乐于探究。这种教育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学生好奇的天性,赋予学生学习中的创造性快乐。
两个简单的案例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有的教师热衷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追求的是活动的顺畅发展。所以很少考虑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思辨内容,也不重视在活动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辨空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得不到发展。
什么是思辨呢?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呢?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只有有思考的课堂才是最积极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少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参与,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加离不开思辨思维的发展与思辨习惯的养成。思辨能力发展了,可以使思维变得敏锐,可以使情感得到熏陶,更可以使心智得到开启。唯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地形成和发展。
那么,如何让思辨丰盈我们的语文课堂呢?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教学应以情境为依托,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因为有了“情境”,课堂才变得生动,充满活力,课堂的效率也才能得到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追求的是:学生阅读文本,获得体验,并能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激起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入情入境,全面地驾驭文本的内容。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在教科书所创设的语言情境的激发下,师生方能发掘出教科书中的思辨内容,唤起学生本体的情感需求,随着文本解读的层层深入,学生方能透彻、全面地理解文本,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此外,教学要能够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思辨课堂的构建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做”与“思”的机会,尽量让学生“做”,“做”了后“思”,“思”了再做。如此,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并倡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思辨”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启迪学生心智,引领学生不断探究的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的对话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的预设环节中,教师必须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保持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时刻保持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而不是把学生“规范”到预先设定的思路上,引导其得出“完美”的结论。思辨的目的,本来就是通过思考、分析来辨别对与错,说简单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能用充足的理由和清晰的条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辨析、比较、研究,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必须意识到,思辨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平等的对话空间。相反,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见解随意横加阻断,势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其情,扬其志,启其欲,导其思。
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停留于所谓的已确定的答案,珍视学生看似“无稽”的疑问,点燃起课堂上思维冲突的火花,才能激发起学生主体间思维的撞击。
【教学片段】
师出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师:这首诗,一开始就是“千里”,有人说,用“千里”是不对的,应该用“十里”,你认为呢?
生:用“十里”更有道理,一千里远的地方,人应该是看不见的,诗人也不可能走千里路。
生:我觉得用“千里”更合适,因为这里“千里”主要指春天来了,到处鸟语花香。
生:“千里”更好,用千里更能让人感觉到江南春天的美好。
正是教师善于布疑,一个究竟是“千里”还是“十里”更合适的讨论,带领学生进入了诗歌的意境,使学生既学会了品读语文文字,又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孟子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教射箭的人拉满弓,搭上箭,摆出跃跃欲试的姿态,就像要射出去的样子,但并不射出,以便让学射箭的人体会要领。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一个问题都阐述清楚,教师的任务主要在于指明途径,传授方法,使学生的探索、研究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特级教师孙双金曾经说过,是语文就离不开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修逻文。教学中,我们当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生成情智,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情智,在语修逻文的感悟中放飞情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的教案只是课堂的预设,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思维主体,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力,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传统的完全按教师预设实施的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使学生体验到思维的实践过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片段】
师:土地爷爷带来了三口袋麦子,(教师手上拿三张画有麦子的图片)想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小猪在哪儿呢?愿意扮演角色的同学赶快站起来!
生:(部分学生纷纷站起来,有点不好意思。)
师:三口袋麦子全都分给了你们,你们准备怎样处理这袋麦子呢,说说你这样做的原因及对别人的做法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好吗?
生1:我是小牛,我是这样处理小麦的,我先将小麦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吃这好东西,我认为好东西应该慢慢分享。我不赞成小猪的做法,因为它一下子都吃光了,以后还吃什么呀!我也不赞成小猴的做法,小麦全种下了地,自己现在吃什么呀!
师:小牛,你真是好样的!(板书:保存)我代表土地爷爷谢谢你!小猴,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2:我是小猴,我是将小麦全都种下了地,因为我觉得小麦种得越多,来年我就收获得越多,那到时候我就可以大吃特吃了。我不赞成小猪的做法,因为小猪吃完了麦子后就没有吃了。我也不赞成小牛的做法,因为小牛慢慢吃,它迟早有一天也会将麦子吃完,也会和小猪一样到最后都没麦子吃,只不过是时间比小猪长一些。
生3:我是小猪,我认为有了小麦,为什么不把它吃掉,先吃好一点有什么不好。我不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那样做的话,自己暂时也吃不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那心里多难受呀!我也不赞成小牛的做法,慢慢吃,吃得一点也不过瘾,不舒服。
师:真是一头会享受的小猪!(板书:吃光)
生4:(着急举手)老师,我是小猪,我认为有了小麦,应该先吃,有了好日子就应该先过,现在不是有大人说要会享受、懂得生活吗?(大家笑)
生5:我是小猴,它们小猪、小牛都是只顾眼前,吃完了麦子,它们吃什么呀?我现在虽然吃不到,但我以后会吃得更多,而且会永远有麦子吃。(大家掌声)
师:从大家的掌声中我看到了你的支持者很多。
生6:我反对,我是小猪,假如遇到了洪水、灾害,颗粒无收怎么办?那样又收不到,又吃不到,还不如我先吃为快!(众人哈哈大笑)
师:小猪、小牛、小猴,你们真不简单,你们也很坦率、很真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做法和想法。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的做法最有道理呢?我们今天回家后将自己的做法说给我们的家长听一听,好吗?
《三袋麦子》教学中,教师一改过去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想想怎样处理麦子,为什么这样处理麦子。整个课堂学习的活动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解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火花在教师巧妙点拨不断燃烧。学生的回答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呈现鲜活的文化氛围。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共同学习、相互创生,重建智慧型课堂文化。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从活动体验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这里重要的不是教,而是学,是体验,是内化,是生成。教师要思考,如何让语文课拥有一份真实的精彩的生成,为此,一定要呵护学生的思辨思维,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维拓展、想象驰骋的天地。
“语文课堂不仅要感动,感动之后的深深思索更为重要,煽情之后的思考正是理性精神培养的沃土。”小学语文课堂注重了思辨,将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和灵性,将给学生的终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