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若干策略

2011-03-18 18:53高维钊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实力校企职业

高维钊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若干策略

高维钊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071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背景及问题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既有高校扩招、就业政策调整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后果;同时,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低下也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分析大学新生就业能力概念的内涵,明确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动员全社会力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观点,并根据各个主体的特点,给出了大学生个人、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各自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就业能力;大学生;策略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7至2010年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95万、559万、611万、630万。而2011年将有760万大学生毕业。与此同时,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0%,而年底就业率也不过在80%左右。2010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将长期存在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

尽管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比较复杂,而研究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毕业生普遍缺乏就业能力,是其实现就业的重要障碍2007年盖洛普的一项调查也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的程度只能达到70%。因此,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手段之一,就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empl oyability)概念自产生以来众说纷纭。目前,我国学界对它的界定有三种视角:一是,朱新秤根据Thijssen(Thijssen从个人拥有就业能力的层次上划分,分为核心定义、宽泛定义和全包的定义。Thijssen.J.G.L,Vander Heij den B,Rocco T.S.Toward the EmoIoyability Link Model:Current Emoloy—ment Transition to Future Employ ment Perspectives.Hu—n~lltresourve Developem nt Rveiew,2008,NO.2,165—183.)的观点出发,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劳动力市场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以此为由,就业能力的结构可分为内在就业能力和外在就业能力。内在就业能力是影响个体就业的内在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等四个部分。外在就业能力是影响内在就业能力实现的背景和条件,是影响个体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二是,根据就业的类型或结果划分,分为狭义就业与广义就业。狭义的界定特指就业能力是“求职”的能力,高杨文认为“是指大学生毕业时能够找到并保持住工作而应该具备的能力。”国内目前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界定有之说。根据这一概念,要准确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必须从需方的角度来考虑。广义的界定着重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用广义就业概念来定义就业能力。孙长缨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对自身潜能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己就业目标和理想,而其中应该包含自主创业或自由职业等各种就业状态;另外,该定义还提出满足社会的需要,以及在社会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本领。该定义显然把社会成员的个人自我实现(而不是仅仅取得收入或报酬)以及社会对就业的整体评价作为评价就业能力的标准。就业能力已经成为超越简单的求职环节的一种综合能力了。第三,以个人的适应能力来界定劳动能力,首先是使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能力。《中国教育报》报道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其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陈娟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着眼学生全面与长远的发展,使学生具备终生受益。”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实现个人的价值,造福于其家庭成员;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是高校显示其教育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就业还是国家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用人单位改善劳动力资源结构的必要条件,因为发展方式转型即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发展方式,必须依赖大量的高技术、高科技人才;大学生就业甚至影响社会生活和发展,一方面,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契机,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必然成为社会稳定、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当成为个人、学校、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的责任,然而不同的关系主体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上的路径和策略各有不同。

(一)大学生个人要致力于强化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个人是所有外部因素和政策措施作用的主体与内因,只有大学生自己意识到就业能力的重要性,树立自我学习、自我开发和自我实现的观念并付诸实践,自进入高校伊始就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就业能力,才能够与其他各个主体的行为相互配合,塑造强有力的就业能力。大体而言,个人的就业能力外化的表现就是就业竞争力,即一个人通过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等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用人单位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竞争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组成。

大学生“软实力”由国家“软实力”发展引申而来,主要是指除了“硬实力”以外的,个人拥有的优秀品德、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素质。资料显示,大学生“软实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35种基本能力。而“硬实力”通常包括:学习成绩、各类获奖证书、学历证明、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证书甚至包括机动车驾驶证等各类职业技能证书等体现个人素质的硬指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组合,但是两者是“积(相乘)”而不是“和(相加)”的关系。也就是说,当“软实力”全部丧失时,无论其“硬实力”有多大,其综合实力都等于零。但是,当“硬实力”不具备优势时,“软实力”可能同样发挥一定的作用。从两者的获得的顺序上看,“硬实力”是阶段性的,而“软实力”的作用是长久性、持续性的。简言之,“软实力”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部分,一个人学业成绩很好和各种证书齐全,并不意味着他具有超强的就业竞争力,而具备出众的“软实力”无疑是获得就业机会的必要条件。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硬实力”是“软实力”的物质基础,仅仅具备“软实力”而毫无“硬实力”的情形总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总之,人的全面发展往往是在具备一定“硬实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软实力”,并最终“硬实力”和“软实力”全面提高的过程。

(二)高校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与自身成长及就业有关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众所周知,大学生课堂听讲、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属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而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科教咨询、卫生服务以及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等属于社会实践活动。某种意义上,社会实践活动是比课堂实践更重要的实践活动。概括而言,大学生社会实践类型包括:假期社会实践、课外科技创新、志愿者服务活动、生产见习或实习、社会调查及调研、参加社团活动等;是大学生除了课堂实践和专业理论学习以外的,其他所有学习、实践活动。广义社会实践还包括各种文体活动、日常社会生活实践等增长个人综合能力的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是当代大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根本途径。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大学生拥有知识的价值,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验证和体现;知识只有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其最大的价值;社会实践是把课堂知识和理论知识转化为价值的必要载体,也是丰富知识的必要环节。第二,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认识社会、顺利就业的基本前提。传统上,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书本知识,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结束大学生活后面临的是就业,需要把书本知识凝聚成就业能力。然而,课堂实践环节自身不具备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功能,单纯的课堂实践势必造就出无力参与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毕业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理论和实践必须结合。只有通过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奠定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基础、构筑起日后进入社会的桥梁,才能够保证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学习后顺利地转换角色,迅速地融入社会中去。第三,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积累人生经验的有效方式。社会工作和生活需要知识,更需要沟通、交流及其他能力,一些生存法则在学校里是永远学不到的,只有在社会实践中经过锻炼才能领悟。第四,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人格健全的公民。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完善其个性品质;有利于其顺利就业和成才。

高校是组织和实施社会实践的责任主体,较之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或大学生个人及家庭安排的社会实践,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具有:“针对性”、“系统性”、“规范性”、“权威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措施与途径包括:一是,把提高就业能力作为社会实践的首要目标。通过社会实践,要达到如下目的,第一,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境界。第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就业的途径。第三,在社会实践中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取长补短,确定职业定位。二是,健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塑造合格的社会公民。三是,全社会普遍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水平。

(三)全社会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美国心理学博士格林豪斯(Greenhouse)认为职业生涯是“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与工作相关的经历的组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综合分析个人成长背景、目前拥有的资源和将来可能的发展路径等主观和客观的基础上,合理拟定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和策略,为获得和维持职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等,按照一定时间安排,采取实施的行动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一个有机、逐步展开的过程。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常被当作就业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一方面,就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而不是全部。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完全等同于就业指导。按照舒伯(Super,1957)的生涯发展理论,生涯发展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发展阶段,就业正处于人生的探索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相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而言,就业指导只不过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与工作相关的经历的组合,更具有长远性。除了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理解的误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基本上是由高校承担的,缺乏全社会的参与;该项教育的内容过于狭窄,甚至脱离实际,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并适用的职业生涯规划。

从定义中不难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贯穿大学生人生的长期发展策略和发展计划,只能由高校和大学生本人参与是不能尽如人意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尤其应该鼓励社会组织承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导责任。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教会大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就业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帮助大学生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社会组织作为社会中介,具有沟通信息的职能和优势,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提供满足大学生需要的各种社会实践机会,能够合理分配各种社会资源。总之,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够赋予该项工作其应有的内涵,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实现其预期的目标。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担负着国家的振兴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一定要注重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使其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才能真正地胜任新时代的新要求,成为新时代的主人。

(四)以校企合作教育为平台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教育是指,高校与企业或用人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共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实习基地,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转化为就业能力。校企合作教育的意义在于:实现高校(劳动力的输出者)和企业(劳动力的使用者)的直接对接,通过双方的“前置合作”,实现彼此的“双赢”。显然,校企合作教育,减少了劳动力供求的中间环节,避免了因劳动力市场无序而导致的劳动力资源浪费;同时,双方的“前置合作”既为企业储备了人才,又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价值提前得以承认。

但是,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校企合作教育发展难以尽如人意。首先,是合作内容的狭窄。目前的校企合作教育通常是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的、不确定的、浅层次的社会实践,具体形式有: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中的实习、为参加某些技术比赛而安排的临时观摩等。其次,是参与实践的主体偏颇,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能够进行深入合作的通常是高校教师或是博士、硕士等高学历学生,本科生的制度化合作项目非常薄弱。再次,合作的约束条件过多。一是,经费短缺;二是,校企间缺乏制度化的合作机制,由于社会实践具有随机性和双方对校企合作教育的管理处于分割状态,往往会在增企业的负担同时,难以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使合作流于形式,挫伤双方长期合作的热情。

为此,校企双方均应更新认识并改善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策略。一方面,高校应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教育,将之纳入办学目标、教学体系中,建立完善、严格的实施政策与考核制度。利用高校科研项目(涉及企业技术进步与管理的项目)研究,“给学生创造进入现场学习工作的机会”。必须强调,校企合作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本科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评价校企合作教育的必要性,不应把提供实践、实习机会看作负担,被动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或设法推脱;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校企合作的机会,通过合作改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并通过合作及早发现人才,与高校共同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理论和实践都将证明,校企合作模式无疑是最具效率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的对策包括:

一是,健全合作模式。建立长效、规范和务实的合作机制。“长效”是指高校自身必须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定期研讨合作效果,共同管理合作项目,分享人才等手段把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是指,通过建立制度,实现教育计划、实施、调整和监督的科学性,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务实”是指校企合作教育必须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目标、职业发展规划,以及企业的技术优势、创新目标相一致,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第三,合理设置合作的内容,根据现行的合作特点重点发展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学实习、毕业设计与研究合作。第二,假期社会实践合作。第三,校企合作培训。第四,校企文化建设。

二是,建立合作的专门机构。校企合作专门机构的组织结构至少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政府设立的校企合作宏观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国家和区域间的校企合作,侧重于立法和监督。二是,校企合作理事会,处于宏观管理部门和微观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与指导某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其职能类似于董事会,应该由高校、企业与社会联合建立,负责校企合作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及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与其他高校和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三是,高校和企业内部设置的职能部门或岗位,在高校和企业分别,分工合作,负责校企合作教育实施与日常沟通。

三是,保障合作的资金支持。目前,制约校企合作的难点之一是资金短缺。一方面,虽然高校有专项实习经费,但除了总量不足以外,人均数不足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提供实行机会往往不能创造效益,而且还会增加企业开支,为此企业常常把参与校企合作当作慈善事业。除了政府增加高校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拨款以外,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社会捐款投向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定向税收优惠等措施都是加强校企合作资金支撑的有益途径。

综上所述,在我国,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面临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即:一方面,处于失业状态的部分大学生之所以难以找到工作机会,是因为求职大学生的技能、知识与用人单位空缺的岗位和职位不匹配,无法满足需求方岗位职能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即使暂时就业的部分大学生,也因就业能力的适应性、灵活性不够,在某些技能和个人品质方面难以适应企业或组织的要求,不能长期维持工作机会,很快地自行辞职或被解雇。事实上,世界各国的大学生就业率也并非百分之百,存在一定的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的常态。除了大力增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外,提高劳动能力,改善劳动力供给质量,是增加就业的最为积极有效的途径。然而,增加劳动能力存量并非大学生的私事或者是高校的固有责任,而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的责任,全社会既是劳动能力的责任人,也是劳动能力提高的受益者。

[1]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04).

[2]高杨文.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08).

[3]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陈娟.浅析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系构建重点[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04).

[5]马琪山,王璇.注重社会实践积累就业经验_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累就业经验的探索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4).

[6]唐晓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上饶:中国实言出版社.2006.

[7]李湘健,陈晓猛.关于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8,(06).

[8]李恩平,牛冲槐,郭伟军.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9,(11).

So me Strategies on How to Advance College Students'Abilities for Employ ment

GAO Wei-zhao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 071003 China)

Since the 21st century,there is a bigger supply of college graduates every year than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The reasons of it are very complex,not only due to the enrol ment expansion in colleges and the adjust ment on employ ment policies,but also because of the back ward refor m on the college education system.At the same ti me,the low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employ ment should be to blame for this situation.This thesis puts for ward such an idea that the employ ment abilities play an i mportant role in finding jobs.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this thesis puts for ward some viewpoints on how to mobilize the social strength of the college students'employ ment abilitie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college students,schools,enterprises and so on.

employ ment abilities;undergraduate;strategies

C913.2

A

1673-582 X(2011)07-0037-05

2011-04-05

高维钊(1989-),男,华北电力大学。

猜你喜欢
实力校企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实力抢镜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我爱的职业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