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职业技能竞争力

2011-03-18 15:48孟祥昕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责任感职业技能大学生

孟祥昕,安 彬

(1.唐山师范学院 学生处,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师范学院 政史系,河北 唐山 063000)

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统计,200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30.3万人,截止到2009年底,统计就业率为76.7%,与上一年同期基本持平。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家表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随着市场的需求关系的转换,当前用人单位已不将学历看做是录用的限定标准,更注重个人是否具备敬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谐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技能,所以大学生要想完整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要更加注重自身非认知技能的提高。

就业率的高低和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量有很大的关系。而如何扩大这个需求量,不仅仅需要加大政府对就业工作的调控力度以及学校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同时也需要学生将自己的专业职业化、理论实践化、观念社会化。

一、培养社会责任感,加快自身社会化的进程

目前社会存在一种现象:大多数家长都把学历当做子女未来谋求出路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参加的各种技能培训班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甚至于为了让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一整套的智力开发培训,参加各种早教课程。这种趋势一方面说明父母对于子女教育投入的重视;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强化教育也可能扼杀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失去青少年时期应该享有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对他们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缺失。

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认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教育的一种倒退。现在的小学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中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应试的指挥棒让许多中学生失去了理想,失去了信念,一心只为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于是,我们国家青少年的思想就这样被格式化了。而大学崇尚所谓的自主发展,引导学生有更崇高的理想、更远大的目标,但在大学校园却经常出现男女成对的谈恋爱,三五成群的玩网络游戏,一大群人围在一起打牌,学校几乎成了娱乐场所。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小到可以学习如何做人处事,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大到可以考虑如何为社会创造财富,如何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如何为整个人类的发展提供帮助。这是大学生理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的发展进步所急需的基本素质,这也却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普遍所缺乏的。

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一代人,成为当下各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近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进行了系列教育改革,其中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外实践等各方面,提出并实践了新的培养模式,例如“学校层面的1年通识教育”+“学院层面的2年通识教育”+“在确定专业后的1年内,学生依据自身意愿,选择修读某一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同时完成论文和答辩,获得该专业学士学位”的创新“1+2+1”培养模式。复旦大学的教育改革正是基于教育创新的内在需求、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目标,在本科教育改革方面继承并发展了“通识教育”①。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吕长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为本科生培养确定的思路是‘全面的能力培养’。就像我刚才讲到的,本科生应该具有引领社会、担当社会责任、维护社会责任的领导力。所以我们的课程核心都以培养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为起点来展开。”[1]

各高校以不同形式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中,都将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结合科学文化研究,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换句话说,将来走向社会的人才不仅仅是要具备精湛的理论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社会管理能力。

二、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根本弊端表现在:一方面,重知识轻综合素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素质教育轻非专业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一刀切”式的要求,“一锅煮”式的灌输,“一把尺”式的衡量,忽视了学生的潜质开发,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2]。这些弊端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与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反差很大,也是难于培养出顶尖级人才和世界级大师的重要原因。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最先提出“成功素质教育”[3]这一理念,并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评体系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按照赵作斌先生提出的创新教育体系,应注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充分开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已有的潜质,因材施教,充分开发学生的优势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以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赋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从大学生自身来讲,也要注重培养个性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首先就是要真正了解自己擅长的或者感兴趣的知识与技能,其次就是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不要仅仅满足于学习前人的知识,效仿前人的做法,更要多接触社会、参加各种实践,扩大知识运用的范围,让这些知识能够真正成为帮助自己成就事业的工具。

当前大学生毕业率与社会需求量不平衡,对此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对大学生来说无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此,大学毕业生要有客观而清醒的认识,不管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还是学校的教育模式改革,都只能作为一种调节的手段,只能是为拓宽就业渠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只有自身素质的真正提高才是个人成功就业的关键。

三、发挥职业技能竞争优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会实现成功的愿望。很多用人单位考虑招聘应届毕业生,看重的是大学生勇于创新、富于探索的精神,但有很多学生会对“什么是创新”、“怎样才能创新”感觉无所适从。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教育工作不断跃上新的水平,实施跨越式发展的灵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但创新需要把握其内在的实质,不能把创新作为标签到处乱贴[4]。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事业能扎下根,并根深叶茂,就必须创新思维。创新非一日而蹴,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创新心理素质,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尝试、勇于实践,更重要的是勇于接受失败;其次,培养自己的“理性智慧”,重视创新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主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使用情况;最后,要树立学无止境、创无止境的思想,敢于并乐于向自己的观点和成就挑战,应在不断否定自我中使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获得新生、实现自我转换、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学校的教育要在专业理论与技术职业技能实践两项基本模式的相互依托下,提高教育技术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

因此,建议大学生加强就业中的职业技能竞争力,可以通过两个有效的途径:一是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职业技能比赛中,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意识,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水平,或是根据专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取执业资格;二是增加社会实践经验,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人格品质、人际交往、社会责任感等非职业能力水平。

[注释]

① “通识教育(eneral education)”,或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 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 S. 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

猜你喜欢
责任感职业技能大学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