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杰
(西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
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学价值需求[1]。对于有效课堂教学而言,整个过程始终都在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其次,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追求效率的观念,有效教学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性活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四大基本要素。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诸要素之间形成最优化组合,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发挥着最大的整体效能,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形式本身就是人们对教育效率的追求所创造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教师的教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能有效地学,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教师有效地组织安排教学,从而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的概念,这可能是第一次尝试系统地将生态学的观念引入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教育生态学研究领域已经从简单地借用生态学概念到消化、吸收、发展,逐步形成了本学科体系。已经开始能够以教育生态学自身的概念和方法与传统教育学接轨,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学术工具[2]。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的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3]。
教育生态学的引入使得原本的课堂教学活动变得鲜活而有生机。传统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只关注教师的有效教和学生的有效学,专注“教——学”间的系统联系,却割裂了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堂环境之间的联系,忽略了教育主体与其所活动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下,课堂教学活动被看作是一个“课堂生态系统”。这样,课堂教学活动中包含了各类个体、群体(教师、学生)与多维生态因子(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的动态组合和互动,能量(教与学的情绪和兴趣等)和物质(知识和技能等)的传递与循环等等,打破了传统单调的“教——学”关系,课堂变成一个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遵循生态学规律的、动态的、和谐的、平衡的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作为生态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自身与环境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得以发展。因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要能够寻找课堂教学中的不和谐和不平衡,然后加以调节,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新的和谐与平衡,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最佳的“生态位”,受到良好的“教育生态氛围”的浸润。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效教学逐渐从认知建构教学转向了情境性认知教学,强调有效的教学应该将学生置于开放性的、与外界不断互动的生态化的系统中来考虑其学习与发展,统筹考虑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各种要素。
1. 强化教育生态系统整体效应,提高教学效率
生态系统中各单元和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影响,在功能上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种生态行为的产生受到全局性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体现出整体效应,这是生态学原理。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绝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活动关系,而是关乎多维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只有当其整体处于动态平衡时,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教师的最优化教学、环境的最优化利用。具有高效率的课堂系统应是开放、动态、和谐、平衡性的综合体[4]。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抓住师生教学活动关系主体及其外围活动,还要关注课堂生态环境,同时也要考虑“课堂生态”的化学生态因子、人为生态因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有整体的观念和整体的行动,强化教育生态系统整体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 建立师生教学共同体,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界对共同体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共同体中心的观念是“对象意识”和“全人概念”,关注“全人”的发展。约翰·D·布兰思福特对有效教学环境的文化因素做了全面阐述,认为建立一种学习共同体是有效学习的保证条件之一,教师要为这个共同体建立起一些“能够体现理解学习价值的班级标准,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文化中无拘束地探讨”[5]。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要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辩证统一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平衡。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学有发展,而且也要求教师探究性地教学,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成长,做到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重视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教学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
3. 遵循耐度定律、最适度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911年,谢尔福德(V. E. Shelford)提出耐度定律,他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即可出现上述后果。同理,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耐受性和承受力是有限的,超过或达不到其应有的“度”,就会产生不良或相反的影响[6]。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承受值与适用度,学时、知识量、思维强度和作业量安排应控制在大多数学生的共同耐度、适度范围中,同时对承受范围和最适度偏离平均水平的学生单独给予特殊安排,尽最大努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从教育生态链法则中反思并协调好课堂教学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在生态学上是指生态群体内部和外部关系的基础。在生态群体中,不同生态位的群体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任何一种物种的变化都会通过生态网络关系的变化而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变化。研究教育生态位原理的核心意义就是要处理好竞争合作关系和实现教育资源平等合理的分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占有其各自的“生态位”。教学系统中学生生态位虽然不同,但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个体都能在各自的“生态位”上有所成长,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育生态链近似于自然生态中的“食物链”,在现行的知识与技能教育生态链中,通过“实践者——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教材——教师——学生”的链条传递,处于生态链顶层的学生与处于生态链底层的实践者相去甚远,知识与技能构成和获得的方式也相差很多[4]。我们现今的课堂教学,应考虑对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是什么,应教给学生与社会需要密切联系的知识与技术。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学,促进生态链中的各要素密切结合,整体持续地发展,以提高教学效率。
5. 维持课堂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为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充分考虑影响教学的各种环境因素,重视教学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教学的作用,维持环境系统的和谐与平衡,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教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进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师生处于一种充满人性关怀和归属感的环境中。课堂环境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教学和教师的情感与态度体验,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倡导师生通过合作与探究活动加强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当然,教学环境的平衡并不是指简单的平均,也不是机械的、绝对的静止不动,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平衡系统,平衡不同的冲突与对抗,构建和谐课堂文化圈,使课堂呈现出和谐动态的文化样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