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正宏
(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128)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诗足以反映了《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红楼梦》[1]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有律诗、绝句、词、赋、曲等多种形式。诗歌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中西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中国古代诗歌又是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一种文学形式。诗歌翻译在整个翻译界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矛盾,有人主张诗歌是可以翻译的,有人主张诗歌根本不可译。现今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不可译性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对《红楼梦》诗歌翻译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将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他认为语言本身的差异造成的不可翻译性,在本质上是可译的,只是人们一时缺乏相应的表达方式,这种暂时的不可译性,称为相对不可译性(relative untranslatability);而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则是真正的不可译,称为绝对不可译(absolute untranslatability)[2]。以下本文将从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两大方向分析《红楼梦》中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
按照卡特福德的观点,语言的不可译性指译语没有与源语文本相对应的形式特征。这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源语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汇或语法单位共用一个语言形式;第二,源语单位一词多义在译语中却没有相对应的。就中英两种语言而言,英语属印欧语系而汉语是汉藏语系,它们在语音、音系、句法章法以及词法方面有天然的区别。
中国诗歌的韵律形式和英文诗歌的押韵形式具有本质的不同。汉语是声调语言,而英语则是语调语言。韵律的翻译自然是诗歌翻译的一大难点。比如林黛玉的柳絮词《唐多令》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本词分为上下两阙,是一个五五七七三三的格式,总共六十个字。上下两阙各在一、二、三、六句押韵,韵脚一韵到底,押“ou”韵。读起来满口余香,朗朗上口。我们再看看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文:
杨译:Tangduoling
Pink petals fall in hundred flowers Islet.
By Swallow Tower their fragrance slowly fade.
Catkins following in clusters
Float off like ill-fated maids;
Vain their close attachment and beauty.
The willow too knows what it is to yearn;
In early prime her head turns white.
She laments her life but has no one to whom to turn.
The spring breeze to whom she is wedded no pity will show,
Leaving it to chance whether to stay or go.
霍译:Tang-duo-ling
The pollen is spent in the Island of Flowers;
From the House of the Swallow the perfume has fled.
The fluff-balls dance, Pursue, embrace,
Their floating lives, as our lives, quickly sped
That, craving Beauty, Find it dead.
The creatures of nature, they too know our sorrow,Their beauty, like ours, must soon end in decay.
Our fate, like theirs, Uncertain hangs,
Wed to the wind, our bridegroom of a day, Who cares not if we
Go or stay.
首先,从形式上来看杨译和霍译都没有十分详细地把这首词的格式转移到译文语言中。原词是一个固定的唐多令词牌,具有固定的格式,同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两个译文都没有把这个标题译成富有文化内涵的形式,仅仅用拼音代替。原词是五五七七三三的形式,每阙共有六句,而在译文中,每句长短不一,没有严格的形式概念。并且,杨译文从原词的十二句变成了十句,霍译也变成了八句,这使西方读者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古诗的真正形式。其次,从韵律角度来讲,杨译文中韵律格式不是十分明显。霍译中把原词的韵律格式变成了英文中韵律格式,一定程度地弥补了诗歌韵律在英文中的再现。但是原文优美的词牌韵律,还是没有更好地转移到英文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中诗歌很多,当然不乏好对子。对偶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对偶在古时儿童学习时,是最先接触的东西,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功。比如在书中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进入幻境大门时有一副对联:“厚地高天赞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种对子对的比较工整。在红楼梦第五回第十四支曲子:“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这些都是明显的对子,分别在诗、词中多次体现。如描写王熙凤的两句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杨译:She had the almond-shaped eyes of a phoenix,slating eyebrows as long and drooping as willow leaves.
霍译:She had, moreover eyes like a painted phoenix,Eyebrows like willow-leaves.
从原文中我们发现,“一双”对“两弯”,“三角眼”对“吊稍眉”。这是中国古诗中对偶句的表现。而在霍译和杨译中,没有对偶形式的发现。再如,“厚地高天赞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句诗的英译:
杨译:Firm as earth and lofty as heaven, passion from time immemorial knows no end;
Pity silly lads and plaintive maids hard put to it to requite debts of breeze and moonlight.
霍译:Ancient earth and sky
Marvel that love’s passion should outlast all time
Star-crossed men and maids
Groan that love’s debts should be so hard to pay.
在这两句诗中,字字对偶,堪称对偶句的一大典范。但是在杨译文中发现几乎没有对应的使用。在霍译中,霍克斯变换格式,形成一定形式的对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杨译文的不足,但是仍没有达到原诗歌中对偶的纯熟地步。由此可见,在对偶句的英译中确实存在不可译现象,只有高度重视这一现象才会发现较好的解决办法。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涵盖面极广,几乎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
《红楼梦》中有很多历史人物以及典故。在诗歌中也多次使用历史人物及典故。比如,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杨译: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Bi Gan, more delicate than Xi Shi. (notes)
霍译: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en the martyred Bi Gan;
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霍克斯用两个形容词修饰了比干和西施。让人明白这两个人的突出特点就是漂亮和心眼多,但是他完全舍弃了中国文化中两个人的地位和历史故事。相反杨译并没有修饰比干和西施,而是运用加注法详细说明了这两个人物,用词较多显得拖沓,但是更好地让西方读者了解了这两个人和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故事。虽然杨译文运用加注的手法,最大程度地让西方受众了解了这两个人物,但是不懂中国历史的人还是会感到茫然,因为在译文文化中根本没有对应的人物和历史。这一因素导致了不可译性现象不可避免地发生。
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宗教特色。这些宗教主要包括佛教和道教。其中佛教是东汉末年从印度传到中国的,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已经深刻渗透到中国的文化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也有自己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红楼梦》这部深刻反映中国文化的著作中有很多涉及到中国宗教传统的词语和因素。比如在本书第一回中,跛足道人的寓意诗: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杨译: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Yet to riches and rank each aspires.
霍译: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But with ambition won't have done, have done.
“神仙”一词在中国宗教文化中是很常见的,是中国道教文化中的一个典型词汇。而其英译中,杨译使用immortals一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的解释:“Immortals means a god or other being who is believed to live for ever.(也就是神,永生不灭者)”这个词不足以把中国道教文化中那个飘飘欲仙的“神仙”形象表达出来,虽基本符合意思,但不利于西方读者了解其文化意蕴。霍译中的salvation一词根本就是基督教中的救世主概念。霍译完全抛弃了中国道教文化,把西方读者熟悉的基督教词汇用于译文中。这两种译文基本上把这“神仙”一形象较好地转化到译文中,由此可见,一些具有浓厚中国宗教文化的词语具有其不可译之处。
众所周知,在《红楼梦》中有金陵十二钗,而对于这十二个女子的命运,曹雪芹各有判词。每首判词都揭示了一个女子的命运。对于这些判词的翻译,因为有隐含意义在里面,这就为英译增加了困难。比如,晴雯的判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杨译:A clear moon is rarely met with,
Bright clouds are easily scattered;
Her heart is loftier than the sky,
But her person is of low degree.
Her charm and wit give rise to jealousy,
Her early death is caused by calumny,
In vain her loving master’s grief must be.
霍译: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
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
A noble and aspiring mind
In a base-born frame confined,
Your charm and wit did only hatred gain,
And in the end you were by slanders slain,
Your gentle lord’s solicitude in vain.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指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洒落,就说如光风霁月;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在这两句诗歌之中蕴含着晴雯这个名字,是给读者一个隐喻,让读者了解晴雯以后的命运。这个名字如何在译文中体现出来,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联系霍译和杨译关于这一句的翻译,发现前两句中都没有发现任何寓意。只是在后面的几句中按照原文了解了这个人的命运,但是并不清楚是谁的命运,没有达到在汉语原词之中的效果。其实像这种汉语诗歌中特有的修辞手法,比如藏头、析字等手法几乎很难完美的在译语中得以再现。
本文从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两个大方面对本书诗歌翻译过程中的不可译现象进行分析,认为《红楼梦》诗歌翻译过程中有较多的不可译性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不可译性因素亦是一大问题,从当今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借鉴许渊冲教授的“三美”理论[4],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等化、浅化的翻译策略,同时对于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历史典故等因素可以采用加注等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不可译因素对翻译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