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塘沽第一中学 窦 艳
教学情景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与氛围。它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的教学背景。教学情境内涵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教学事件”,二是具有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三是一个“情意场”,也是一个“问题场”。物理教学情境就是指在人脑中形成的关于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的物理境界。课堂物理情境既可以是一种生活场景逐步抽象成物理中的情境,也可以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可以是物理学史,虚拟实验。
1.学科性。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物理教学情境要体现物理学科特色,能体现物理知识生成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例如:学过“圆周运动”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翻滚过山车能安全经过轨道最高点而不掉下来”等。
2.形象性。形象而具体的情景赋予课堂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的限制。例如:学习“电场线”时,利用感应起电机使验电羽带上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斥验电羽散开,呈辐射状,以此来模拟演示电场线的形状和分布特点。
3.诱导性。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激疑的情境,它能有效诱发学生的思考,使学习不断深入。情境中“激疑”的设计和表述应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新奇性,以使问题具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
4.情感性。情感性指教学情境须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如物理小故事,包括科学家小传、物理学史,或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些传说、诗词等。
5.生活性。创设情景要“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情景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就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往往生活中的常见实例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物理学科的教学不能简单化、线条化,应针对课堂教学时机创设教学情境。
1.创设问题情景——引人入胜。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好奇、疑惑,就能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实验构建情景或是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始设置疑问是比较常用的方式。还可以把物理与生活相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要相互碰撞,激起火花,引起共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才会准确深入。物理实验的生活化要求教师能够贴近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发现别人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小实例。
2.创设活动情景——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但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形成人人参与,多向交流的学习氛围,以跃跃欲试的亢奋心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建立新概念,既能比较容易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又符合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完成了学生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还可以借助图像再现情景,物理与图像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像再现物理情境,可以把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像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
3.创设想象情境——升华知识。想象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是学习者在头脑中把新旧知识和科学概念进行加工和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想象情境,给学生的头脑“插上翅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华。有的时候利用物理知识所隐含的物理情境,创设一种表演情景,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
4.创设开放情境——发散思维。新课教学之后,简单地布置作业或机械地“一课一练”,往往会使学生加重疲倦的心态。此时如果能创设开放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使学生完成迁移训练,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1.要依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知识的前后关联以及学生接受水平而选用创设情境的最佳方式。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能让学生看得懂、听得懂,想得到、学得到,能让学生从中得到激励与启迪。
2.教学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教学情境的全程贯穿性。教学情境不是单纯的课堂的“调味料”,不能“一晃而过”,而要为学生搭建起贯穿全程的完整统一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觉得课程连贯性突出,环环相扣。
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还应设置好科学、有效的导向性信息,使学生知道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动”。务必保证情境的真实性,教学情境越真实越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和内化,同时在真实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真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与知识科学性的有机联系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一个原则。不同特色和个性的教师,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展现出的情境意识完全不同。不管教师的个性特点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必须要让科学性得以落实,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开发教师的个性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