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获取对科学研究活动的影响分析

2011-03-18 10:06马桂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资助期刊

马桂艳

(唐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0)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一种新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方法,作者提交作品不期望得到直接的金钱回报,而是提供这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利用。按照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提出的定义,开放获取是指某文献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该文献,并为之建立索引,用作软件输入数据或其它任何合法用途。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促进科技信息广泛、公共地获取,国际学术界提出了开放获取的要求,许多国家的科研资助和教育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推动政策。2004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签署了《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表明中国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支持开放获取的原则立场,开放获取理论正式引入科学研究活动领域。作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开放获取必将对我国的科学研究活动产生更大的影响,中国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活动也必将很快地融入到开放获取的潮流之中。制订积极有效的开放获取支持机制,对于我国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活动,以及开放获取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实现和健康发展,都是强有力的保证和动力。

1 分析开放获取存在的问题

张海霞[1]在《2005年国内期刊价格变化分析》一文中指出,国内期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且学术类期刊的平均价格是所有期刊中最高的,上涨率在12%左右。我们知道,科研人员需要通过科学文献了解同行的研究进展,需要通过传递科学论文获得同行的认可,而价格飞涨的商业化期刊对学术信息的垄断和对学术传播的阻碍,大大限制了科研成果得到传播和认可的机会,大大限制了同行交流、合作的机会。开放获取(Open Access)的实现使得科研人员可以免费获取大量的科研信息和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科研人员解决了因价格问题而无法获取足够文献的问题,但同时也给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带来了某些方面的困扰。

1.1 作者态度及版权问题

信息时代版权制度的危机是开放存取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2]。版权制度和开放存取是两种不同的信息流通模式,OA(开放获取)期刊和传统期刊(基于订阅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OA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对读者是免费的,而作者则需要为发表文章的所有成本费用负责,版权归作者所有;传统期刊的发表成本由出版商承担,读者付费才能阅读全文。一方面支付能力决定了作者对于自付高额的出版费用的态度;另一方面,OA期刊允许服务用户无限制地使用发表的研究成果,使得著作权人的权利被分解,由此引起了版权纠纷问题。

1.2 文章质量控制问题

和普通期刊一样,OA期刊的文章质量也需要通过同行评审或编辑质量来控制。由于OA期刊论文的高额成本费用由读者转移到作者身上,而 OA期刊的社会认同度又不太高,因此评审论文的同行或编辑对于OA期刊论文的评审要求可能会降低,从而影响了OA期刊的论文质量。出版质量的降低显然会对学术交流和科研发展不利,也就违背了开放获取的初衷[3]。

1.3 科研论文分流引发效益矛盾

在网络技术未发达之前,出版商向用户收取印刷期刊的订阅费,从而赚取利润,而在网络技术发达之后,出版商除了向用户收取印刷版期刊的订阅费营利外,还通过电子期刊的电子数据库向订阅的用户收取费用[2]。而开放获取的实现,使得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地传播,使得科研机构、科研资助机构的投资产生了更大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期刊价格变得让科研人员难以负担。而新出现的互联网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案,于是,部分优质稿件流向OA期刊,使得出版商降低发行量,从而影响出版利润。

1.4 海量的OA期刊与收集、利用之间的矛盾

目前,OA期刊的出版量非常大,出版模式也逐渐趋于多样化。 据统计,至2006年11月,开放获取知识库登记系统 ROAR(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中已登记的知识库达761个,开放档案计划OAIster(http://oaister.umd1.umich.edu/o/oaister/)搜索引擎能够检索到的互操作的开放获取知识库的记录为900 000条。 中图链接服务(cnpiec LINK service)于2002年底开通运行,收录了7 000多种OA期刊,而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于2006年初开始收集OA期刊,到目前为止,已经收 No Embargoed(无延迟)、Embargoed(延迟)和Partial OA期刊破1.2万种,这些期刊来自于:DOAJ、BMC、Freefulltext、Freemedicaljuornal、Open J-Gate、J-STAGE、High Wire Press、Plos等不同的网站。由于这些期刊分散在全球不同的网站上,各自所在的数据库结构各异,遵循的协议标准不一致,使得OA期刊的跟踪收集与利用受到很大制约[4]。

2 落实责任机制,更好地为科研活动保驾护航

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是实现开放获取并保证其健康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要保证开放获取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明确三者的责任。实行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是科研人员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是科研机构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道义责任和运营责任,是科研资助机构和政府机构的政治责任、管理责任和道义责任。科研机构、科研资助机构和科研人员三者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协作,对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负有首要的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这个责任不仅仅是发布相关的政策,还包括通过经济、管理和人员的投入,完善法律,建立实施支撑机制,实行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措施,并将这个过程纳入社会监督之中。

2.1 开放获取是每一个科学研究者的责任

科研人员要担负起实现开放获取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我们知道,科研人员需要通过科学文献了解同行的研究进展,需要通过传递科学论文获得同行的认可,而价格飞涨的商业化期刊对学术信息的垄断和对学术传播的阻碍,大大限制了科研成果得到传播和认可的机会,大大限制了同行交流、合作的机会。而中国的优秀科技成果大多数选择在国外商业性学术期刊发表,此举往往使知识产权落到出版商手里,使这些由国家公共投资产生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外出版商索取高额利润的独占资产。OA期刊的正常运行费用主要依靠作者论文处理费、基金资助、广告收入等来维持。而高额的作者论文处理费使得那些没有科研经费来源的科研人员对支持开放获取力不从心。自动控制技术专家胡启恒说,开放获取是每一个科学家的责任,科学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在于变成社会集体智慧和能力的一个部分。科学家应该保证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成为社会公共知识资产的一个部分,保证社会能够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提升整个国民素质,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自由、方便地利用这些科学成果。

2.2 科研活动机构应担负起实现开放获取的道德责任和政治责任

对于科学人员和科研活动机构,保证科研成果的公共可获得性是从事科学的道德责任和政治责任[5]。《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十五条规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应当组织和支持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从中国的国情和科学发展实际来看,推动开放获取、建立新的学术交流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开放获取作为新型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和认同。随着开放获取在国内的运行和发展,科研机构更应该转变运行机制,增强活力,多出成果,以保证开放获取在中国的正常运营。

2.3 科研资助机构要担负起实现开放获取的管理责任

作为政府管理科研经费的科研资助机构,担负着管理和筹措基金,组织对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验收,推广、交流科学研究信息的重任。对于由科研资助机构资助获取的研究成果实行开放获取,有利于提高研究的显示度,促进学术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流;有利于节省学术交流成本,提高科研效率;有利于消除信息鸿沟。基于对开放获取重要意义的认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措施推进学术资源的开放获取[6]。随着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科技经费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由科研资助机构担负起实现开放获取的管理责任,不仅有利于开放获取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透明度。

3 建立开放获取资源共享机制

信息共享是科学研究活动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要求。然而,我国的科技信息资源存在着阻碍共享的障碍,如缺乏国家层次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使得科学数据管理条块分割,缺少合适的科学信息共享技术平台,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换标准和信息服务系统,给科学信息共享带来了不应有的麻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参与OA计划的期刊和科研人员与日俱增。为了能充分利用期刊资源,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完善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开放获取资源共享机制,不仅可以缓解科研人员经费不足所造成的资源获取困难问题,而且对科研人员便捷地获得全球开放获取资源,掌握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快捷地引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国际学术科研成果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资助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期刊简介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期刊问答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