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玲
(漳州师范学院 教育系,福建 漳州 363000)
生态伦理学理论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杨小玲
(漳州师范学院 教育系,福建 漳州 363000)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和平文化”为核心,倡导“多元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这一理论的提出是源于生态伦理学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其“人与其自身超越”观点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国际理解教育;生态伦理学;人;自然;超越
国际理解教育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和平文化”为核心,倡导“多元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这一理念的提出除了具有哲学基础之外,最为关键的是其源于生态伦理学理论。本文将探讨生态伦理学的观点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关于当今全球环境状况的特点逐渐形成了几点共识:第一,人类几乎无限的建设与创造能力产生了同样巨大的破坏力量。人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他在开发自然资源之时,采取一种只顾眼前利益的态度,由此造成的损失已十分明显。第二,所有行动都具有全球性的相互关系,以致全球为之承担责任的结果。”[1]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出现了一门致力于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伦理关系的“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认为,传统伦理学仅仅以人类社会的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不涉及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关系。因为生命和自然界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他只是人类利用的对象,人无须对生命和自然承担责任”[2]。这种伦理观只考虑到人类的利益,无视其它物种的存在,殊不知人的行为已经涉及到整个地球,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步伐的加大,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人类对环境的掠夺和污染行为正在接近地球承载的极限,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也违背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因此生态伦理学认为:“应该把道德扩展到整个生态乃至自然界,而不能局限于对生命或大地的热爱,因为自然具有进化和生态平衡所支撑的‘内在价值’,与人的评价无关。自然除了为人提供经济价值或工具价值,还拥有其它如舒适感、美感等价值。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并正常运行的保证。他们维护了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这就是他们的价值所在。”[3]
(一)生态伦理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
生态伦理学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能认为二者只是简单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关系,人类不可以为了追逐眼前的利益,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和污染环境,这种无限制的掠夺必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应该认识到“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自然界之上;我们赖以进行交流的一切群众性机构以及生命本身,都取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明智的、毕恭毕敬的相互作用”[4]。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不能只看到某些方面的局部利益或眼前的短期利益,要尊重自然的权利,保护自然资源,与地球上的生物友好相处,保护与促进自然的完整与稳定。
(二)生态伦理学中关于“人与人”关系的观点
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个人所具有的一切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他人和社会发生相互作用而获得的。长期以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某种社会契约维护着,但是这种关系是外在于人的,是以人与人的分离、分裂、对抗为其预设的,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只能凭借外在契约而生存在一起。”[5]从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建立在竞争与专制基础上的主仆关系。“但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更为内在化。从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言,每个个体、局部、地域、民族、国家都不能置身于人类共同命运之外,他们之间承担共同的风险,同样也需要共同的努力来加以解决,如生态恶化、毒品走私、恐怖主义等,都不是单独的个人、乃至单独的民族、国家所能解决。这表明人与人之间一种生死共存的生存结构正在逐步形成。”[5]这就需要逐渐形成一种全球共同营生的意识,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作为世界共同体一员的作用,发展人与人之间合作或者伙伴关系。
(三)生态伦理学中关于“人与其自身超越”关系观点
从“人与其自身超越”的关系看,目前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精神危机。在人们的物质世界逐渐变得富裕的同时,人们的心灵世界正在日益变得空虚和贫乏。“这种危险状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我们正处在一个旧的价值体系已陷入困境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产生的断裂时期。”[6]“从深层次看,现代社会出现的颓废、道德沦丧、失望、空虚、绝望,都根源于人们缺乏一种价值信仰和值得为之献身的东西,其实质就是人类并没有处理好自身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7]所以,人类不仅应该满足于“现象世界”中物质、功利的追求,而是应有“理念世界”中精神、价值的追求。全球化时代要求人类能够超越现象世界的本性,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拥有共同的精神理念。
(一)“人与自然”关系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工业化过程中不可再生资源的加速开发,自然生态环境遭到无限制的破坏,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集中,这势必导致资源的枯竭,进一步恶化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无可争议的主体,一切非人的东西只能属于对象。但是,人的活动又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超过了这个限制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8]。
生态伦理学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应该发展一种全球意识,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作为世界共同体一员的作用。人类合作,已经从国家层次上升到全球层次,这必须成为每个人的意识;在资源利用方面,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匮乏时代,应该发展新的伦理观,并据此调整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不仅要求建立一种资源消耗少,产品寿命长的新技术,而且应该以节约和积蓄、而不是以浪费和奢侈为光荣。应该发展一种对自然的新态度,即生态伦理学的态度,其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不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如果人类要继续生存,就应该发展一种与后代共存的意识,而且准备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为后代人谋利益,如果每一代人只顾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那么人类必将毁灭[9]。因此,国际理解教育应该关注国际环境问题、人口与自然资源问题,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对自然的尊重,与地球上其他物种友好相处,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并促进自然的完整与稳定。国际理解教育不仅表现在“仁者爱人”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层面,而且拓展到人与动物、植物及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层面上。
(二)“人与人”及其“人与其自身超越”关系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国际理解教育认为导致当前世界诸多冲突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及文化、风俗的不同,人们往往用自己的文化去理解他人、他国,这就很容易造成误解,甚至引起冲突,因此,国际理解教育认为要“认识到各民族及各国国民之间的世界性相互依存的关系正在日益强化”[10]。任何一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许多问题并不是一国所能解决的。国际理解教育提出要以宽容、尊重的态度与别国沟通协商和共同行动。在相互理解、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他文化展开持续而深入的交往,发展相互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任何人类社会团结,都源于一整套共同的活动和计划,也源于共同的价值观。”[11]国际理解教育确立了一种“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注重对公民“理念世界”的教育,教育公民尊重不同文化体系,能够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严和差异,培养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团结、公正和宽容的感情,构建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并将这一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作为交往的共同基础,使得全人类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 国际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R].1980.
[2] 余谋昌.传播环境伦理,建设环境文化[J].城市经济杂志, 2004,(2)∶4-9.
[3] 肖魏.生态伦理学何以可能[J].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2)∶37-43.
[4] 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7.
[5]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3-9.
[6] 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价值新论(中文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1-2.
[7] 宋圭武.未来社会∶一种可能的理想图景[EB/OL].http∶// www.mie168.com/CEO/2005-09/205515.htm .
[8] 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16.
[9] Mihajlo D. Mesarovic Eduard Pestel. Mankind at the Turning Point[M].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74∶153-155.
[10]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co-operation and peace and education relating to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R]. Adopted by the General conference at its eighteenth session, Paris, 1974-11-19.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34-38.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Inspiration of Ethical Ecology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YANG Xiao-l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Z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Zhangzhou 363000, China)
As a new educational notion, the cor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is “culture of peace”, advocating the “educational values of pluralism”. The proposal of this theory is on the basis of “Man and Nature”, “human and human” and “people with the beyond of the self”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thics, which shed light on the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cological ethics; people; nature; beyond
2011-03-05
杨小玲(1980-),女,福建漳州人,硕士,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G40-01
A
1009-9115(2011)03-0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