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工程——营口市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1-03-18 09:08
图书馆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农家书屋

李 华

(营口市图书馆,辽宁 营口 115000)

1 引言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营口市“农家书屋”工程于2008年6月启动,经过3年的建设,2010年底圆满完成了644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并实现了全地区所有行政村都有“农家书屋”的建设目标。从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取得的成果来看,“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为广大农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社会价值。笔者通过参与营口地区“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培训与实地调研,发现“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特撰此文,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2 “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者对书屋的认识深度不够

尽管各级政府和领导都十分重视“农家书屋”建设,如营口市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实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政府采购、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目录挑选、统一图书配送、统一管理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书屋建设方对“农家书屋”认识深度不够,把“农家书屋”看成是单一的、物质的书刊资料贮藏室,不能认识到它是一个乡村图书室,是公共图书馆的一个缩微,其生存与发展的持续动力不容乐观。

2.2 书屋管理员的专业化、技术化程度不高

目前,“农家书屋”工作人员大多由村干部或赋闲在家的人员兼职,普遍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懂得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图书管理的基本规范,缺少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的管理员。

2.3 不同图书分类体系制约书屋升级转型

“农家书屋”图书分类排架方法是按照新闻出版部门设计的6大类分类体系,而非图书馆学科的22大类分类体系,虽然可以使管理人员更快适应工作需要,或省略复杂的图书加工环节,但从发展角度看,制约了“农家书屋”纳入整个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升级转型。

2.4 管理人员的岗位待遇较低

管理人员缺少一定的经费补助,基本上是兼职人员进行义务工作,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和落实,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书屋工作的正常进行。

2.5 藏书结构有失偏颇

书屋的图书采购是在各省市新闻出版部门的行政主导下组织新华书店、图书运营商来完成的,书屋的书籍和报刊并非根据阅读群体类别及对当地生产、生活、民情、习俗等进行科学调研后按需采购。

2.6 书屋宣传工作相对落后

在实地访问中,很多村民不知道有“农家书屋”,说明书屋在建设过程中的宣传不到位。

上述问题在全国很多省市都普遍存在,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公共图书馆在这方面具有很多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3 公共图书馆建设“农家书屋”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技术的整合优势,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展延伸服务。

3.1 有专业的管理人员

市级图书馆拥有掌握图书分类、熟悉图书馆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应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业务辅导作用,加强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辅导与培训,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的服务水平,促使“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3.2 有丰富的文献资源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其关键不是屋而是书,需要长期的“营养”输送才能维持下去。各级公共图书馆是收藏、整理、提供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专门机构,具有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可利用资源,促进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可以确保这项惠民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

3.2.1 整合本馆书刊资源

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一般只设置到市、县一级,其读者绝大多数来自城区,农技方面的书刊流通率很低,而这些图书恰恰是农民最为需要的。因此,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在“农家书屋”增设基层服务点,整合此类书刊资源,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农家书屋”,这样既可提高图书利用率,又可扩大图书馆读者队伍。

3.2.2 依托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

目前,国家已将各公共图书馆作为共享工程分中心,共享工程已成为公共图书馆重要的业务工作。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接收的大量科普、农业科技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资源为广大农民服务,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将接收到的资源进行整合,制成光盘,补充到“农家书屋”。

3.3 有成形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按照普遍性、均等性、公益性原则,许多发达地区的图书馆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本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如已建成的深圳“图书馆之城”等。目前,营口市图书馆已把各县区图书馆和社区(村)分馆纳入本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营口地区市、县(区)、社区(村)3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实现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通借通还大流通服务。营口市图书馆计划将“农家书屋”纳入整个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通过图书馆系统将644个“农家书屋”变为置身农村的一个个小型图书室,它们将和全市公共图书馆联成一体,届时村村图书交换、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图书交换都将轻松实现。这有助于在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之间建立藏书流转、共享和通借通还机制,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和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并为书屋藏书常换常新提供重要保障。

3.4 有职业心强的图书馆员

图书馆人具有不怕苦、不怕累、勇挑重担的集体主义精神。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交给图书馆后,馆长亲自挂帅,成立了图书运送组、图书拆分组、图书分配组,对每项任务分配到个人,确保图书分配无差错。全馆人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经过20多天加班加点的工作,以每天平均近3万册图书的速度,提前1个多月全面完成了50.7万册图书的接收、分配、打包任务。

3.5 启动“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站建设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图书流通质量,弥补“农家书屋”图书数量不足,以便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本馆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本市58个乡镇“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站的建设。其中,计划设立示范点8个,为每个示范点配置图书300册、期刊50种;设立普通点50个,为每个普通点配置图书300册、期刊30种,每隔半年为每个流通站更换一次图书和期刊。

3.5.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制定《图书流通站协议书》、《图书流通站管理制度》、《图书流通站借阅制度》、《图书流通站办证制度》、《图书丢失、破损赔偿制度》,同时还要为各个“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站制订《图书流通站人册次统计表》、《图书流通站读者信息反馈表》,以保证流通站工作有章可循,细致规范。

3.5.2 开展业务辅导

图书馆要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对流通站图书管理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图书采编、分类、上架、借阅登记等业务辅导,对图书进行简单分类。

3.5.3 做好数据统计和调研

每年采取多种方式,对已建成的流通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并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了解农民的需求,便于下一次有针对性地配书。每年搞一次农民读者问卷调查,收集各图书流通点的基本情况和统计数据,及时掌握图书流通点的运行状况。

3.6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图书馆可以延伸服务的触角,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指导管理员做好阵地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开展流动讲座、流动展览进乡镇活动。利用大屏幕投影、光盘,举办农民欢迎的农业种殖、养殖、百家讲坛、健康生活等内容的讲座、展览。二是围绕书屋引导读书行为和营造阅读氛围,举办读书征文等活动。三是编印各类适合农民的专题信息。

4 结语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一件“惠泽千里,功在千秋”的大事,对于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精神文化素养,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与信息的主力军,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职能,积极参与并推进“农家书屋”工程的规范化建设,努力将“农家书屋”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阵地。

[1]李雪仙.图书馆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兼议衢州市图书馆“农家书屋”建设的实践.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0):98-100.

[2]刘炜红.公共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以江西省九江地区“农家书屋”调研为例.图书馆论坛,2010(6):162-163.

[3]杨玉蓉.发挥公共图书馆优势 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图书馆论坛,2010(4).

[4]http://www.ykwh.gov.cn/.营口文广信息网——政务信息栏目中所有“农家书屋”建设方面相关信息.

[5]王腾飞.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近6万家 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2009-03-28].http://www.farmer.com.cn/news/jjsn/.200903/t20090328_434254.htm.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农家书屋
农家笑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春回农家
梦幻书屋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农家书屋伴随你——关于农村书屋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