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心理失衡是指个体的愿望、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不能及时处理好自身与外界之间矛盾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倾斜现象。失衡心理是诱发身体和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影响流通馆员的工作能力和绩效,也影响个人身心健康,更给图书馆事业带来潜在的危机。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面向广大师生读者服务,是树立图书馆良好形象的窗口部门。流通馆员的心理失衡,不仅影响整个图书馆工作团队的稳定,而且不利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体验因素的影响,流通馆员往往成为高校图书馆员工中心理失衡的高发人群,心理失衡所导致的消极情绪对其态度和行为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关注流通馆员心理失衡问题并加以调适,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图书馆和谐的借阅环境。
组织支持感是指员工对于组织多大程度上重视他们的贡献,以及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感知。图书馆流通馆员直接为读者服务,他们的工作需要得到组织的支持和肯定。流通馆员如果感受不到组织的支持和肯定,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减少工作上的付出和努力。因组织支持感弱造成的流通馆员心理失衡的因素主要有:(1)人员分工不合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图书馆常常把年龄偏大、职称偏低、学历偏低的人员安排在流通部门。这种不合理的人员分工无形中造成了流通馆员的自卑和不平衡心理;(2)福利待遇不公平。与图书馆其他业务部门相比较,流通馆员工资待遇低、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少、职务晋升难。这些现象使流通馆员产生强烈的不平衡心理,消极怠工心理明显。
在外人看来,图书馆工作是一份清闲又简单的工作。其实不然,图书馆馆员尤其是流通馆员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一是任务繁重,工作内容烦琐。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形势下,读者队伍越来越庞大,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流通馆员长期从事文献借阅服务工作,身心疲惫。二是纠纷不断,难被理解。流通馆员面对不同需求的读者,因服务不周而与读者发生纠纷时常出现。馆领导对这类纠纷处理不当时,流通馆员就会产生心理失衡。三是工作、休息时间与家人不同步。图书馆节假日照常开放,流通馆员节假日照常上班,工作时间不固定。
除上述原因外,流通馆员自身存在的个人认知偏差也是造成其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通常人们会自我评价过高,而对组织评价偏低,这是员工造成心理失衡且归罪于组织的重要原因。如果流通馆员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就会对图书馆越来越失望。面对工作方面的压力,每个人的调整情绪能力不同,有些人乐观通达,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审视自我、调节自我、解脱自我;而有些人自我调节能力弱一些,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悲观失落,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另外,流通部门女馆员居多,女性天生性格敏感,常常会因一些小事而产生心理失衡。
心理学认为,每个正常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引领着人们的思维方向,影响和指导着人的活动。流通馆员心理一旦失衡,就会从心理上到行动上对本职工作形成很大的阻力。
从实际状况看,高校图书馆虽然被定位于“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但图书馆的工作毕竟是一项服务性工作,高校图书馆是不被重视的学校教辅部门。处于相对低级工作部门的流通馆员,在出现心理失衡后,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调适,他们的思维、情绪、意志、性格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理失衡的馆员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丧失竞争的勇气和做好事情的信心,从而产生莫名的烦恼和愤怒、抱怨和忧愁,阻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因缺乏自我疏导,又找不到发泄的办法,心理失衡的流通馆员常常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焦虑和烦躁的情绪,遇到事情往往小题大做,处理方法简单粗暴,以此获取内心满足和平衡。心理失衡的馆员往往把读者当成发泄的对象,一旦发现读者违纪,很容易做出难以控制的不理智行为。更多的心理失衡馆员消极怠工,满足于混日子的现状。馆员个体心理失衡问题影响整个工作团队的稳定。这种状况对于构建和谐图书馆文化和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极为不利。
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源占20%,而图书馆员则占75%。这表明在当今信息时代,图书馆员角色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心理调适能使心理失衡的馆员达到心理和谐状态,从而为构建高效的图书馆服务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个体馆员对自身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有认同感和满足感,便会成为团队中的稳定分子,从而保证整个工作团队的稳定。心理调适能使馆员保持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良好的状态适应周围的环境,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人是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流通馆员承担了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工作,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面对流通馆员心理失衡,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从图书馆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与馆员的沟通,摒弃对流通工作的偏见,根据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一支心理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流通馆员队伍。
平等对待每位馆员,对流通馆员实施人文关怀,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处理馆员心理失衡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面对流通部门繁重的工作任务,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把人手尽量向流通部门倾斜,在此基础上实行定期轮岗制度,以减轻员工长期的工作压力;要让流通馆员能不时地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意识地关注他们的工作,适当地进行表扬和嘉奖,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归属感;在节假日期间,安排其他部门的馆员轮流到流通部门值班,让流通馆员有机会完整地休完法定假日;当流通馆员遇到家庭和生活方面的困难时,组织应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员工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这些人文关怀会使流通馆员体会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努力工作,消除心理失衡带来的负面影响。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流通部门地位,使流通馆员热爱读者服务工作,可有效防止流通馆员心理失衡的产生。通过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激励,提高流通馆员工作积极性。在工作研究方面,要充分发挥流通部门的岗位优势,鼓励流通馆员进行专业研究,开展读者调查,对于他们提出的有关读者服务工作方面的有益经验,要给予物质奖励;在年底评优评先时,评选名额要适当向流通部门倾斜;在职称评定上,可以优先考虑在流通部门长期工作的馆员;在工作需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流通馆员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在福利待遇方面,尽量做到与其他部门的人员平等,甚至要稍高一些。在领导的重视下,流通部门的地位不断上升,这样既缓解了流通馆员的失衡心理,又解决了流通部门工作人员不够的尴尬局面,逐步在流通部门形成平等、愉悦、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
心理失衡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不加以调适,就会引起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真正解决馆员心理失衡的问题,需要自我心理因素起作用。要做好流通馆员心理失衡前的防范,管理者与流通馆员之间要实行无障碍沟通,发现馆员有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防范处理;定期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到图书馆作心理保健讲座,介绍心理保持平衡的基本知识和训练方法,使馆员学会评估情绪的基本方法,掌握管理情绪的有效能力;要培养馆员全面理解公平的含义,使其能客观地看待图书馆的决策、制度与组织程序,调节自己认识上的偏见,降低不公平的感觉;要努力培养流通馆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能认识到流通工作的意义,将满足读者需要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有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组织流通馆员讨论研究服务技巧,掌握与读者沟通的方法,针对最常引起矛盾的图书污损、超期罚款、咨询解答等方面的问题,选出最佳方案进行推广,减少流通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稳定而积极的心理平衡状态,使人心情开朗、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工作热情、主动,并富有效率。拥有心态平衡的流通馆员,才会拥有积极主动的服务,才能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心理失衡是目前流通馆员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图书馆管理者应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和理论,重视初发细微情节,掌握正确的调适策略和方法,以有效降低流通馆员心理失衡的发生率,提高馆员和读者的双重满意度。
[1]张旭.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职业倦怠的外部成因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0):247-249.
[2]吴凤玉.图书馆员工心理契约的失衡及重构模型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8-31.
[3]叶秀丽.公共图书馆员的情商教育[J].图书馆学刊,2004(6):43-44.
[4]周戊香.图书流通馆员的心理疲劳和人文关怀[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9(2):42-44.
[5]梁萍.图书馆流通馆员心理疲劳的原因和对策[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98,108.
[6]杨霓.高校流通馆员的职业压力及其舒缓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