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论原则、现实基点和实践要求

2011-03-18 06:27黄志高
天府新论 2011年5期
关键词:群众发展

黄志高

以人为本:理论原则、现实基点和实践要求

黄志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既使以人为本获得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基础,又规定了它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以人为本,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宗旨观、利益观和政绩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通过体制建构将以人为本的精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以人为本;理论原则;现实基点;实践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高度凝炼和集中体现。它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现实基点和实践要求。

(一)

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追求。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必须切实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

首先,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这就把以人为本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着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终动力。只有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科学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并不排除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能动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只有摆脱各种社会桎梏,真正成为社会发展主体,享有历史进步的成果,才能焕发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才能成为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实践者。而社会发展规律也只有掌握了群众,才能获得实践主体,才能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发生作用。

只有实现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结合,人民群众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并在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引下进行实践,人类社会才能大踏步向前发展。不能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或是背离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的实践就会步履蹒跚甚至误入歧途,以人为本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建国初期的大跃进运动,其发动目的是为了迅速改变中国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的局面,尽管广大人民群众被广泛动员参与了这场运动,但由于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结果不仅没有改善人民生活,反而带来严重危害。

其次,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这就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指向。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但问题在于“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1〕。在很长时间里,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抽象地理解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与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相脱离甚至对立起来,以致出现贫穷社会主义论。邓小平尖锐地指出,社会主义要显示它的优越性,它的优越性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然还要社会主义干什么。〔2〕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才愿意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3〕邓小平将共同富裕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新的认识。

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是真正以人民大众为本。离开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就失去了制度保证,就会沦为其他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民本思想。封建主义的民本思想,实际是以君为本,是君王牧民、治民之策。资本主义的人本主义,实际是以资产阶级为本,是将资产阶级利益混淆为人民利益的统治之策。

社会主义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提供了制度保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它能保证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广大人民所共享,而不是为少数人所得。但这种制度保证只是从根本意义上说的,它还需要有一整套具体的体制、政策加以支撑。历史已经证明,体制政策的不正确、不健全,也会影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妨碍人民利益的实现。因此,必须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来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需求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其三,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就明确了以人为本的领导力量。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才能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执政党的力量源泉、胜利之本。邓小平坚定地说:“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4〕江泽民强调,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5〕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6〕唯有如此,执政党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并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保持长期执政地位。

(二)

以人为本就其思想内容来讲,是中国共产党历来所坚持和强调的。但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则是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的,并在中共十七大上得到全面阐述和科学定位。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历史条件下,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群众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是践行以人为本价值观的现实基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表明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已经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以人为本提供了政治保证,但应该看到,以人为本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文化条件作为基础。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以人为本的实现程度。在社会物质贫乏、人民总体生活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不是人的发展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就是在我们所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处在初级阶段,在过去的相当长时期也是以社会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这是由于经济生活发展得十分落后,为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不得不作出的选择。〔7〕

建国后相当长时间里,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一定可以做到有菜吃,有油吃,有猪吃,有鱼吃,有菜牛吃,有羊吃,有鸡鸭鹅兔吃,有蛋吃。”〔8〕物质的匮乏长期困扰我们,直到 1966年“一部分人们至今口粮还不够吃、衣被甚少”〔9〕。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显然还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而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狂潮中,以人为本更是无从谈起。

当邓小平坚定地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所面对的是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艰难境地。邓小平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改变国家和人民的贫困落后。为了促进发展,邓小平采取了允许部分先富的“大政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但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1990年 12月 24日,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10〕1992年 1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他认为,“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11〕在随后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重申了这一点。

经过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排名靠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解决邓小平晚年所强调的共同富裕问题,为实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也规定了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其一,是在人的需要出现新特征的情况下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首先,人的需要呈现出阶层性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出现明显的阶层分化。这些阶层在社会地位和经济文化资源的占有程度方面有着很大差别,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我们必须兼顾不同阶层的利益需求。这种兼顾绝非“劫富济贫”,亦非均等照顾,而是让所有阶层都获得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同时又有所侧重。有学者指出,我们既要考虑到不同阶层与群体对推动社会发展的“权重”,更要顾及到哪些阶层与群体属于社会的最基本成员而同时又处于最弱势的地位。〔12〕其次,人的需求出现了新的时代性特征。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已经实现生活小康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仅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味,而且渴望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人们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且关注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政治生活的参与,关注个性的彰显和个体价值的实现。

其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市场经济以物质利益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机制固然能带来效率的提高,但又容易导致对金钱的崇拜和理想信念的丧失。当物欲横流,人为金钱所统治,自然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克服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防止资本凌驾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上。同时,我们还必须善于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有效结合,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其三,是在工业化取得长足进展的背景下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我国已成为工业大国,正处于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客观上是一个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历史过程,也容易出现机器排挤劳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的现象。”〔13〕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结果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胡锦涛强调,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期,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生产和分配两个环节都要正确把握资本、技术、劳动之间相互替代和依存的特点,妥善处理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实现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提高劳动参与分配能力,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14〕。

(三)

以人为本作为宏观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要真正落实到实践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环节来实现。执政党要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彻到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首先,领导干部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宗旨观、利益观和政绩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胡锦涛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15〕

在现实社会中,尤其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利益诱惑,能不能坚持正确的利益观,这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合法利益与非法利益的关系。我们承认也应当维护每个社会成员包括党员干部的个人利益、合法利益,但作为领导干部,不能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甚至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胡锦涛强调,“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员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16〕

以人为本同样应反映到政绩观上。胡锦涛强调,“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17〕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绩观要求将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有机统一起来。在人和物的关系上,既要看到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到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在人的群体关系上,既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又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人的代际关系上,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要兼顾子孙后代的利益。

其次,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发展问题上的深刻体现。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必须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反对恩赐观点和包办意识,明确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自身利益的实现者。在制度设计上,必须扫除影响和妨碍各阶层群众自主发展的政策性障碍,构建鼓励自主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在社会环境上,必须营造有利于自主发展的社会环境,形成人人谈发展、人人争发展的生动活泼局面。

尊重人民群众的发展主体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创新精神。毛泽东强调,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 (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18〕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殷切地期望,“各级党委和每个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都来做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工作。”〔19〕他多次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江泽民也要求“不断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吸取营养”〔20〕。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胡锦涛强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21〕。这就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依靠力量、智慧之源和评判主体。

最后,要通过具体的制度、体制和政策,把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制度、体制是价值观念转化为客观实践的桥梁和中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只有固化为具体的制度、体制和政策,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有的领导干部在关心群众疾苦、解决民生问题方面作风漂浮、工作不实,存在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敷衍塞责等问题。之所以如此,除了思想认识水平以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具体的制度、体制还不够健全,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胡锦涛强调,我们“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体制上都来一个深刻转变,特别是要努力转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确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22〕我们理解,这种新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既要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又要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个总体性要求,必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在经济建设方面,必须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民主建设方面,必须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文化建设方面,必须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建设方面,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10〕邓小平文选:第 3卷 〔M〕.人民出版社,1993.223,364.

〔2〕邓小平年谱 (1975-1997)(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531.

〔3〕〔4〕〔19〕邓小平文选:第 2卷 〔M〕.人民出版社,1994.314,342,143-144.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74.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95.

〔7〕石仲泉.论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最新定位 〔J〕.理论前沿,2008,(2).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 8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27.

〔9〕毛泽东文集:第 8卷 〔M〕.人民出版社,1999.427.

〔11〕邓小平年谱 (1975-1997)(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56-1357.

〔12〕陈学明,金瑶梅.以人为本:以“什么样的人”和“人的什么”为本?〔J〕.哲学研究,2009,(8).

〔13〕〔14〕〔15〕〔16〕〔21〕〔2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79,79,51,54, 579,577.

〔1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11.

〔18〕毛泽东选集:第 3卷 〔M〕.人民出版社,1991.933.

〔20〕江泽民文选:第 3卷 〔M〕.人民出版社,2006.37.

D0-02

A

1004—0633(2011)05—007—04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学研究》(2011sk695zd)研究成果,受安徽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SKQN1004)。

2011—05—27

黄志高,博士,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安徽合肥 230039

(本文责任编辑 谢莲碧)

猜你喜欢
群众发展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