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焕忠(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广东 深圳 518026)
2003年1月,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决定把“文化立市”作为深圳新的发展战略。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就是在“文化立市”战略背景下产生的。按照《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3-2005)三年实施方案》的规划,就是用3年时间,争取在每个社区(村) 建设1座规模不等的图书馆(室) 或“共享工程”网点,特区内的区、街道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到2005年底,基本实现每15万常住人口拥有1座公共图书馆,每1.5万常住人口拥有1个社区(村) 图书馆 (室)。[1]2006年,深圳市政府又推出《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6-2010) 五年规划》,要求到2010年,拥有3个按省级标准建设的市级公共图书馆、6个按地(市)标准建设的区级图书馆、55个参照国家县级标准建设的区图书馆分馆/街道图书馆、600家达标的社区图书馆(室);实现每15万常住人口拥有1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常住人口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2册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以深圳图书馆为龙头,深圳科技图书馆、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各区图书馆为骨干,各区分馆/街道图书馆为基础,社区图书馆为网点,全市各级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参与合作的图书馆网络体系。[2]
根据深圳“图书馆之城”三年、五年规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就是要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加强总分馆体系建设,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加强公共图书馆4级网络建设。其中,总分馆体系建设是以各区图书馆为总馆,区内的街道、社区图书馆为分馆,其成功与否关系到基层图书馆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是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核心。自2003年起,深圳市各区图书馆分别在区政府主导和区财政的支持下,积极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同时,还主动在条件成熟的街道、社区按标准要求建立分馆,力图使其成为业务联系紧密的区域集群服务网络,从而提高服务效益,扩大服务规模,为实现“图书馆之城”建设总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这种模式是区政府以文件或其他形式将支持图书馆建设的人员、设备等经费委托给区图书馆,并责成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拿出场地;区图书馆为其配备电脑、书架、阅览桌椅、图书等资源;区图书馆与街道、社区图书馆之间统一业务平台、统一规范管理、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如,福田区政府为每一个新建的分馆首期投入15万元设置经费外,每年还对每一个分馆下拨13万元运行经费。福田区图书馆负责所有街道、社区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分编、配送、读者活动以及其他管理业务;各街道、社区提供场地并负责工作人员的管理;总分馆之间统一使用福田区图书馆的读者证,图书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享、读者活动联动,从而建立起一种紧密型的总分馆服务体系。罗湖区政府每年对每一个街道分馆拨付5万元的运行经费,统一由罗湖区总馆管理支付。除馆舍外,分馆所有资产归总馆拥有,全部工作人员由总馆聘派,人员和资源可根据需要进行合理流动,目前,已建成4个街道分馆。
这种模式是由区图书馆与辖区内的企业或其他性质的机构以及其主管单位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区图书馆提供书刊文献等资源;企业或其他合作机构提供场地、人员或部分设施、设备;企业主管负责管理监督,确保图书馆投入的书刊文献等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分馆的正常开放服务;各方投入的财产归投入方所有,合作期满,可将财产打包,择址新建。分馆与总馆之间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如南山区图书馆众冠分馆就是由南山区政府、南山区图书馆和工业园区的企业共同建设,区政府每年为分馆提供12万元的购书经费;南山区图书馆负责图书的采购、分编、配送,负责组织开展相关的读者活动,并委派1名分馆馆长。园区的企业负责提供场地、设备和馆长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分馆与总馆使用统一借书证,实行通借通还。目前,南山区图书馆已建立这样的合作分馆7个;龙岗区图书馆已建立这样的合作分馆9个;宝安区图书馆8个劳务工直属分馆也属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是区图书馆在辖区内的服务盲点以及无后续资金运作的街道、社区图书馆设立服务点,新增图书资源,并定期进行轮换的一种方式。如宝安区财政在2006-2008年间,每年下拨180万元给宝安区图书馆统一采购分编图书,并以流动、可交换的形式为无固定购书经费的街道、社区和企业图书馆补充馆藏。宝安区图书馆为每一个流动分馆提供业务管理系统一套,一次性提供藏书3000册,以后每半年更换一次(2007年新建的流动分馆还增加了100种期刊和30种报纸);流动分馆读者持宝安区馆统一的读者证,总分馆之间实行通借,但不能通还。2006-2009年间,宝安区共建成“流动图书馆”53个,流动服务点4个,为基层补充藏书20余万册。罗湖区图书馆也在社区设立馆外流通服务站10个。
这种模式是区图书馆在原有街道、社区图书馆的基础上,将馆舍面积较大、服务效益较好的图书馆纳入总分馆体系,作为业务分馆。业务分馆的所有权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区图书馆为其安装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统一业务标准,并进行规范管理。这种模式是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关系基础上而实现馆际间的一种业务合作,是现有行政体制下“总分馆”模式的一种折衷表现形式。如宝安区图书馆2004-2009年间已建成57个业务分馆。
此外,深圳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建设,也成为深圳市总分馆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截至目前,140台自助图书馆设备已安置到市内各大社区、工业区、交通枢纽,24小时为市民提供办证、借书、还书、查询、预约等自助服务。
经过8年的发展,深圳“图书馆之城”总分馆建设已形成了宝安、南山、福田、罗湖、龙岗5个总分馆服务体系,建成分馆283个,其中,街道分馆25个,社区分馆230个,劳务工分馆24个,主题分馆4个。街道图书馆覆盖率达87.7%,社区图书馆的覆盖率达89.7%。按2009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88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46万,暂住人口643万)[3]计算,实现了每14.57万常住人口拥有1座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每1.23万人拥有1座社区、劳务工、主题、自助图书馆,达到了深圳图书馆之城“每15万常住人口拥有1座公共图书馆,每1.5万常住人口拥有1个社区(村)图书馆(室)”的目标。
深圳图书馆之城总分馆制的实施,使得一大批基层图书馆迅速成长。总馆在资源、技术、人力、管理和组织读者活动等方面充分发挥优势,不仅拓展了总馆的服务深度和广度,而且也提升了分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总分馆之间通过统一的业务平台相互联结,通借通还,读者不仅可以共享总分馆的文献资源,还可享受“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物流送书上门”等便捷服务;与此同时,覆盖全市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服务站在资源、时间、空间的三维拓展,使得深圳市民的读书生活更加便捷;此外,总分馆之间公益讲座、知识竞赛、读者沙龙等多元互动的读者活动,以不同的方式走近市民身边,对市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自2003年各区实施总分馆制以来,截至到2009年12月31日,各区馆进馆人次、外借册次、累计发证数量、读者活动参加人次分别是2002年的3.98倍、2.94倍、4.2倍、4.46倍、8.16倍。其中,福田区增幅最大:读者进馆人次由2002年的148027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4505684人次,增加30.44倍;外借册次由2002年的20927册次增加到2009年的649233册次,增加31.02倍;累计发证数量由2002年的1727个增加到2009年的42091个,增加了24.37倍;读者活动场次由2002年的2(场)次增加到2009年的929(场)次,增加了464.5倍;读者活动参加人次由2002年的420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165619人次,增加了394.33倍。
深圳市图书馆之城总分馆建设遵循集约发展、多元发展的原则,有效地解决了街道、社区(村)图书馆少资源、缺人才、弱管理的现实问题,盘活了一大批上个世纪90年代乡镇万册图书馆、千册村级书屋“空壳化”的基层图书馆,走出了一条推进区域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升级的路子。在实现整体业务现代化管理的同时,在硬件、软件、资源、人员、日常维护等方面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如福田区图书馆总馆统一进行基层分馆(100个)建设、提供集中管理平台、负责日常运行的技术维护及文献资源的采购、编目、加工、调配,其建设经费是100个分馆单独建设所需经费的20%。宝安区一季度8个直属分馆平均每馆的运营成本仅为3.51万元,而4个街道图书馆平均每馆的运营成本为10.7万元,后者运营成本是前者的3倍;直属分馆平均每位读者的进馆成本为2.47元,每册书的外借成本是19.68元,而街道图书馆平均每位读者的进馆成本为7.245元,每册书的外借成本是41.59元,后者分别是前者的2.93倍、2.11倍,这也充分说明总分馆模式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了较高的社会服务效益。
目前,深圳市各区总分馆网点大多是按照街道、社区(村) 等行政区划进行布局的,在283家分馆中,街道、社区图书馆有255家,占90%以上。仅南山区7家分馆及宝安、龙岗的17家劳务工分馆在选址设点时未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这种按行政层级建馆的方式虽然可以提高街道、社区图书馆的覆盖率,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行政建制中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存在差异,有些差异可逾10余倍,如何设馆,如何确定规模,都需个性化处理;其次,每个社区(村)都建一个图书馆(室)由于是政府行为,有的社区为了完成任务,明显存在馆舍面积小、规模小、位置不好、楼层高等问题,一方面严重影响图书馆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无法真正实现普遍均等的服务理念。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遵循国际标准以及我国颁布的相关标准,跳出街道、社区行政区划的束缚,综合考虑服务人口、服务半径、服务面积、图书馆规模等因素,在现有图书馆的基础上,加大基层图书馆的整合力度,形成全市图书馆的整体布局规划,并将其纳入深圳“图书馆之城”下一个五年规划。
目前,深圳“图书馆之城”总分馆体系建设虽然建设主体是区政府,但由于各区财政政策和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各区对于总分馆制的探索,也是在自身的政策框架内因地制宜地进行。无论是行政包办模式还是合作共建、图书流动、业务统筹模式都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如福田区总分馆体系中后续运行费用是由区政府直接下拨给各街道、社区,管理员由社区推荐,街道聘用。除了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的局限性以外,管理员在行政上受制于直接管理单位,经常身兼数职,有时难以保证按照总馆的业务规范开展读者服务,对分馆的运行和读者的利用有一定的影响。罗湖区总分馆体系中的社区分馆由于缺乏经费保障,总馆只能给每个社区分馆每年8000元报刊订购经费和12000元人员管理补助,总馆不直接进行人员管理,因而绝大部分社区分馆新书补充较少,馆藏缺乏活力,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稳定性差。龙岗区图书馆也不负责其街道分馆或劳务工分馆的人员、工资。宝安区的业务分馆也由于投入和管理主体的多样性严重地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南山区总分馆体系主要是和企业或其他单位采用合作模式,馆舍以及相关人员由企业提供,馆舍的使用面积只能在企业提供的范围内进行取舍,分馆的服务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企业提供管理员及工资,给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此,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抓住深圳市正在进行的“一级政府三级管理”大部制改革的机遇,借鉴国际国内总分馆建设的先进经验,一是着力推进各区图书馆真正意义的总分馆制建设。各区馆对各分馆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分馆是总馆派出的一个机构,专事读者服务工作,藏书、人员由总馆统一调配,形成管理有序、服务规范的总分馆体系。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技术、管理和服务,打破现有体制的束缚,在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的情况下,建立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市科技图书馆、市少儿馆和各区图书馆为分馆的“中心馆-分馆”模式,建立健全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服务规范,建立并推行“深圳市公共图书馆标识系统”,使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以“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的标识和整体形象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形成网络健全、布局合理、文献丰富、管理先进、服务高效、资源共享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
总分馆制的有效实施和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的全面实现都有赖于统一的服务平台。福田、宝安、南山3个区级总分馆体系利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早已实现了区内总分馆数据的集中处理和业务的统一管理,而罗湖、龙岗两个区级总分馆系统则一直沿用IlAS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由于该系统在总分馆业务管理功能上的缺失,很长时间未能真正实现通借通还和资源共享;罗湖区所有的社区分馆至今仍处于手工借还操作阶段,读者无法利用总分馆其他书刊文献资源。与此同时,深圳“图书馆之城”5个总分馆体系之间长期以来一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形成了5个清晰的总分馆体系边界,这些都不利于全市文献资源的共享。
有鉴于此,我们应加大全市业务平台的建设和统筹力度,实现总分馆由“名”到“实”的彻底转变,实现全市文献资源的大流通、大共享。令人欣喜的是,深圳图书馆已于2010年搭建起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技术平台,龙岗、罗湖、盐田3个区级图书馆已经与深圳图书馆合库并入统一平台,其他各区也正在积极准备实施。此项工程将为最终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一体化管理奠定基础。
[1]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推进办公室.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理念与实践[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43.
[2]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6-2010) 五年规划 [EB/OL].(2008-09-24).http∶//www.sz.gov.cn/whj/ghjh/whys/200809/t20080924_55199.htm.
[3]卢舒倩.深圳人口密度全球第五 成中国最拥挤城市 [N].(2010-03-18)[2011-03-20].http∶//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10-03/18/content_8322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