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2010年度天津市科技奖获奖项目看本市“十一五”科技成就

2011-03-18 04:23
天津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十一五本市高新技术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2010年度天津市科技奖获奖项目看本市“十一五”科技成就

2010年度天津市共有214个项目获得了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213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144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来自德国致力于物理光电子研究的拉普教授获得了国际科技合作奖。截至目前,这214个项目中,绝大多数已成功产业化应用,实现新增利润185 023万元,新增税收97 856万元,创收外汇2 012万美元;申请了503项专利,其中有229项为发明专利。这些处在时代前沿的高精尖科技成果,涉及了化学、动力、农业、材料、化工、医疗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本市着力推动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成绩,突出体现了本市科技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成果,充分发挥了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支撑与引领作用。

在本次获奖的214个项目中,有将近一半对本市的经济增长有着强劲的拉动作用;而在余下的项目中,有32项为科技惠农项目,73项为科技惠民项目,还有35个项目是原创技术项目。可以说,自主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惠农、科技惠民是2010年度本市科学技术奖呈现出的四大亮点,同时也是解读本届科技奖励大会的四个“关键词”。

之一:自主创新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点亮智慧、开拓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在本次获奖的214个项目中,有35个项目是原创技术项目。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过去5年,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促进本市各方面自主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开发出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天河一号和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特巨型子午线轮胎装备和检测设备、椎光束螺旋CT机等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1项,专利申请量从2005年的1.17万件增加到2.5万件,授权量从3 045件增加到1.1万件,被世界科学、工程、国际会议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近3万篇,化学、化工、精密仪器、干细胞、膜材料与分离技术等一批学科和技术领域保持了全国领先地位,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纳米材料和干细胞等国际前沿领域取得植物和微生物基因组、冠状病毒和肝炎病毒晶体结构、单壁碳纳米管、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等一大批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新的科技优势。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近4 000项,获得国家科技经费支持40亿元,本市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研究开发高地和高技术的原创地。

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围绕树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本市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84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7家,群体销售规模达到2 940亿元,成为本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5年里,累计投入市级科技专项资金4.2亿元,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873家;6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持,获得国家科技资金3.6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提升本市三次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生力军。2010年,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全市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部署,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和培训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目前,全市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登记注册企业1.7万家,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13万家。

滨海新区研发转化基地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围绕加快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加大了国内外科技资源聚集力度,陆续建设了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美国亚历山大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科电子产业园、航天科工光电信息产业园、军事医学科学院转化医学研究所及研发转化基地、天津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研发转化基地。

围绕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市加强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5年来,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24个,达到46个;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32个,达到69个,本市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11个增加到31个,市级工程中心从18个发展到6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从10个增加到28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从89个发展到325个,本市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国家级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4个,市级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57个,科技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建成或完善了大型科研仪器协作共用网、科技网、科技文献中心、科技发展战略中心、科技统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促进了科技资源共享共用。

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通过统筹科技创新大项目实施、平台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加强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5年来,累计参与各类科技项目研究的科技人员近5万人次,培养研究生2万多人次,得到技术职称晋升的达到1万人次,引进海外留学生以及国内外研发团队1 000多人。通过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本市两院院士从2005年的30位增加到37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增加了6位,973首席科学家从2人增加到17人,国家优秀创新群体和创新团队从4个增加到15个,入选国家千人计划48人、市千人计划10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28人增加到46人,长江学者从48人增加到8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数从61人增加到94人,本市高层次科技队伍得到壮大。

关键词之二:驱动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引领、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在本次获奖的214个项目中,有将近一半项目对本市的经济增长有着强劲的拉动作用。

“十一五”期间,本市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通过实施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从6个增加到14个,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05年的2 141.4亿元发展到5 100.8亿元,增长了138.2%。在这些产业中,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从小到大,如生物医药产业通过加强新药开发和产业化,产业规模发展到350亿元,超出规划目标60亿元,其中现代中药超亿元品种由3个增加到11个,产业规模达到190亿元,生物医药研发与制造服务外包规模超过10亿元;新能源产业在风电控制系统、动力电池、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开发上取得突破,以风力发电、绿色高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主的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超出规划目标250亿元;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备及节能减排产品产业化上不断取得突破,产业规模超400亿元,超出规模化目标100亿元;科技服务业通过发展工程设计和研发服务业,在全市服务业中保持了最快的发展速度,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32家,产业增加值达到285亿元,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年增长速度超过20%。半导体照明、高性能计算机、新能源汽车、信息安全等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如半导体照明产业通过建设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加快创新集群向产业化集群转变,规模超过150亿元;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基地销售收入超过12亿元;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签约入驻北京世纪互联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50家,形成国内最大的信息安全企业群;电动汽车在国内率先实现批量出口。这些产业的创新发展成为本市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批新增长点和发展引擎。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突破。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中药现代化科技工程、节能减排科技工程等,促进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中药技术、纳米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以及老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如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膜分离技术等现代中药制造技术在中药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甩图板、甩账表”和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制造业企业达到1 000余家,纳米技术在涂料、制药、医用器械、化工材料等产业及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围绕破解化工生产中的高消耗和高污染等问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无污染排放的直接制环氧丙烷催化成套技术和中试装备,并应用于万吨级工业化工程,为我国化工产业实现绿色制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组织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服务队,在重点耗能行业(领域)的近200家企业推广应用了半导体照明、锅炉节煤固硫等27项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之三:科技惠农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推手之一。科技为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科技进步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本次获奖的214个项目中,有32个项目是科技惠农项目。

“十一五”期间,本市科技惠农和科技惠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围绕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大了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保鲜、健康养殖与安全种植等攻关力度,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在无籽和少籽西瓜、黄瓜、菜花等育种上居国内领先地位,其中黄瓜新品种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菜花新品种在北方市场占有率达40%。优质黄瓜、菜花、大白菜、西甜瓜及茄果类29个蔬菜新品种得到转化,示范面积达到18万公顷。建成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组建了超千人的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450个,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895个,示范面积7万余公顷,培训农民9万余人,形成29个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产业规模达到30亿元,带动近万名农民就业和增收。

关键词之四:科技惠民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获得2010年度本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中,惠及民生的项目涉及了医疗、保健、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科技在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本次获奖的214个项目中,有73项为科技惠民项目。

在科技促进社会进步和惠民上,本市加大了医学医疗、城市建设、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开发与应用力度。在地铁建设、食品质量安全监控、血液病治疗、恶性肿瘤治疗、肝移植和复发综合预防、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有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强了面向领导干部、青少年、居民、农民的科学普及工作,累计组织科普讲座6.7万场、各种科普展览2万多场、科普竞赛8 300余次,认定市级科普教育基地93家,每年公众参与活动人数达到1 000万人次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形成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摘选自《天津日报》)■

猜你喜欢
十一五本市高新技术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本市首家大数据行业工会诞生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