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分阶实现

2011-03-18 03:28
图书馆学刊 2011年10期
关键词:新生检索图书馆

刘 颖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4)

刘 颖 女,1971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激发并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为各种专业知识教育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堂,馆员们努力探索各种方法和模式,进行一切可能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大学生利用信息的意识及能力。针对大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信息能力基础及信息需求差异,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人才、技术、环境等优势,采取分层递进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助力学子成长,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从“入门”到“精通”。

1 “入门”——针对新生的入馆培训

每年9月都有一大批新生入学,这正是高校图书馆集中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的大好契机。大一新生刚刚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对大学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期待,这时候,我们要帮助他们规划未来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向他们宣传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和功能,让他们了解利用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对新生进行初步的信息素养培养,具体可采取如下几种途径:

1.1 通过导引新生参观图书馆,让他们获得关于图书馆的一些感性认识。这项工作首先要由图书馆与各学院达成共识,在新生入校进行军训的阶段,就约定好培训的时间,为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最好把新生划分以小班为单位,每一班都由图书馆的培训馆员或资深馆员带领,参观图书馆的各个主要部门,向他们介绍图书馆设施、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馆藏布局、服务内容,实际演示资源的检索及借阅方法等。有了对图书馆的实地参观经历,将会大大消除新生在日后利用图书馆时会产生的焦虑和不知所措,少走弯路。

1.2 通过举办图书馆概况及文献检索基础知识讲座,让他们了解图书馆的相关资源与服务。图书馆可采取定期开办或不定期由读者预约开办讲座的形式,详细向读者介绍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分布、OPAC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方法等,让新生尽早熟悉本学科或本专业常用的检索工具,熟练掌握网上基本操作技能,培养新生最基础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获取能力。

1.3 通过宣传展板、视频短片、宣传手册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辐射,加深新生对图书馆资源与环境的了解。在图书馆读者流动比较密集的区域,设立宣传栏或悬挂电视、电子屏幕,播出精心制作的图书馆利用的宣传资料,或向读者发放宣传手册等,让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能接收到大量的有用信息,新生在利用图书馆产生任何疑惑时,都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对读者利用图书馆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1.4 通过咨询台或图书馆主页、网上咨询栏目,为读者答疑解惑,指导阅读。图书馆主页承载了图书馆的主要资源和大量信息,尤其是通过FAQ可使读者自助解决一些利用图书馆的常见问题;大多数图书馆还都设有实体咨询台或网上虚拟咨询台,由资深馆员值班,负责接待读者,回答他们提出的关于图书馆的所有问题。要充分发挥实体和虚拟咨询台的作用,在第一时间里帮助读者解决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读者留下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信息服务的良好深刻印象,从而获得教育职能与服务职能实现的双赢。

2 “进阶”——信息能力迅速提升阶段

经过大一阶段的了解和学习,大学生有了初步的信息意识,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也随之逐年增强。同时年级越高,专业授课教师布置一些需要通过课外检索和分析文献信息资料来完成的作业和问题的比例就会越高。图书馆此时就要审时度势,适时地采取措施来引导并迅速提升以大二、大三为主体的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2.1 定期举办电子资源讲座。随着年级由低到高的变化,高年级学生使用各种数据库的比例要高于低年级,因此,各高校图书馆要基于本馆所购进的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开办数据库系列讲座,每周1~2次,让学生不仅学会使用纸本文献,还要进一步掌握各种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和检索途径,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搜索引擎的使用,提高他们获取、查找、利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能力,有助于他们查找资料、完成课程设计论文和进行各种创新活动等。

2.2 开展“嵌入式”教学。图书馆可以与专业教师合作,把信息素养教育整合到专业课程中。一些专业学科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相关专业文献检索知识,按照专业教师的个性要求,高校图书馆可以把针对该课程对学生进行文献资源检索方法与技能的讲座培训嵌入到该教师的课程中,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学科专业文献资源的分布、检索工具及检索技巧,即时获取学习所需专业文献,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对该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2.3 开设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课教学是高校读者信息素养培养的高级阶段,利用文献检索课可以对读者进行系统的信息素养培训。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有文献检索课程,有的设为选修课,有的则设为必修课程。文献检索课要采取理论讲授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图书馆授课教师要随时跟踪各种文献资源变化情况,根据学生需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通过课堂讲解、提出作业题目、让学生上机实践、现场答疑等环节,切实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实践能力。有些图书馆还开发了网上课堂,把教学课件、作业习题发布到网上,使学生利用网络更方便地学习文献检索技能,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2.4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宣传与使用指导。除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还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网络搜索引擎,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的免费资源,如学术专业门户、OA资源、检索论坛等,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2.5 举办检索比赛。图书馆举办检索比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检验一下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能和信息分析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学科资源,通过比赛活动启迪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信息综合能力,从而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能的热情,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图书馆举办的各种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中来。

3 “精通”——信息能力的成熟阶段

这一教育阶段要从选题、设计、搜集整理资料、论文撰写等方面对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加强科研意识的熏陶,让他们以熟练精通的信息技能,游刃有余地获取利用专业文献,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1 为大四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相关帮助。大四学生已经进入毕业阶段的学习,撰写毕业论文是这一阶段他们主要的学习任务。针对大四学生这一研究性学习阶段,图书馆可开设论文写作专题讲座,协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写作。讲座内容可包括毕业论文的开题、如何利用图书馆中、外文数据库检索论文写作资料、如何确定选题、学术论文的格式结构、要求等。

3.2 对研究生科研活动给予指导。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会进行一些科研论文的撰写或科研立项的申请,图书馆可针对如何进行科研立项的文献调研、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和立项申请的文献综述、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参考文献的标准、核心期刊的界定、投稿的技巧等开展科研咨询与指导。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佳平台,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优雅的学习环境、先进的技术手段、高素质的信息组织和检索专家,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了优越条件。一个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人应能达到如下目标要求:一是知道自己所需要知识或者信息的范围;二是有效地、及时地获取所需信息;三是将检出的信息经整合融入自己的知识场;四是应用已有知识信息独立地解决问题。高校图书馆要从以上几方面着手,由浅入深、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循序渐进地实现各个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让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自学和科研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1]张雪莲.加强大四学生期刊导读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2010(3).

[2]麦淑平.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提高读者培训工作质量的新思路[J].图书馆研究,2008(9).

[3]林川,于挽平.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年级差异研究[J].图书馆,2009(1).

猜你喜欢
新生检索图书馆
重获新生 庇佑
图书馆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新生娃萌萌哒
去图书馆
新生改版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