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雪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广东 珠海 519090)
滕 雪 女,1983年生,硕士。
近1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公共图书馆的新馆建设尤其引人注目。从特大城市、大城市到中小型城市,大规模的新馆建设工程方兴未艾;从城市中心图书馆到辖内的区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图书馆之城建设蓬勃兴起。这一阶段,许多地区开始对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公共图书馆进行改建、扩建或重建,数量增加,规模面积增大,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升,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堪称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公共图书馆。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增加不足4%的情况下,总建筑面积从2000年的598万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719万平方米,6年增长了20%多;馆平均面积从2000年的2233平方米增加到2588平方米,增长了近16%。[1]
典型事例更能说明问题。2006年《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组实地考察了四川、广东两省的17所公共图书馆。其中,2000年以来新建馆10所,占考察总数的59%;计划新建馆5所,占29%;二者合计15所,占88%。由点及面,可以说明这一时期已经拉开了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新一轮新建、改建、扩建高潮的序幕,可以明显看到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近10年来,公共图书馆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对图书馆的建筑、环境等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我们要把握形势,做好新馆建设研究,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读者。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其建设用地由政府无偿划拨并无偿使用。因此,各级政府应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城市公共文化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城市规划落实其建设用地。同时,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各级政府更应该考虑其设置与布局的科学合理,节约用地,实用高效,使政府的投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在一个城市发展规划中,构筑公共图书馆新馆的规律就是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这就需要我们在网点整体布局时,要考虑到服务人口的数量标准,根据服务人口的不同,来确定图书馆的规模,这样在继续建设的基础上才有准确的标准。[2]而且,公共图书馆的新馆建筑还要建设好自己的功能区布局,包括读者活动区、读者休闲区、社区服务区、文献储藏区、特殊读者服务区、员工工作区、疏散撤离区、停车区等等,在建造新馆之前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2.1 人口集中,公交便利
选址是对公共图书馆规划布局与建设定位提出的基本条件,公共图书馆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公共文化场所,其建设与运转都是靠政府财政支撑的,因此方便、实用、安全是其高效发挥社会效益的前提。公共图书馆的选址应在人口集中、环境良好、交通便利、相对安静的地区,符合安全、卫生及环保标准,具备良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市政配套条件的地区。
笔者发现,近年来各地新建公共图书馆的选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在公共图书馆新馆建设中,未能很好地把握城市发展与建设时序的对接,没有把公共图书馆建设在人口已经聚集且相对集中的地区,结果图书馆由于周围缺少居民而很少人去,配有现代化设施的新馆使用效率却比较低。
2.2.2 恰当处理新馆与旧馆的相互关系
一般情况下,建设图书馆新馆时都会面临解决公共图书馆新馆与旧馆的关系问题。如果旧馆周围的环境空间还有足够的余地,旧馆的建筑结构、内部布局与新馆设计有比较大的相似,改扩建后的新馆与旧馆浑然一体,那么就可以在旧馆的基础上扩建新馆。但是大多数的图书馆经过时间的推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在中心区,周围已没有地方扩建,这种情况下就不宜采用改扩建方案。如果旧馆的设计理念方案已赶不上新馆的要求,那就应该考虑另建新馆了。[3]从业务方面来说,旧馆最恰当的处理方式就是作为分馆使用。如果有的旧馆是作为一定时期的建筑标志,也可以作为历史遗迹保留,为后人保护好人类文明的印记。
公共图书馆建筑的绿地率大概为30%~35%,因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日益多元化,对读者而言,它不单单是图书借阅场所,还是人们交流与传递文化信息、发展与促进和谐关系、放松身心与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绿地建设应以绿化为主,还可布置座椅、花藤、雕塑等园林设计,为读者学习、阅读之余提供休憩交往的场所,同时也可作为应急时的避难场所。
公共图书馆的停车场地一般包括自行车停车场和机动车停车场,为了保障交通畅通,大、中型公共图书馆的机动车停车场应以地下车库为主。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各地也可以根据实际或按照当地城市规划相关规定配建机动车停车位。[4]
合理的功能区布局是公共图书馆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使用效率。应该以读者为中心,与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从紧凑合理、便于联系、方便调整、动静分区等方面来进行规划、设计。
首先,公共图书馆的总平面布置要严格区分内部工作管理区域和读者活动区域,在此前提下,把借阅区和公共活动区分开,把不同性质的阅览区分开,把办公和文献加工区分开。如果公共图书馆有音乐厅、剧场、影院和餐厅等扩展功能设施或生活区,必须将其与馆区严格分开。比如广西区图书馆,进入正门左侧就是一些餐厅、咖啡厅等餐饮设备,与正对大门的主馆区分开,而且其报告厅、会议室也是在主楼右侧的副楼中。
其次,功能相同的空间宜集中布置而不宜分散布置。比如老龄阅览室和视障阅览室应设在一层。根据少儿读者活泼好动的特点,少儿阅览区应与成年人阅览区分开,并设置独立出入口,还应在馆外设置开展少儿活动的相关场地。此外,公共图书馆新馆最好有专门的残疾人服务区,比如盲人阅览室。为方便残疾人读者,残疾人服务区最好设在一层或其他较低的楼层,而且与其相关的无障碍设施如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坡道、通道、门、电梯、停车车位、洗手间等,尽可能近些,以方便残疾人读者。
比如黑龙江省图书馆,其新馆的总体布局依据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原则,以借、阅、藏、查一站式服务为目标,采取集中式布局,报告厅、展厅分置于主体两侧,使检索、咨询、借阅、文献管理、多媒体服务、电子阅览、文化与学术交流、内部业务工作等功能达到分区合理、流程舒畅、动静相宜、便于使用,从地下一层至地上六层的布局依次为书库区、公共综合服务区、报刊阅览区、图书借阅区、多媒体服务区、参考阅览区和外文资料区,为读者营造出书中有人、人置书海的书与人融为一体的自然氛围和静谧、舒适、柔和的读书环境。
3.2.1 给水排水系统
公共图书馆新馆应设室内外给水、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相应的设施和设备,而且给排水管道不得穿过书库以及藏阅合一的阅览室,给排水管应采取防震措施,生活污水立管不应设在与阅览室、自修室毗邻的墙上,空调管道的排水口应连接下水道。
每层应设饮用水供水点,应该在方便读者使用的地方,但又不影响人员流通。报告厅、馆员晚上值班休息区、办公区设专用卫生间,而且要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卫生间应设置在各层的通风处,避免异味影响阅览区的学习环境。尽量选择节约型给水排水系统,现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所以我们在建立新馆时须充分给予考虑。由前面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可知要注重水源的利用与回收,可以考虑利用雨水的回收,安装雨水采集系统、储水系统、对污水处理系统,经过过滤后供洗手间、灌溉使用。还要有充足的消防用水,水压要足,设置消防防烟面罩和高空缓降绳。
3.2.2 暖通、空调系统
公共图书馆的暖通、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温度、湿度设计参数、通风换气次数、送风气流速度等,均应符合《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的规定。大、中型公共图书馆新馆需要空调的房间面积大、要求高,并且这些公共图书馆一般都有特藏书库、数字资源处理等对空调要求较高的房间,宜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设置中央空调系统,便于运行管理,产生噪音较小,空调效果也好,而且空调应设计为全健康型空调,具有换气、静音、除尘、除味、置换空气等健康功能,在不使用空调时,应保证自然通风。
北方的公共图书馆新馆应尽量采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有利于节能和环保,若无此条件,需要自建锅炉房等设施,应对燃气、重油、煤、电灯各种可获得的能源作比较,择优选用。
3.2.3 电气照明系统
根据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对供电质量及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供电系统稍有闪失就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特定部位特别指明应该设可靠的备用电源。公共图书馆新馆电气设计应满足需求并考虑未来发展,对一些必要的用电设施和各种弱电系统的布线,如馆内电话可以采用VoIP电话系统,语音与数据同传,不用铺设专门线路(应在门、厅等公共活动地点设置公用电话),IPTV系统和事故紧急广播等,建馆设计应予一并解决。电器管线铺设和电源插头的设置,以及照明布线均应留有充足发展余地,以满足发展调整的需要。
除正常的人工照明外,公共图书馆新馆还应设火灾疏散照明、补充照明、分区照明等等,人工照明设计参数应根据有关国家标准中照明度标准值(LX)高档,而且还应体现绿色照明,尽量利用自然光,自然光达不到的地方要用优质的光源,确保对人的视觉无害,使用高效、节能、长寿的灯具,为读者提供照度均匀、亮度适宜的阅读环境。阅览区、自修室可采用分区控制照明,局部补充照明,以减少灯具的全面使用。主通道一个系统,书架、陈列部分划片分设开关,以节约用电。库内每条行道之间两端及库内工作人员通行的楼梯设双控开关,以便开关灯不走回头路,可及时关灯。
3.2.4 安全防盗系统
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图书馆新馆应建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安全防盗装置,还应该在主要入口处、储藏珍贵文献资料的书库和阅览室、重要设备室、网络管理中心等重点防范部位和要害部门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公共图书馆新馆的防盗系统主要由探头、传输、控制处理等部分组成。由设在图书馆低层外围及其他重要部位的音响、振动和红外等探测器将报警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主机,进行声光报警,同时通知有关保安人员并调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尽快控制现场,确保大楼人员和财产安全。
3.2.5 消防、防震系统
公共图书馆新馆应根据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联动系统等。在接到报警信号后,消防控制中心自动判别报警位置、区域和报警类型并调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察看现场;在确认火灾类型、范围后,自动控制非消防电源、卷帘门、送风机、排烟机及通道、消火栓泵、自动喷淋泵、电梯等设备进行联动灭火,关闭空调以防止火势扩散,将电梯降至底层;通过疏散广播、火灾声光报警器、安全疏散指示照明灯,指挥人员安全疏散;同时自动向城市消防指挥中心报警,以确保人身及财产的安全。消防关系到人身的安全,所以我们在建设新馆的时候一定要布置明确。
建设公共图书馆新馆的时候也要做好防震系统。首先,我们要按照抗震等级,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达到规定的设防要求,其次,采用隔震技术装置,减轻地震对图书馆建筑物的影响。在公共图书馆结构底部或者在内部设置减震或隔震设施,使整个图书馆好像坐落在橡胶垫或是弹簧上,地震来时建筑物的震动周期可与地震周期错开,防止共振现象。隔震和减震装置隔绝了地面运动对建筑物上部的直接作用,消耗掉地震传来的能量,保护上部结构不受地震力的破坏。[5]
3.2.6 综合布线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加快,公共图书馆的智能化与日俱增,综合布线系统为大楼中各自动化系统提供传输数据、语音、图像的媒体,是一组完整的布线系统,具有开放性、实用性、灵活性、扩充性、经济性、规范性等特点。
在公共图书馆新馆建筑装修过程中进行上述各系统所需传输线路的布设,为此应在每层楼预留足够面积的弱电设备间(若平面面积大可能需要多个)和弱电竖井,主设备间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弱电竖井;数据通信部分的垂直主干采用光纤加六类双绞线备份,语音通信部分和数据同传;水平线路主要采用六类双绞线加光纤备份;设计和施工应符合EIA/TIA-568B标准;在顶层预留卫星接收天线基座,铺设传输线路至主设备间;在顶层预留两个通讯设备基站,以安排移动、联通或电信布设移动基站,并将通讯基站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来设计。保安监控、公共广播和自动控制等系统的布线采用计算机网络,节约成本,并参照系统的要求和有关的标准执行。综合布线系统还应具备防雷等安全措施。
3.3.1 色彩装饰设计
人们看到不同的色彩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公共图书馆新馆建筑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区配备不同的色彩,以调节读者的心理感受。比如,馆员工作区的色彩采用暖色调可以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缓解疲劳;读者活动区以浅色调为主,使读者不那么烦躁;休闲区可以采用柔和色调,缓和读者读书时的紧张感;而对于紧急出口、消防防震等标志应采用鲜明的警戒色。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宝库,它的发展体现着人类文化文明的进程,人们往往把图书馆建筑本身看作是文化艺术的象征。所以公共图书馆在建设新馆时,要考虑一些雕塑或者壁画等对于其建筑的装饰作用。公共图书馆内部的雕塑可以有石雕、木雕、根雕、泥雕、陶雕、石膏像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而且要反映出公共图书馆新馆建筑的主题,与其建筑本身浑然一体,不要有突兀的感觉。与雕塑的作用相似,装饰壁画的恰当选择与悬挂同样是美化图书馆室内环境、体现文化底蕴的重要一环。装饰壁画的选择仍然需要与公共图书馆新馆建筑本身风格一致,比如东莞图书馆新馆选择与特色馆服务内容主题相关的艺术图片或油画来装点特色馆的墙壁,投入少,容易实施,而且更突出了主题。武汉图书馆的室内装饰布置突出浓郁的荆楚地域文化特色,使得整个公共空间和专业功能服务空间在无声的光影中透射出宁静、深沉的文化之美。
3.3.2 采光设计
公共图书馆新馆在采光设计方面,应该尽量使用自然光,在自然光不能满足视觉需要的时候,采用人工照明。虽然我们有时候必须用到人工照明,但是,由于生态、可持续、以人为本等观念的普及,公共图书馆新馆建筑应更倾向于自然光的利用。自然光经济又没有污染,白天可以充分利用。总之,在新馆建设之初,就要确立合理利用自然光的概念,来解决采光问题。
3.3.3 生态绿化设计
生态绿化可以美化环境、缓解读者疲劳,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还可以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减少粉尘污染,从以人文本角度考虑,有利于读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将绿色植物引入公共图书馆新馆,不仅能提高环境质量,也是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因素。
由于室内光照不足,空气不太流通,不利于植物生长,因此要科学地选择植物,兼具观赏性、装饰性。植物的摆设要讲究,不可喧宾夺主,还要利用美学的观点,将植物合理搭配组合。在对大厅、走廊、楼梯、服务台、阅览桌等进行平面绿化的同时,可利用吊盆种植花卉、藤木、蕨类等进行垂直绿化,增加绿化空间立体感,取得层次丰富、色彩多样的效果。而且还要考虑其与室内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与周围的环境如家具、壁画、灯饰等有机结合,达到相互补充,取得丰富的空间感,营造出舒适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
导视标识系统是公共图书馆的导引、指示系统,其目的在于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3.4.1 分类
宣传性标识。主要是对公共图书馆举办的活动、服务体系内容、学术动态等活动的宣传。比如,公共图书馆内的读者bulletin、读者入馆须知、参考咨询台等。
警示性标识。主要提醒读者要注意的地方、禁止的行为、危险的地方。比如,禁止吸烟、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注意防雷等标识。
无障碍标识。主要是对特殊人员设计的标识系统,包括轮椅、盲文标识等。比如,残疾人专用通道标识、盲人触摸屏标识等等,设立这些无障碍标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为各类读者服务。
导向性标识。主要是引导读者如何寻找路线的功能。比如,在进门的大厅设置的区域平面示意图、各楼层书库的路线、休闲区、吸烟室的标识等。
3.4.2 设计原则
概括简洁。标识系统应简洁明了,容易记忆,视觉效果清晰明确,造型简洁独特,艺术效果也印象深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表达形式以图形符号为主,文字为辅,做到一目了然。
艺术结合功能。标识系统应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明确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外,还要在艺术造型、色彩等方面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但又不失艺术特点,读者进入图书馆内也不大愿意看到一成不变的标识系统。而且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标识系统中添加一些图案元素,比如在青少年图书馆室的标识牌上可以画个卡通小孩的标志,在咖啡室的标识牌上可以画个小咖啡杯,为图书馆增添一些活泼元素。
体现新馆的特色。标识系统应体现出新馆的文化特色、馆藏特色等,具有本馆的文化底蕴。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新馆,就可以制作一些与本民族相关的标识系统。
材质标准安全。标识系统的材料品质及做工都要标准,并且安全,尽量不使用反光、眩光的材质,以保护读者的眼睛。而且安装也要安全,一定要结实,不易脱落。
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公共图书馆在新馆建筑设计上要做到更好,就要贯彻以下理念和思想:
首先设计理念上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体现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为读者着想,力求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室内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空间、休闲空间,外环境与整体风格协调一致,合理规划。
其次在设计思想上应高瞻远瞩,科学先进,适应未来发展需要;采用同时期先进的建筑设计技术和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建造新馆;利用先进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消防安全、监测、楼宇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和设施设备管理图书馆;有条件使用RFID新技术的可以先考虑使用,为的是读者更方便地借还、咨询、自助服务等。
最后注重智能设计,节约资源,健康环保,以自然生态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提供一个投资合理、使用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建筑设计。
为了满足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存储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数字化文献汇集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学习中心等的需求,新馆要符合建筑标准,能够为读者提供方便、舒适的阅读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且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保证人流、物流畅通,工作区与读者区互不干扰,既方便读者又便于管理,实现藏、借、阅、咨询及检索五大功能合一及全面开放式管理模式。最主要的是采用无障碍设计,适合各类读者使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且安全性、便捷性、智能性设计要有效合理。设计新馆时,应在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同时充分注意节约,具有一定的超前思维,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同时应考虑到新馆使用后的运行与维护。
[1]文化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7)[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22-23.
[2]李国新等.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解析[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3]苏瑞竹.图书馆与人文关怀[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270.
[4]文化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
[5]李清志.安藤忠雄的建筑迷宫[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张改景.西安市既有图书馆建筑室内环境的调查与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7]王丹阳.图书馆建筑美的体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
[8]Joseph J.Branin.Shaping Our Space:Envisioning the New Research Library,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