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索

2011-03-18 03:06
天府新论 2011年2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遗产机制

黄 文

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索

黄 文

民族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观念的扩展与整合,不仅要关注民族自身文化传统,而且需要规范传承机制以及传授教学体系,实现遗产知识体系教学的多元化:调整专业结构配置,拓宽专业应用途径是民族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机制的根本任务;社区文化支撑形成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遗产专业或民间知识网络的发展;通过统合各项机构、制度和政策来优化教育的社会环境,促进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

民族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机制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国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亟待对新型的教育传承机制的理论探索与发展实践。当前,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全球一体化的高速发展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与文化活力。其次是教育传承课题,挖掘和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资源的乡土知识经验,创新教育品牌,为构筑整体和谐的现代民族文化遗产做出贡献。最后,民族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在高校的建立和地方精英服务社会理念的增强,为教育共享和知识体系创新提供有益的实践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多民族群体、文化形态共生以及传承信息多样的特点,因此,这就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从乡土知识经验和地方精英的理论角度,对民族文化遗产教育的基础、分支、协调及影响等方面作分析,从而提出对乡土知识经验的重视和建立资源库是民族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要深入考量的因素。

一、引入

民族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观念的扩展与整合,目前不仅要关注民族自身文化传统,而且需规范传承机制以及传授教学体系,实现遗产知识教学的多元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传承发展基础上的,其实现的主体应当是青年群体,因此,把民族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落脚点置于乡土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以羌族“释比”文化传承为例来看。与我国许多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一样,羌族“释比”在羌语中被称为“许”,被认为是一个宗教职业者和传播者。羌族文化诸如羌族传统节日、传统舞蹈、传统习俗、民间文学,都离不开“释比”的参与和传播。然而,“释比”传承也面临着巨大困境,这个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传承人数量少且年龄结构偏大。在《羌族释比经典》中,编写组的工作人员深入田野,经过实地调查,列录了阿坝州内羌族主要“释比”在汶川地震灾害之前的统计名单,名单中共为 49人,其中 13人已故,实为 36人。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加上老“释比”因病死亡,还有“释比”在震灾中不幸身亡,经多方了解,四川省阿坝州内现存的“释比”已不足 20人。二是在现存 “释比”中,能精通 “释比”经典,主持各种仪式活动,跳演各类歌舞的释比已是凤毛麟角。三是当代的青年人学习和继承“释比”文化的兴趣淡漠。四是即便有青年人愿意学,有师傅教,但无经济保障的状况客观存在。〔1〕政策、结构、产业、地震与泥石流突发事件等不同因素带来的复杂局面,增加了保护活态的民族文化遗产,培养人才的难度。

因此,以民族文化整合的心态来认知传统文化资源,将培养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的专门人才反馈到教育传承机制中,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调整专业结构配置,拓宽专业应用途径,是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的根本任务。

二、理论探讨

民族文化遗产在人类精神世界的传承是一种鲜活状态,如同鱼儿生活在水中,从普遍性知识延展到地方性知识,从乡土知识经验延伸到地方精英文化。本文基于这种发展逻辑,梳理遗产教育传承与社区文化支撑的理论联系。

(一)乡土知识经验

乡土知识经验植根于传统农业中土地利用的多样组合,兼为精神价值与资源价值的集合。这决定了其教育传承的内容必须将文化发展的环境资源价值、精神价值以及艺术价值考虑在内。乡土知识经验不仅是过去时代的遗留物,而且是与当今社会紧密联系的生命线。乡土知识经验不只是清规戒律,也涵盖村规民约的内容,更是纯朴民风和传统美德的历史根源与群众基础。

人类社会的乡土知识经验体现在宗教信仰、文化积淀、经济模式及价值观念的思维基础上,表现在村寨概貌、村民生活、特色服饰、节日庆典、语言文字等可识别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上。乡土知识经验是在多元文化交融中持续发展的传统和特色。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在乡土地方经历着从“文化丢失”到 “文化自识”,再到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主建树”〔2〕的过程。

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并非要完全复原所有留存,而是需要在识别地方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在目前传承面临绝境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让民族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特别是基于其在乡土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位置的需要,而给予必要的关照和保护。积累、保护、开发和利用乡土知识经验,例如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使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物种获得一种价值的延续。

乡土传统知识经验是一个世代绵延的文化传承过程,主要以民族记忆、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传承。乡土知识经验形成的文化是一般日常生活的展现,包括家庭、邻里与小区的习俗、民俗 (俗语、笑语、谜语、谚语、传说、民歌等)、乡土音乐和舞蹈、乡土手工艺、乡土休闲活动、乡土建筑与园艺、乡土信仰与医药、乡土饮食习俗等。在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方面,应以乡土文化的资源承受力和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基础,使乡土知识经验的差异和个性成为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财富、一种底蕴。

(二)地方精英文化

地方文化的生存方式在于传承,传承的关键在于文化的意识觉醒,而唤醒文化意识的方式则在于教育。因此,通过乡土知识经验自身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是难以持续的,还需要地方精英的倡导,传播其文化的价值和潜力。

毫无疑问,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置于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政府在宏观层面上领导民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支持发展生产、保护文化传统。地方精英文化能协助政府、企业参与专业普查研究、项目规划、遗产规划、人才培训、设计方案、构建智能信息,发挥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促使文化的多样性及多元化并存,沟通认同感和自尊感,并使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的观念得到认可与接受。〔3〕

地方精英不同于流行文化这种透过大众传播媒体带动的全国性文化,如电视、报纸、网络等。精英文化的塑造可通过相对正式的地方网络,由专业人士传播,带动如文学、音乐、歌剧、大型建筑物等文化与艺术风潮。因此,地方精英文化在一定生活空间和聚落,影响人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和文化态度。

(三)社区文化支撑

社区是一定区域或范围内的人群或人类社会在共有的宗教、心理、信仰、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共同体。可以认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离不开社区文化的支撑。

遗产教育有知识本位 (Knowledge-based)和能力本位(Competence-based)的导向,教育传承在社区文化支撑中得以延续。而科学社区 (scientific community)是由开展及应用科学研究的一系列个体与群体、专业社团与媒体、科研与教育机构、以及政策与实践部门构成的。这种科学社区与艺术文化社区具有交互与关联性的社会或知识网络,典型地表现为一种无形的大学 (invisible college),以提升知识的影响、效用与价值。社区文化支撑形成的开放格局可以通过沟通交流 (communication)与社会或专业网络化(social/professional networking)的途径得以保持和加强。〔4〕

三、机制影响

遗产教育传承机制克服宏观层面的制度性瓶颈的路径,主要是通过统合各项机构、制度和政策来优化教育的社会环境,表现在教育共享、文化生态共生与增强教育自我造血功能等各种社会关系的日趋合理和教育组织的日臻完善。

(一)推动遗产教育共享

对文化遗产资源重新进行整合,促进乡土地方和协作区域物资和文化要素的流动。跨越部门与行业的界限,支持文化教育企业跨地区、行业投资和经营,拓宽经营范围,调整经营结构,拓展发展空间,实现遗产教育共享。

进而,将建设资源库作为民族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中之重。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建立体现乡土传统特色的、综合的文化遗产资源库。具体而言,资源库内容可按“区域—民族—类别”逐级扩展,可在原有收集资料基础上,通过收购和自建并重的模式进行民族文化遗产教育资源的扩充和完善。然而,教育传承不能以效率来衡量,应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推进遗产教育事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

(二)促进文化生态共生

生态是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状态、习性和生理特征。在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的概念中,把群体不同的文化因子或文化种群看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从而使得民族文化遗产历久不衰,保持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统一与平衡。因此,从文化生态共生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文化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可以得出结论,教育传承机制是一种系统、整体、均衡观指导下的文化生态共生。

共生具有严格的生态组织性,是系统中各部分包括乡土传统和地方精英等多方面的个体技能、专业水平和合作意识发展,相互依存和共同促进。在系统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靠共生关系形成系统整体的动态结构。凭借民族文化遗产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地方文化的均衡发展,进而使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在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模式要从“输血式”发展转变为“造血式”发展,避免过分依赖自然资源投入和物质依赖,而更多的需借助于人力投资。教育本身是一种社会福利,而且教育还能够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经济和非经济的收益,是一个社会建设良好制度、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基础。〔5〕

教育传承机制既要依托政府扶持的引导,但不能只靠国家财政拨款的维持性保护,须走综合教育利用与保护一体化之路。以教育开发带动保护传承,实现自我增值,滚动发展,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包括转变理念、改革内容、重构模式与体现的价值取向等。这需要打破以继承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切实强化传承人在教与学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建立文化遗产跟踪发展制度,建立移动短信息平台和文化遗产教育专题网站等。

加强国内外信息沟通,使遗产教育成为文化信息的前沿阵地和开放式协作的平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来调整学科知识结构的重组。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理念是关注人类文化遗产和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产、官、学、民结合的方法,实现以学办产、以产辅学、以研带产、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培养有职业道德、有生存和适应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文化遗产传承实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处于机遇挑战并存的时机,基于乡土传统和地方精英推动,依托社区文化支撑的教育传承机制,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即共享、共生和自我造血。

〔1〕阿坝州文化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方案 〔C〕.2010年 4月内部编印.

〔2〕尹邵亭,王国祥.民族文化生态村——当地中国应用人类学的开拓探索实践之路 〔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78-82.

〔3〕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 〔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4〕肖洪根.旅游科学社区尚需保持开放的格局 〔J〕.2007,(1).

〔5〕闵维方.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2005-2006)〔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

(本文责任编辑 谢莲碧)

C12

A

1004—0633(2011)02—111—03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9年度课题项目 (批准文号:SC09W020);200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 (批准文号:09SZYZJ22);国家外国专家局“2010年度外国文教专家项目”(批准文号:Y-2010-10)。

2010—11—16

黄文,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人类学与遗产开发。 四川成都 610064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遗产机制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与文化遗产相遇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乡土中国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