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科学方法论与中国社会存在理想的实现

2011-03-17 22:00闫国疆
天府新论 2011年1期
关键词:现实性矛盾理想

闫国疆

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科学方法论与中国社会存在理想的实现

闫国疆

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是长期困扰人类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为此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使人类通过“改变世界”来解决生存矛盾的梦想获得了现实的可能。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和时代化的同时,准确把握并解决了本国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将“改变世界”的理想变为现实。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的科学方法论。

方法论;矛盾与实践;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问题,既是人类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时还是每一个国家和政府必须直面其难的现实问题。近百年来,中国从饱受欺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发展到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型至现代化工业文明,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终于使摆脱屈辱、复兴强国这一萦绕中国人民一个半世纪的梦想变为现实。磨难之中,中国之所以能冲破险嶂而一往无前,是因为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并在具体实际之中,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灵活运用于实践,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主要矛盾问题。在世界格局风云迭起、变幻莫测的今天,中国要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变为现实,获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需要准确把握和解决层出不穷的现实矛盾问题,这依然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一、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1.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问题。“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使人类摆脱周遭世界的束缚,获取更加自由的生活,这是人类从未停止过的思考和实践。但是,现实世界并不总会按照人的意愿存在,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就此构成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发生、展开与消亡和再生的动态过程中,人类历史得以生成,对这一矛盾问题的思考因此也成为人类思想历史的核心问题之一,“理想的人类存在与现实世界”的问题自然不可避免地成为哲学始终思考的真正关切所在。

在“人与世界”这一问题的思考上,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区分出“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并要以思想 (范畴)来解释世界。他认为,一般涉及感性事物属于“意见之路”,是不真实的,只有对于概念的思辨分析才是 “真理之路”,并且“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2〕受其影响,在柏拉图提出的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理念论”——中,事物的非感觉的本性成为唯一真正的实在,事物的“理念”是一个不生不灭、超然于变动历程之外之物。亚里士多德继承了“理念”世界的思想,但已开始倾向承认感性世界中个别事物的重要性,并在其著作《范畴篇》中明确提出“存在论”的第一本体“既是最后主词又是最后基质的东西”〔3〕。由此,巴门尼德处的思想与存在的同一变成了“思想与实在逻辑上同构”。其后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中,“人及其世界”的问题,主要是以本体论、形而上学这样的抽象方式被思考的。伴随着这种思维方式,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永远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此岸 -彼岸的鸿沟,理想与现实统一的矛盾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和发展,具有博爱情怀的自由人与狭隘的利己主义个人之间的对立,愈发深刻地显现出人类自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康德认识到主客体分离的科学研究难以适用于社会历史现象的认识,试图通过排除“牛顿的物理星空”来实现一种“人为自然立法”的“哥白尼式革命”,从而实现此岸 -彼岸的统一和超越。但这种努力最终在其先验的统一中走上了失败。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几乎概括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历史哲学探索的核心矛盾——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亦即 “应该”与“是”(自由与存在)的矛盾。他通过“将人类的主观精神畸变为一种客观化的绝对本体,从而突出社会生活的精神主体性”〔4〕的方式,解决了康德以来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本身作为理性主义的二律背反。但是,黑格尔在将现实的历史设定为绝对理念自我发展的历史从而也是自我意识最终完成的历史时,自己也在“定在中的自由”和“历史的终结”这两极之间徘徊,最终将“国家中的‘道德自由’视为‘精神’的本性和历史的绝对的最后的目的”,以思辨的方式回避了问题。这种作法,使其作为伦理的国家与法的构想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其后,费尔巴哈认识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是难以解决人与世界的统一问题的。他提出,要从感性生活的人出发,以解决不可能在纯粹思辨之中完成的任务。但是,对感性世界的抽象规定使费尔巴哈同样走上了一条无法实现其使命的不归之路。这一问题一直到了马克思处才有了真正的转机。〔5〕

2、马克思关于人类存在的矛盾问题的思考。通过人类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考察,马克思发现了理性主义的信念与物质利益权威之间的尖锐对立,并且,他在剖析这种对立之中揭示出:解决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问题的关键是现实社会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问题;从人类历史来看,资本主义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使人类存在的最高理想——彻底的自由与解放——获得了最大程度实现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又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的制约,这使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再横鸿沟。因此,从根本上讲,资本主义所提供给人类的自由实际上只是一个乌托邦,对于现实的人来说,这个乌托邦只是一种“物的枷锁”,而不是“通向一切人自由的道路”。在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问题的思考方面,黑格尔从理性和法的层面批判是无力的;对传统唯心主义作了颠覆性批判的费尔巴哈曾一度让人到了希望,但其抽象的感性使这一希望最终也无奈地熄灭于现实之中。

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认为,现实的感性事物不是与人对立的抽象存在物,而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即人的实践的产物;现实的世界并不是与人抽象对立的,而是通过人的实践向人生成的属人的世界;实践是一定社会关系形式下实现的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能动的生活过程,它不仅是不同于人的单纯思想活动的感性活动,同时,还是受到人之外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决定的,是一种能动与受动、自由与必然的统一。〔6〕人的本质则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不能仅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必须将之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只有从人的本质概念中彻底清除掉先验性和抽象性,从现实的历史活动 (即生产出发),不再纠缠于人的理想本质与现实存在之间的形而上学对立 (人类已往思想家解决这一问题失败的关键皆源于此),才能真正找到解决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矛盾的道路。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并不是简单的抽象,而是落脚并呈现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因此,“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7〕。并且这不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感性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8〕,而“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9〕。相应地,哲学上各种抽象的矛盾对立的消解自然就不能仅靠理论的批判,而必须诉诸生活实践,必须从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矛盾问题入手。以往哲学家们从 “自我意识”和“人类本质”出发而思考的自由与解放之题之所以无解,是因为他们是在思辨而不是生活实践之中去解释世界。更为关键的是,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具体矛盾所构成的活生生的现实,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

认识到改变世界的关键所在之后,马克思深入生活世界,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实践锲入,在对人的具体生活所遇到的各种矛盾的分析之中,找到了改变世界的途径。他从物质资料生产的内在矛盾发展中揭示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并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人类全部历史的钥匙,一扫过去笼罩在人及其历史上的种种抽象的、神秘的哲学说教,从而告别了思辨哲学的玄虚,在使哲学在真正走进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科学方法论,解决了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难题。因此可以说,没有矛盾问题的准确认识,就不可能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3、历史是一个认识和解决人类存在的矛盾问题的动态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是由无数散布于不同的具体时空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所构成的,并且这些矛盾又是以绵延不绝的动态变化呈现于人类存在的周遭世界之中的,想要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必须掌握正确的矛盾分析方法,否则只能望洋兴叹。思辨哲学之所以在解决人类存在矛盾性问题上走向绝望,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所以,马克思向那些喜欢在神秘的思辨中寻求自由与解放之路的哲学家们呼吁:“‘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思辨哲学所谈的各种人类存在的理想性的自由与解放,“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1〕而人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生产自己的生活。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人的新的需要的生产和生命的生产是自人类出现之始就存在的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这些人类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并且“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12〕。因此,“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世界的基础”〔13〕,想要改变人类没有自由、遭受压迫的世界,只能从其基础着手。

正是从以解决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矛盾问题的根本——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这一逻辑支点入手,马克思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而且“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14〕由此,马克思在现实指向上将哲学从“解释世界”引向了“改变世界”,使哲学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从而使困扰思辨哲学家们千年之久的难题获得了解决的可能。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可以正确认识并解决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如何解决具体实践中的矛盾问题则是其哲学的核心问题。

二、实践中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从理论可能转变为现实存在的节点

1、准确把握历史与实践中的矛盾问题是改变世界的关键。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标志着人类世界不用再简单地划分为此岸 -彼岸这样两个难以缝合的世界,解决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问题,也在实践这一支点之上得到了可能。

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类改变世界的梦想,将人类从现实世界中愈发强大的“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下解放出来,使人类真正进入自由与解放的理想性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已经变得激烈对抗;其次,产生了一个承担着社会一切重负却又不能享受社会福利,并被排斥于社会之外而不得不与其他一切阶级发生激烈对立的无产阶级,而且其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第三,无产阶级已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共产主义意识。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的无产阶级积极利用一切已有条件进行改变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人类真正摆脱异己力量的压迫的自由与解放才变得可能,人类存在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问题才可能真正解决。

由于改变世界的条件的获得是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所以,以彻底的自由与解放为目的的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5〕这不是思辨中的理论运演可以完成的事情,只有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才真正具有可能,并且这是一个世界的历史过程,这种人类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并且“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6〕因此,在现实世界中,每一个想要自由和解放的人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解放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任由他人或世界的摆布。否则,理想性存在问题的解决永远只会是水中捞月。列宁和俄国共产党人 (布尔什维克)正是在深刻领会这一精神的基础上,抓住时机,正确切入并解决了俄国社会矛盾中的关键问题,获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使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由可能变为现实。

2.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社会存在主要矛盾问题的把握与解决。几乎与马克思主义诞生同过程的是,十九世纪的中国从一个万世仰慕的泱泱大国不幸沦落为任由西方帝国列强蹂躏的“东亚病夫”。从 1840年鸦片战争到 1919年,中国近八十年力求改变命运的解放斗争,无论是百日维新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政治改良还是革命起义,皆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准确地把握中国历史现实的矛盾根源而一直无法获得成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自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实践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不断地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之中探索,最终准确认识把握了历史与实践之中的矛盾,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救亡图存问题,并在改变世界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具体化和时代化,毛泽东思想则是其理论结晶。毛泽东思想引导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并引导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始料未及的困难之中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其间,毛泽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重要性,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做了精彩论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要在历史科学的基础上,通过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自觉地推动社会历史进步,要通过矛盾的正确解决去改造世界。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国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改革开放中再一次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

列宁、毛泽东、铁托等人所领导的本国革命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依据本国、本民族的具体条件,在实践之中准确把握具体历史现实中的矛盾问题,才有可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与自由。苏联70年的兴衰和中国 60年的发展事实告诉我们,无论革命还是建设,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并解决现实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是改变世界的关键,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一节点,形而上的哲学理论才能与形而下的具体行动有效结合起来,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

三、毛泽东的矛盾学说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精华

1.“矛盾”范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世纪沧桑之中,中国能够彻底摆脱贫穷和压迫,使中国社会的复兴强国之梦由理想变为现实,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的科学方法论。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感谢它的创造者——马克思。但是,天才的创造无论多么伟大,也离不开人类历史文化的现实土壤,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的契点——矛盾——作为哲学范畴,其本身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认识到了事物的矛盾性和其自身的对立统一。东西方的一些著名思想家如老子、赫拉克利特等人对此都有精彩论述。但是,“矛盾”作为表述这种关系的概念出现的则很晚。据考据,中国唐朝刘禹锡在《因论·儆舟》中谈到祸福关系时说“倚伏之矛盾”,这是首次将“矛盾”用作一种真实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概念表述。明末清初之时,方以智对其进行了改造后才将其纳入辩证逻辑的范畴,在人类认识上第一次提出了辩证的矛盾概念。其后近 200年,黑格尔才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概念的思辨考察,肯定了辩证的矛盾概念,并系统论述了辩证法的矛盾规律。〔17〕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创建了唯物辩证法,指出辩证法运动的实质就是矛盾两个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事物的过程。他们以实践为中介,首次科学地将存在与思维、主体与客体等统一起来,通过深入的矛盾分析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毛泽东则广纳前人之长并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建立了独特的矛盾学说。

2.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现实矛盾问题的思想精华——毛泽东的矛盾学说。毛泽东认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一切事物皆含矛盾,矛盾运动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全过程之中,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同时,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和相对性,即每一个事物都有其自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并且事物的特殊本质决定了其运动形式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绝对与相对、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反之亦然。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特殊性、个性又是相对的。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把握辩证法。

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具有重大的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一方面,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总是从个别、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特殊的循环往复而又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作为基础的。另一方面,矛盾问题的精髓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一哲学思想指引下,前赴后继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历史证明,解决中国社会存在的诸多矛盾问题须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要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去把握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并且这种有的放矢地的解决必然有一个轻重缓急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辩证运动过程。教条主义、机会主义等形而上学者,由于未能正确分析革命建设中不同因素的作用,无视这一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也就无法真正把握矛盾运动,结果只能导致失败。

3.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必须坚持科学的矛盾分析方法。新中国建立之后,依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毛泽东创造性地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首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重要概念,并把这一思想运用到社会主义的认识中,深刻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是解释人类社会运动的性质,贯穿并制约社会发展过程的、具有全面性的和根本性的矛盾。只有这些矛盾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它们才能揭示各个具体社会形态的性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问题,既不可回避也不能害怕。在深刻认识矛盾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形成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使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设的基本方针、党的工作重心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开始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然而,在具体实践当中,坚持和贯彻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原则和方法并非易事,就连毛泽东本人也没有真正做到。

毛泽东去世之后,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修正并调整了中国的建设发展之路,在纠正毛泽东所犯错误的同时,积极探索并创立了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之路,在坚持和贯彻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原则和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功。从“矛盾论”、“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到“不争论”、科学的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在历经波折的 90年的革命和建设中,只要坚持实践的科学方法论,就能在总体上准确把握并破除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问题,获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正确路线和方针的提出与实施,皆是基于历史与实践中矛盾的科学分析做出的正确选择,是符合矛盾学说和历史辩证法的。

历史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实事求是,要在实践之中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离开了实践这一支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将成为空中楼阁。在中国近九十年的民族解放与复兴之路中,以陈独秀、王明为代表的“左”右倾主义之所以失败,关键在于他们未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矛盾问题的节点,使“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中国式的“水土不服”。反之,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在准确把握这一节点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正确地解决了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具体化和时代化,带领中国人民逐步实现了摆脱屈辱、复兴强国的梦想,使中国社会存在进入了一种更加理想的现实状态,获得了社会革命与建设的巨大成功。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存在的矛盾与实践的准确把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准确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的具体矛盾问题

作为影响人类发展 160年的伟大思想体系,历史唯物主义在其历史空间的布展中,向世人展示出其独特理论和方法所蕴含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它的实践性质及其科学方法论也内在地决定了其在现实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特点。以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杰出马克思主义者,正是深刻领会了这一特质并将其灵活运用于现实,才得以成功地解决了改造世界的问题,使自由与解放之路在实践中不断扩伸。纵观历史,人类实现“改变世界”理想的成功,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和解决具体的现实矛盾问题。不同时代社会矛盾特殊性的差异所致的实践着力点的不同,决定了具体实践中的理论关注点必然会有所区别。在不同的理论表现形态和具体实践方式的差异之间,根本不变的是科学的方法和精神。正是基于历史与实践交汇点上的矛盾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解决,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才得以带领本国人民通过艰苦的努力而将本国理想社会的存在由梦想变为现实。

今天,世界已经进入“全球村”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自己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而向世界呼吁,要建设一个“和谐世界”。但与这一理想的社会存在相对应的现实是,社会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问题依然很多,世界依然会长期存在着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斗争,时刻都会影响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各种此起彼伏的矛盾问题时时斗争干扰着“和谐世界”的建设。在哥本哈根会议①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5此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这次历时 13天的会议旨在给地球降温,原本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 (2012年到 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达成一份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新协议——包括发达国家到 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发展国家根据自身能力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短期和长期资金和技术支持。然而,由于谈判各方对一些主要议题存在严重分歧,矛盾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划分和减排承诺问题上,其根本在于不同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最终哥本哈根会议并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普世价值”和新疆“7·5”事件等诸多性质不同、表现殊异的国际和国内的矛盾问题处理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表现出来的高超掌控能力不容质疑。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矛盾问题的处理上,我们依然还存在着因对矛盾特殊性认识不足而把握不准、处理欠佳之处,这些不准和欠佳的后继影响更是不容忽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已进入一个矛盾高发期,层出不穷的矛盾必将长期困扰我们。我们决不可因为已有的辉煌和自豪而忘却曾经有的波折和教训,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科学方法论,认真分析和处理现实的具体矛盾,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才有可能。

历史唯物主义诞生至今,人类已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了高度集约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整体社会结构和存在方式也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对至今波涛未息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彰显的马克思资本主义理论的精辟和深刻,许多人欢呼雀跃,甚至开始重新憧憬资本主义的灭亡,可是他们极有可能在欢呼的同时远离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去,并有可能在这种形而上学式的欢呼声中遭遇到现实的灾难与死亡。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不论何时,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矛盾问题的解决,需要秉持的是实践的科学方法论——而不是经院式的玄思冥想和思辨论述。唯有坚持科学的方法论,积极解决现实生活之中的具体矛盾问题,并在具体矛盾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之中,进一步实现科学理论的拓展与延伸以促进人类获得愈发良态的存在和发展,人类完全的自由和解放才有可能从理想变为现实。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 〔M〕.人民出版社,2002.273.

〔2〕苗力田.古希腊哲学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93.

〔3〕陈康.论希腊哲学 〔M〕.商务印书馆,1990.289.

〔4〕〔5〕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 〔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4,3~5.

〔6〕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 〔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91~395.

〔7〕〔8〕〔9〕〔10〕〔11〕〔12〕〔13〕〔14〕〔15〕〔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M〕.人民出版社,1995.67,71~72,67~68,57,74,80,77,92,87,89.

〔17〕王永祥.矛盾问题新探 〔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1~4

B03

A

1004—0633(2011)01—031—06

本文系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重点招标课题:《改革开放 30年的基本经验研究》(08&ZD005)和南京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新疆社会意识整合问题研究》(2010CW08)的阶段性成果。

2010—10—27

闫国疆,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新疆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 江苏南京 210093

(本文责任编辑 刘昌果)

猜你喜欢
现实性矛盾理想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