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011-03-16 13:07陈月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

陈月生

(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天津300191)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的重点和最鲜明的特点,而明确提出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共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则表明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1]。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早在2007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下,推动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路径,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统一发展的方式。[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的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的效率提升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而经济结构优化则关系到资源的配置效率改善[3]。

(1)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基本要求,意味着要由高投入、低效率的发展方式,转向低投入、高效率的发展方式。要求提升劳动力的素质,优化资本的配置,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市场化取向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变建设性政府为服务性政府。

(2)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环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意味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

(3)自然和谐。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可以归纳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支撑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所以必须转向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保持人、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4)运行平稳。由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我国经济运行具有波动剧烈、运行不平稳的特点,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是有利于减缓经济运行波动幅度、使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统筹协调。包括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统筹发展;区域发展实现发挥特色优势、发展比较均衡、公共服务比较均等的格局。[1]

上述特征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纯粹的经济领域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而且还要真实完整地反映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体现出我党对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的认识深化。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考察,必须置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来展开,有关中国转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选择及历史转变,林毅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之前政府推行了违背比较优势原则的赶超战略,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导致了资源的无效配置。改革开放之后,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经济也因此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3]同时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次席,但人均水平仅为日本的1/10,在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仍居百位之后,追赶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4]。

就国内而言,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经济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矛盾也越来越突出。2009年,我国生产粗钢5.68亿吨,水泥16.5亿吨,分别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3%和52%,绝大部分由我国自己消费掉了;一次能源消耗达31亿吨标准煤,是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7.5%。而同期,我国的GDP只有34万亿元,约合4.7万亿美元,仅占世界GDP54万亿美元的8.7%,这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发展的方式是难以为继的。目前,我国人口仍处于高峰期,到2030年,我国人口接近15亿,而人均耕地面积要在目前0.092公顷的水平上减少10%以上,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不断增大。尽管我国近年来对节能环保高度重视,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2009年全国七大水系劣五质类水质断面比例仍达18.4%,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大气污染、垃圾围城、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很严重。可持续发展面临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的严重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以及贫富差距引发的社会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经济运行中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5]。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今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紧迫性,并且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了8点意见。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意义的认识,同时也强化了人们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它是基于全球视野、战略眼光,持续跟踪科技革命进程、进行深度产业研究,并根据本国比较优势所做出的战略抉择[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2月省部级干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同年3月,温家宝总理向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9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10月18日,《决定》以国发〔2010〕32号文正式发布。陈清泰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以强大的力量催生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于面临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国,这是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出全面部署的同时,提出了发展新兴产业的重大战略。把培育新兴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步骤。以发展新兴产业为契机,将形成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的新形势,使我国工业化走上一个新的阶段[6]。

1.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

按照《决定》的诠释: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体现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在江苏省进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视察时指出,要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引领我国社会结构渐进式的调整和变革。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其深远意义还在于,将对社会结构产生深层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7]。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决定》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行业。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四个被升级为未来中国的支柱产业,在中国尚属首次。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国以传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格局将被打破。

2.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科技创新动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经济成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源于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思路,此次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2009年9月,美国发表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报告,酝酿着一场以新能源、生物工程、纳米技术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革命。同期,英国先后发表了《低碳转型计划》、《生命科学蓝图》、《数字英国》白皮书等一系列产业规划,将绿色经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日本2009年出台了《未来开拓战略》,提出日本要建成世界领先的环保节能国家,制定了信息产业潜力发展战略,并放宽了对生命科技和基因工程的研究限制[8]。上述发达国家为振兴经济、获取发展新优势,纷纷制定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加大投入支持,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危机后引领全球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宽带网络、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今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以调整经济结构,也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9]。

3.把握当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1)从产业类型看,新能源产业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带头产业。新产业革命的核心是能源革命。新能源产业将引起电力、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通讯行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产生一系列的新兴产业。

(2)从产业支撑看,信息技术进一步驱动产业技术革命。新一代宽带网络、云计算、系统级芯片等新技术及应用将推动信息产业实现新的质的飞跃,带动物联网、智能电网、电子商务等多个产业强劲增长,并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

(3)从产业领域看,产业技术融合发展产生新的业态。以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为代表的先导性技术和新兴产业交叉渗透、不断融合,进而产生新业态。

(4)从产业组织形态看,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导。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企业的行为模式发生改变,企业的小型化成为企业生产能力提高的结果,过去大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将向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大中小企业联盟为特征的发展形态转变[10]。

(5)从当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特征来看,将本地的产学研结合起来考虑,尽可能立足、利用当地科研资源优势,无疑是规避风险、降低企业成本和推动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可行性思路之一。对于科教资源比较发达的北京、天津等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三个层面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是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围绕本地已有技术科研优势和成果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二是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关键技术攻关作用,积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服务和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利用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投入,实施校企联合攻关,分担技术开发成本和风险;三是从产业孵化的层面出发,积极发挥高新产业孵化基地的作用,鼓励潜在产业技术项目进入孵化器,大力引进、扶持带项目、带知识产权、带团队的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提供最好的孵化条件,推动其产业化。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因地制宜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基本逻辑,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各地也希望走出有区域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之路[10]。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大、初始投资高等特征。从技术成熟度和产业成熟度角度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期,或培育期向成长期过渡阶段,时间跨度可能很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张其仔教授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重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一定比传统支柱产业大。其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使得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11]。因此,要从产业类型、产业支撑、产业领域、产业组织形态等方面把握当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特征,谨防陷入忽视风险、贸然进入、盲目投资、跟风炒作等发展误区。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因地制宜,正确处理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的相互关系,处理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提升、发展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面临体制机制障碍,主要体现在: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然突出;技术创新成果转移机制亟待建立,创新成果产业化中介机构缺失;部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如节能环保和“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现行管理办法制约相关行业发展。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政策没有形成合力。

2.要避免政策同化导致产业同构

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市场与技术(包括成本问题)两大难关:一是技术先进但缺乏市场,难成气候;二是市场广阔但缺乏技术,亦是无米之炊。而真正市场与技术二者兼备的项目少之又少,各地争相上马,难免陷入政府主导投资、同质重复建设的窠臼。据对不同地方关于战略新兴产业政策的分析,29个省市区所涉及的大部分政策需求有高度的一致性。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要求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其中有16个省市区提出要设立财政专项,有21个省市区提出加大财税支持,有23个省市区提出设立多层次投融资体系,有21个省市提出设立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二是充分发挥平台基地和园区的载体作用,有26个省市区提议;三是加强人才激励政策,有20个省市区提议[12]。由此可见,各级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需要更加注重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发展阶段和创新需求,尽量避免引起产业同构,避免新一轮的产业调控。

3.要警惕落入新一轮的投资驱动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所谓“战略价值”恰恰体现在它的技术或市场的不成熟性上。谁能率先突破某一产业项目的关键产业障碍,谁就能抢占先机、占据高位,甚至获得垄断优势。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的投资收益,不能仅仅考虑成熟项目,做短线投资,而是要更多地着眼于未来战略价值,着眼于未来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着眼于孵化和培育,要做长线投资与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固然离不开投资,但主要目的还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内生模式。各地在发展中如果过于注重大工程、大项目,依然习惯性地拉开架势搞招商、平土地、修路、盖房、建园区,投资大工程、发展大项目,期望在短期内形成若干新兴产业的大规模产能,很可能引来的不是高技术、不是环保产业,与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事与愿违。如新能源汽车,国内已有40多家整车公司宣布成功研制纯电动轿车,数量远超过日本和美国,但其商业化之路还很长[11]。

4.避免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低端锁定局面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分工体系下,我国仍处于技术引入和产业承接阶段。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组装加工能力强,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主导设计技术都来源于国外,我国企业发挥的是装备制造优势和产业快速配套能力,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太阳能多晶硅95%用于出口,对我国自身的新能源发展关系不大[12]。为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应深入分析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来源和核心技术掌握情况。对于缺失的关键技术,应重点引进全球科技资源和创新团队为我所用,联合起来开展产业共性技术自主研发,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技术选择机会。在新能源(汽车)等一些起步早、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确立以我为主的产业发展主导地位,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逐步改变位居产业链低端的不利局面。

5.要避免以政府财政投入代替市场机制

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应该是大的方向性的,不能存在技术偏好,不能破坏市场对技术选择的机制[12]。现在研究或考虑的政策措施大多数是专项资金、财政补贴、政府采购、发展指南等,政府直接干预的计划色彩较浓,而对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市场资源、启动消费市场等考虑得不多。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充分运用市场的机制和办法,财政投入要逐步退出,实现共同投入向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为主转变,让市场机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和管理问题。如行业共性技术等准公共品的合作研发,可在分解产业链的基础上,以产学研联合攻关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形成自我积累的技术体系。前期的应用技术研发可以通过科技计划组织,中期的工程技术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或基地开展,后期的产业化则可以通过PPP(公私合作)或政府采购等形式吸引企业的深度参与[12]。而对传统优势行业,应加大政府对关键技术开发的支持,促进产业内升级,防止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下滑[10]。

[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课题调研小组.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EB/OL].求是理论网,2010-05-26.

[2] 王 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要义与政策思路[EB/OL].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网-科研工作-理论探索,2007-11-29.

[3] 史晋川.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N].浙江日报,2010-05-03(6).

[4] 朱 健.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EB/OL].中国改革论坛网-探索-理论,2010-10-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中心.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EB/OL].http//xwzx.ndrc.gov.cn/zcjd/t2010/021-376170.htm.2010-11-21.

[6] 陈清泰.新兴产业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前线,2010(7):49-52.

[7]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行[N].人民日报,2010-05-26(1).

[8] 范文仲.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思考[EB/OL].中国金融40人论坛网-学术交流, 2010-03-05.

[9] 万钢.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03-08(1).

[10] 陈静思.四大“新支柱产业”解读部分规划或年内推出[N].东方早报,2010-10-27(32).

[11] 赵志凌.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N].新华日报,2010-07-06(7).

[12] 段小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避免四个误区[N].学习时报,2010-10-04(7).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