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虎,张一舟,孙晨霞,董娅娜
(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2.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3.太原科技大学,太原030024)
宫廷绘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切实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帝王宫廷生活。宫廷绘画作为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称之为“院画”。主要是指围绕封建帝王生活和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包括宫廷画家的创作,也包括帝王、后妃的画作,同时也包括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1]。根据史料记载,关于宫廷绘画的实物作为壁画最早记录出现在商周时代,而关于宫廷绘画作者活动的记录则从秦汉之后才出现。正式的画院产生是在五代两宋时期的“翰林书画院”。宋朝时期,由于帝王的喜好,书画院聚集了许多优秀的画家,绘画创作的规模空前壮大,宫廷绘画直接影响着当时整个画坛,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宫廷绘画的发展并为“院体派”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到宋之后的元明两朝,虽然在名称和体现风貌上不尽相同,但都是以宋代画院为基础的。
明末清初,此时欧洲处于文艺复兴后期,艺术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伴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欧洲艺术开始向亚洲传播。公元17至18世纪,是中国美术与欧洲美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此时,一些擅长绘画技艺的传教士们来到中国,成为宫廷画师,他们带来了许多西方的绘画观念和技术,其中包括西方绘画的写实技法。
清代宫廷绘画是指清朝的宫廷组织职业画家,专门为皇帝绘制的作品。[2]清代宫廷绘画与前朝的“院画”都是以中国传统绘画美学观点为依据,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土壤。
从功能上讲,清宫廷绘画作为“助人伦,成教化”的文化统治工具,用于满足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味和政治需求,即所谓绘画中的“正统”派;在绘画风格上,宫廷绘画讲究工整和雍容华贵,然而却严重缺乏画家自身的风格特征。
在绘画描绘内容方面,清代宫廷绘画与前朝宫廷绘画之间并无显著的区别,主要包括山水、花鸟、历史人物故事画或记录当时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纪实画以及宗教题材画等。
在清代,主要是康雍乾时期,社会稳定发展,清宫廷内除有“如意馆”等机构安置御用画家外,还有“南书房”。清宫廷中大部分有影响及成就的画家都活跃在这一时期,其中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首批“洋画师”以及学习西洋画技法的学生。因此,清代宫廷绘画在继承宋元明三代宫廷绘画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自身时代特色的宫廷绘画艺术,规整细腻,色彩华丽。而这一时期欧洲绘画风格的影响,也成为清宫廷绘画所特有的一种独特的面貌。
1.欧风出现于清宫廷绘画的历史背景
公元15世纪,欧洲各国的宗教组织先后派遣属下赴东方各国,通过传教士活动作为前瞻来了解东方国家的动态,达到贸易交流甚至是殖民控制的目的。这些来到东方各国的传教士们,很大一部分人受过高等教育,包括在某些学科的学者,其中有一部分人离开故土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国家,终老他乡。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主要是通过这些传教士们来进行的。
清朝初期,有一些擅长绘画技艺的传教士们到了中国以后便成为中国宫廷画师,其中最著名的有郎世宁、王致诚等人。随着传教士在清朝宫廷中供职,油画和其他西方绘画方式也随之出现。当然这部分传教士画家水平参差不齐,但这些传教士们作为东西方美术交流的媒介的意义要远远高于他们的绘画技艺。可以说,他们的出现代表着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的中西融合。
2.欧风在清宫廷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明末清初,美术史家姜昭书(生卒年不详)在其所著的《无声史诗》中写道:“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3]文中虽然没有写明作画使用何种材料,但从“明镜涵影,踽踽欲动”的形容词来看,这副画很可能是油画作品[4]。这些资料说明早在明末欧洲画家就已经开始和宫廷绘画接触了。人们从清朝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的记录中会发现“油画”这一名称早在200年前就出现了。
聂崇正先生在《从存世文物看清代宫廷中的中西美术交流》一文中提到:“油画在清朝宫廷内不但被皇帝允许使用,而且是除去传统中国画以外最大的一个画种。过去有关清朝的皇帝不喜好油画,强令欧洲画家改画水彩画的说法并不完全符合事实[5]4。在许多清代遗留下来的宫廷绘画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欧洲绘画对清宫廷绘画的影响,如《桐萌仕女图》屏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分为两面:一面是油画;另一面是康熙模写的董其昌书法,绢本,由8扇屏风组成,纵128.5厘米,横326厘米,无款印。画面中由7名仕女分为3组贯穿于桐萌阁,前面右为3人一组,中远位1人,最远又为3人一组。在这副画面中的构图方式明显采用的是欧洲的焦点透视法,可见欧洲绘画对于宫廷绘画的影响。屏风的另一面是康熙亲笔临写的书法,也充分证明了康熙皇帝对于欧洲画风的认可。
除此之外,清代宫廷绘画力图在二维空间中表达三维空间的天顶画与全景画同样运用着欧洲焦点透视法,这种方法可以在清内务府档案中被称为“线法画”或“线法”[6]。雍正年间出版了由年希尧与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1688—1766)编写的《视学》一书,专门介绍欧洲焦点透视的技法。[7]此书在雍正年间两次木版印刷,作者年希尧在序言中提到与郎世宁多次研究其源流而成。杨伯达先生在《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对清代美术的影响》一文中提到:“郎世宁传授的线法是不加改动地应用西方透视学原理,并在内廷获得很大成功。”[8]
受到欧洲画风的影响,清代宫廷绘画也体现出了“中西合璧”的时代特点,这一特点不但有别于此前历代的宫廷绘画,而且也完全不同于同时代的文人画和民间绘画。[5]郎世宁等人在清宫廷供职期间,其作品保持西方绘画的技巧基本特点又擅于采纳中国绘画欣赏方式,融合中国画所讲究的“意境”和西洋画所体现的“空间”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清宫廷绘画独有的风格,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如郎世宁的《四季花卉图》棋盘,绢本设色,纵115.7厘米,横115.9厘米。画面中就明显带有西画的处理方式,并以写实风格体现主体,色彩采用明暗处理,层次分明,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绘画方式有明显区别。然而,从这幅作品中人们也不难发现,虽然增加的西方绘画的处理方法,但体现的仍然是中国工笔花鸟绘画传统美学思想。纵观清代宫廷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出,其所体现的人文绘画思想并没有在欧风的影响下有所改变。这种绘画思想是由中西方画家哲学观不同造成的。欧洲画风虽然在清代宫廷绘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从清代宫廷绘画所流下来的主要作品来看,所体现的绘画思想与主流中国画主张所描所绘要“可游可居”、“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同一体现。这些包含欧风的宫廷绘画作品,是在运用油画技巧和材料来表现中国画的人文思想。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由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9]这种“天人合一”的学说,是中国画家的美学思想渊源。“西方绘画的空间意识是用几何、三角测算的透视学的空间。透视学与解剖学是西方画家的必修课,就像书法与诗歌是中国画家必须具备的涵养一样。”[10]西方绘画中准确、协调而科学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则是实证主义与科学精神的传统在绘画上的体现,这是由其哲学观所决定的[11]。
法国人皮埃尔·洛蒂在《北京的陷落》中描绘一样:“还有一些像房间一样巨大的漆器抽屉里面,盛着卷在紫檀木或者象牙轴上,包在黄绸子里德先帝画像。其中一些十分壮丽。它们代表着一种在西方根本见不到的艺术,一种虽然人我们丝毫不同但足以与人们平起平坐的艺术。画上有的是皇帝独自在林中狩猎或散心,都是一些野外地点,给人一种恐惧和对以前没人迹只有林木和岩石的大自然的怀念感觉;还有深褐色的绸缎上用水彩画着死去的皇太后,使人联想起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清新作品,其中一些几乎没有上色,就像只粗略安在那里随时准备逃走的人物一样,但是人物眼神里聚精会神的表情使人感觉特别真实,就像面对着这些在墓穴里沉睡了几个世纪的死去的王妃一样。”[12]从他的描述中人们可以发现,中国的绘画思想在欧洲人看来是很难理解的。清代的宫廷绘画虽然在欧洲传教士的影响下,在技法、材料以及观察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对于整个中国绘画来说影响还是太小了,在清宫廷供职的欧洲画家,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审美需求而变化,其流传下来的主要作品所体现的思想与人文精神仍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体现。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在17至18世纪时欧洲绘画与宫廷美术交流的深度是其他文化交流所不能比较的。这种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交流仅仅局限在深宫之内,也不可能影响当时整个中国美术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欧洲的传教士在清代供职的画家们的作品更多的是迎合了中国绘画主流文化思想的体现。但这样的艺术交流,使完全不同的东西方艺术逐渐开始认知,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人类艺术发展史互融与演进的过程。
[1] 雪 野.明清宫廷绘画概说[J].国画家,2009(4):58.
[2] 聂崇正.清宫绘画与西画东渐[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12.
[3] [清]姜昭书.无声史诗[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4] 聂崇正.谈清宫皇帝后妃油画半身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2.
[5] 聂崇正.从存世文物看清代宫廷中的中西美术交流[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4.
[6] 聂崇正.“线法画”小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3): 3.
[7] 刘汝醴.视学:中国最早的透视学著作[J].南艺学报,1979(1):26.
[8] 杨伯达.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对清代美术的影响[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4):78.
[9] 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9.
[10] 洪惠镇.中国画不能全盘视觉化[J].国画家,2004(3): 3-4.
[11] 刘 虎.意境与空间[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1-233.
[12] [法]皮埃尔·洛蒂.北京的陷落[M].刘和平,安 蔚,姚国伟,译.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