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正职管理缘何成为中央政治局议题

2011-03-13 01:53吴明华
决策 2011年5期
关键词:全委会县委书记决策

本刊记者 吴明华

当下,很多地方地市一级都在换届。而不久前,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加强市、地、州、盟党政正职干部管理工作,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中央专门针对地市级干部群体的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不仅鲜见,而且会议召开的时机更耐人寻味。地市正职管理缘何成为中央政治局的议题?下一步干部管理工作有哪些新动向?

换届之年的时机选择

《决策》:2006年,中央着重加强县级党政正职的管理,为什么现在又专题研究地市正职管理?

竹立家:地市干部管理成为政治局议题确实十分少见,中央加强对地市“一把手”的管理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原因。

我们都知道县一级非常重要,“县治则国治”,但中国目前的权力结构中,县官的任命权不在中央,也不在省里,而是在地市。改革开放以后,县委书记、县长的任命权下放,由地市党委书记和市委班子选任,在省委组织部备案,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突出特点。

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辛鸣:中央党校研究室教授

然而近年来,地市级干部的腐败成为基层腐败现象蔓延的重要原因。如黑龙江绥化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涉案官员达200多名;最近广东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腐败案,供出10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可以看出,地市正职的腐败可以带动大批县处级干部的腐败,最终搅乱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央在地方换届之际专门开会研究地市正职的选任,原因就在于,地市级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方面起关键作用。加强对地市正职的管理,对遏制基层跑官买官和腐败现象非常重要。

辛鸣:如果把中国社会目前的地方权力结构,比喻成一个“哑铃”的话,县是基层的一大头,县委书记的岗位是保障地方基层政治权力运行的核心;省是另一个大头,省委领导是地方政治权力的最高层。而地市正职干部正是连接这两头的“骨干”。

对下,他们对县委书记有很大的权力与很强的权威,甚至能决定或者说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任职的可能与否;对上,他们又对省委决策贯彻的好与坏负有最直接的责任,也是省委决策过程中很重要的建议者与参与者。

由于这样一种政治位势,使得地市正职干部状态对我国地方政治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专题研究对他们的管理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今年适逢地方党委换届,通过换届把符合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选任到地市正职岗位,对我们的发展、对我们的事业也是一个推动。

《决策》:相比省级大员的位高权重、县委书记的备受关注,地市党政干部似乎从来没有走到聚光灯下,而其担负的职责却既要面对一线的具体事务,又要具备宏观视野,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您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地市一级干部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竹立家:地市这一级有很大权力,尤其是在用人方面,特别是对县委书记、县长的任命。所谓“承上启下”,这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一个地市管好几个县,几百万人口,如果地市一级出问题,这个地方的政治生态、社会风气,甚至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所以选好用好地市干部,特别是正职,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对于遏制权力腐败、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辛鸣:地市干部,尤其是地市正职干部大多数都是从县委书记这个岗位上来的,并且是从众多县委书记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又是未来省委领导的后备群体,无论是基层领导能力还是宏观掌控水平,都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随着现代政治经济发展,地市的定位也面临着重大调整,如何既能激发县域发展的活力,又能实现区域整合,而且还能减少行政层级,确实是目前地市一级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

干部管理关键在执行

《决策》:这次会议提出选拔任用地市正职,要“落实全委会票决制度”。全委会票决制度很早就提出和实施,实际执行中的效果却不怎么样,下一步选拔地市正职会不会在这方面有探索和突破?

竹立家:2002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已经明确提出全委会票决制,但这些年来,在实践中往往是“民主程序样样不缺,我要用谁还用谁”。全委会票决的规定写得很清楚,关键是票决制怎么实现,怎么执行,怎么监督?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的办法错了,措施都很到位,关键是没人监督就没有人执行。

这些年来,我们在干部选用体制方面取得了切实的进步,如“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票决制”、“公示制”、“基层民主选举制”等。但跑官卖官等用人不正之风仍在蔓延。因此,在地市正职管理中,必须把“用民主的办法选用一把手”落到实处。

辛鸣:全委会票决制度是我们未来干部选用的主要制度之一,下一步不仅选拔地市正职,就是在县委书记乃至省级领导选任也要经过这一程序。

目前的落实情况,尚有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地方。任何一个制度的实行都是渐进的,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干部选任更加民主化这个大方向不会改变。

《决策》:这次会议也提出,地市正职要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考核中要注重了解群众公认度,这些引起人们很多关注和讨论,下一步应该如何落实?

辛鸣:报告个人事项是理所当然,关键是报告哪些事项,在什么范围内报告,报告状况将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需要有明确而又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只向组织内部报告,不向社会与群众公开,其监督效果会大打折扣;报告与不报告一个样,干部也不会把报告当回事;报告芝麻隐瞒西瓜的那种“报告”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更加伤害社会与群众的感情。

在考核中,群众公认度必须高度重视,群众不认可的干部还要他做什么?但群众公认度又是一个不好量化的指标。比如,领导干部敢于批评不良风气会得罪一些人,胸怀一盘棋,顾全大局也会让小群体不满意。

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制度设计,确保能全面、真实地把群众的意见收集反映上来,而不至于以偏概全,让“老好人”钻了孔子,让干实事的干部伤了心。

地市正职需要培训什么

《决策》:前两年县委书记培训主要针对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等,如果下一步地市正职培训,哪些方面可能成为重点?

竹立家:我觉得地市正职的培训主要应该是政策性培训,让他们很透彻地理解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把握整个国际国内的形势和环境,理解规范性制定政策的程序和过程。把对中央路线的领悟力,转化为当地的发展动力。

对于地市正职而言,不应当是处理突发事件等技能性培训,而要培养他们社会风险处理能力。所谓“社会风险处理能力”,就是能看到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将社会风险降到最低点。

辛鸣:对地市正职能力的要求与地市正职肩负责任是相匹配的,中央提出“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要求,正是目前地市正职干部急需具备、也必须具备的能力。

如果要培训,我认为协调区域发展能力、创新社会管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等等,将是地市领导应该加强学习的内容。

《决策》:前两年,中央着重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现在又开始加强地市正职管理,您认为下一步,干部管理工作有什么样的新思维和新动向?

竹立家:我一直认为,对地市级一把手的管理,最好是通过压缩政治层级来解决。大力推进省直管县,不光是财政方面,包括行政方面也需要,县委书记的任免权要重新放到省一级。地市一级离县官们太近,跑官太容易了。到了省一级,至少不是熟人社会,情况会好一些。

另外,我们发现当前县域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根子还在地市一级,所以地市一级干部管理必须抓好。要配套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县级一把手选人不合适的要进行问责,板子就要打在地市一级。

目前,中组部正在进行县委书记权力公开透明的试点,一把手不直接管人权和财权、扩大参与度等。这些好的经验做法,下一步在地市一级也会推行。

猜你喜欢
全委会县委书记决策
县委书记的榜样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湖北省社科联八届四次全委会暨颁奖表彰大会在武汉举行
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县委书记要敢于担当
发挥全委会在选人用人工作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全委会作用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