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模式

2011-03-09 06:38彭永芳温孝卿张会江
统计与决策 2011年12期
关键词:区位集群京津冀

彭永芳,温孝卿,张会江

(1.石家庄经济学院 商学院,石家庄 050031;2.天津财经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222)

0 前言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物流合作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物流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并将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形式。物流产业集群在区域物流系统中发挥着整合物流需求、集约物流资源、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企业乃至区域、国家竞争力的作用,因此普遍受到国家和地方的关注。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较大的产业密集区之一,在产业分工与合作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该地区围绕海港、空港、陆港、制造业园区和城市物流需求的发展,在客观上推动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但是,受观念、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京津冀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仍然较为滞后。因此,探讨物流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模式,对推动区域内物流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模式及其特征和效应

1.1 区位导向型

企业为了有效利用区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集群称为区位导向型集群。物流的发展受制于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等的影响,所以一些企业以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优势等作为选址的主要因素,从而导致大量的物流企业及相关组织聚集在某一区域发展。

这种类型物流产业集群,主要体现为运输枢纽型、区域物流组织型、商贸型、综合型等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这类物流集群的特征是以区位优势为基础进行发展,在集群内部以区位优势为保障来发展各种与区位条件密切相关的物流园区。这种集群模式适用于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能够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区域经济与物流业协调发展、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的效应。集群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区位导向型物流集群的形成过程

1.2 主导产业依附型

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它为其他产业提供物流服务。因此,很多物流企业都把客户因素和产业需求作为自己选址的主要依据。这种依附于本地区内主导产业而发展的物流集群称为主导产业依附型物流产业集群。这类物流集群一般与其他主导产业结合形成产业链上的共生关系、业务上的共赢关系以及经营战略上的合作关系,以求共同发展。并且,为了推动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也可能会引进相关物流企业作为支柱型的产业,从而形成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物流集群(物流园区)。

这种类型物流集群的特征是依附地区内主导产业的物流需求而建立起来的,集群内部所具有的物流功能和服务依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而进行适时的调整。这种集群模式适用于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且主导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这种集群模式能与主导产业结合成产业链共生关系,达到增强整体竞争力、减少市场风险、保障渠道畅通、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效应。集群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主导产业依附型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1.3 资源共享型

资源共享型集群是由专业化协作和与原料、辅助材料和燃料等有密切协作关系的、并且可以共享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信息资源、辅助机构和物流人才的物流企业形成的集群。

这种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是共享“软”环境和“硬”环境,即物流企业在设备、设施、信息建设、人才、顾客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以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规模效应。这种集群发展模式适用于物流产业较发达、共享资源丰富且合理配套的地区。该模式使物流企业之间形成协作与联盟关系,以达到共用物流资源、共享规模效益、共担市场风险、提升企业乃至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效应。集群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资源共享型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1.4 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集群是自上而下形成的集群,多以物流园区为依托,其一般发展模式为由上级政府批准,划定出特定区域,再由政府组织,集中投入建设,并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大力招商引资,同时引入推动性产业,建立起“推、拉”模式的物流集群。

这种集群的特点是以政府导向为中心,以政策法规为保障,来指引物流集群的发展方向,即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注重政府宏观层面的规划。这种集群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之间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以达到供需对接、降低风险、协调发展、因势利导的效应。集群形成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政府主导型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2 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1)交通网络相对完善、空间联系密切、区位优势明显。京津冀地区在空间上存在天然的密切联系,铁路、公路交通联系紧密。天津作为北京的出海口,近九成的北京货物从天津港进出。北京也是天津口岸的重要集散地,北京的集装箱占天津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约18%,北京也具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场,是全国公路网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河北位居环渤海中心地带,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可以为河北和北京服务。因此,京津冀发展现代物流集群具有交通、空间和区位上的巨大优势。

(2)软环境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得天独厚。京津冀区域内资源丰富(如原油、铁矿、煤炭及海洋资源等)、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物流需求量很大。同时京津冀在人才、科研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为物流集群发展提供了极其优越的平台。另外,京津冀区域之间的物流合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3)产业合作前景广阔,其他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京津冀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3地将会根据地区条件和产业转移规律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合作,而且实体型产业也在实现集聚式发展,这有利于带动物流业的集聚式发展。

2.2 劣势分析

(1)企业市场空间相对较小。京津冀地区国有企业比重较高,企业体制改革慢、计划思想浓重,大多采用高度纵向集成以及主辅业不分的经营模式,企业一般都自建物流体系并独立承担物流业务,这不仅造成了物流成本高、服务质量低,而且也制约了物流需求的发展,压缩了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物流集群的生存空间。

(2)政策机制有待完善,行政区划分据。由于行政区分割的影响,往往使各行政主体自行其是、自成体系。以京津为核心的城市群系统整合放大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统筹和整体发展能力明显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中迫切需要统一布局的经济运行基础,在这一点上所受影响尤其明显。

(3)物流业发展起步晚且发展粗放,规模较小,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弱。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活动仍以传统货运为主,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较低,服务手段单一,运营效率较低。该地区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中,货物运输占16.1%,仓储占5.2%,其他服务仅1.7%,物流发展整体水平明显偏低。

3 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选择

3.1 物流产业集群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物流产业集群模式的确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因素与各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京津冀区域经济和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及发展水平,对物流产业集群的功能定位、开发及运作、发展方向等方面理清思路,以明确发展模式。影响京津冀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位条件、产业结构、政府政策、市场供需、交通状况、设施设备等。如图5所示:

3.2 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条件的分析:京津冀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构成的“C”型地域,彼此地理位置紧邻,其中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经济实力雄厚,商业、服务业发达;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的港口城市和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河北是华北地区的腹地,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在能源、原材料、工业、港口运输等方面具有优势。京津冀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成为全国发展速度快、投资环境佳、经济内在素质好的地区之一,从而推动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2)产业结构:由于行政区域上的分离,京津冀各自为政,发展目标相似,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跨地区的企业联合重组和产业合作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整个区域的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随着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推进,今后三地之间将在产业分工与合作上有所作为,对物流集群的形成提供产业基础。

(3)政府政策:2007年11月18日北京、天津、河北3地物流协会签署了“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承诺将相互支持对方物流企业进入自己的物流服务领域,给予对方物流企业同等待遇。此外,3地还将实现物流协会信息共享,网站互联,在客户交流、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合作。京津冀地区在最近几年期间,出台了多项区域政策,加深了产业间合作力度和深度。

(4)市场供需:物流集群的发展需要对物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推拉带动。因此,一方面要促进各类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以提高物流服务的提供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经营模式的转换,使企业主动实行物流业务外包,以增进物流需求能力。这样物流市场供需关系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物流集群的发展。

(5)交通状况:随着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铁路、公路网络和航空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区内将基本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区域有效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形成,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转速度和效率、缩短物流反应时间作用显著。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区域内的交通线路和网络实现合理布局,提高交通联系能力和通运能力,促进交通资源的有效整合。

(6)设施设备:京津冀对社会物流资源缺乏整合,运输和仓储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物流方式和设施落后,流转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损耗大。传统物流所占比重大,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布局分散、功能单一,信息系统平台落后。

(7)竞争对手:从经济总量和经济外向度上看,京津冀地区仍然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但正是由于外贸依存度较低,使京津冀在物流业的内部需求方面具有优势。从区域合作一体化来看,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缓慢,而且河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与京津两市存在差距,也为一体化进程带来了难度,不利于物流集群的形成。

3.3 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选择

基于以上分析,按照重要性对影响京津冀物流集群的因素进行排序,如图6示。

图6 物流产业集群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得出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重要性排序之后,再运用SWOT分析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类,找出京津冀的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然后用优势去抓住机遇,组合出SO的物流集群发展模式。如图7所示:

图7 物流集群模式选择的SWOT分析

从上述对京津冀内外部环境的探讨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和避免威胁和劣势的角度出发,得出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应该以区位导向型和政府主导型为主。与此同时,集群内企业要增强自身能力,只有从需求分析入手,以区位和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政策为保障,以资源整合为条件,以业务延伸为辅助,以“软硬件”建设为平台,以创新为动力,才能建立科学、高效的物流产业集群。即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来发展物流集群,更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物流的一体化。

3.4 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运作的框架

以区位导向型和政府主导型为主的物流集群模式运作的基本框架,如图8所示。

图8 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运作的基本框架

根据这个运作框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如下一些对策:①加强政府引导,强化市场运作;②合理有效的利用区位优势;③建立开放、统一、公开、透明的物流市场;④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⑤加强区域间物流设施设备的整合以及交通网络的完善;⑥加强三地政府在政策和信息方面的沟通和协调;⑦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其他辅助、支撑机构;⑧促进区域间产业融合和企业重组。

4 结论

尽管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程度仍然不高,但由于具有区位上的优势和政策上的优势,所以,三地政府应加强沟通和协调,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来引领集群的形成,并充分利用所在的区位优势推动物流集群的发展和升级。采用政府主导与区位优势相结合的物流集群发展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加强地区间的产业整合,促进物流资源和产业资源共享,为加快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捷径。

[1]章建新.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产业集群功能[J].经济问题,2007,(1).

[2]李兰冰.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6).

[3]孙淑生等.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物流系统与运作模式[J].物流技术,2006,(7).

[4]支燕.物流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

[5]李伊松等.物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7).

[6]焦文旗.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时代经贸,2008,(3).

猜你喜欢
区位集群京津冀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地理区位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