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扬平
(江苏省句容市教育局 江苏 句容 21240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就要十分重视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以往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照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按照实验用品和步骤“照方抓药”式的操作,基本属于纯技能的训练,停留在表现层面,缺乏足够的思维训练和兴趣养成,更不是基本方法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明确“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对教学过程建议了多个实验设计的题目。
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它包括化学、物理、数学、生物、社会的等多方面知识,它需要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积累,甚至是将来工作中的不断积累。基本方法是一种系统的处理问题的思路。如果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进行一些可行的实验设计分析,学习实验设计方法,那么,当他们学会这些基本方法后,在他们遇到新情景实验问题时,他们就会知道怎样去思考。
现在,以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谈谈实验设计的一般分析方法,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设计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1.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发生的一般条件:构成物质的微粒必须接触碰撞。
2.气体的流动规律:一般气体是从压强较大的地方流向压强较小的地方。
表1 物质性质反应现象
分析结论:
制氧气:用氯酸钾固体与催化剂二氧化锰固体作用,在加热条件下,制氧气,可以在玻璃仪器中进行。
制氢气:用难溶性块状固体锌与稀硫酸接触反应制取难溶于水的氢气,可以在玻璃仪器中进行。
制氧气:KCLO3(粉末)——便于混匀
MnO2(粉末)——便于混匀
制氢气:Zn(块状固体) H2SO4(稀)(溶液)
制氧气:酒精灯——热源(附带火柴)
导气管——输送气体的管道
大试管——对制气量进行估算后选择的可以直接加热的反应容器
橡胶塞——密封连接器材
橡皮管——密封连接器材
集气瓶——集气容器及盖玻片
水 槽——排水集气法中大型盛水容器
铁架台——固定仪器
研 钵——把固体研成细微粉末
制氢气:大试管——少量制气时的反应容器
(烧瓶——大量制气时的反应容器)
导气管——输送气体的管道
橡胶塞——密封连接器材
橡皮管——密封连接器材
集气瓶——集气容器及盖玻片
铁架台——固定仪器
(1)制氧气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防止加热时烧坏铁夹。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防止加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冷凝回流至试管高温部分,造成温度骤变而导致玻璃仪器炸裂。
导气管伸入制气反应容器要短,防止试管中空气较长时间排出不尽。
(2)制氢气
反应容器口向上,防止液体药品流失。
导气管伸入集气瓶要接近瓶底,在排空气集气法中,便于尽快排出空气。
同理,导气管伸入制气反应容器要短。
(1)制氧气
检查装置气密性,若装置漏气,则不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验。
移动酒精灯均匀加热试管中的药品,因为玻璃仪器不耐温度骤变。
避免用纸槽送药至试管中,因为,可能留下的纸屑在较高温度下与KClO3会剧烈反应。
制气完成时,应先拿出水中的导气管再停止加热。因为,停止加热后,试管中的气体体积会随温度的降低而收缩,可能造成水槽中的水沿导气管流进试管的现象。
(2)制氢气
检查装置气密性,若装置漏气,则不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验。
检查氢气的纯度。因为,氢气易与空气形成爆鸣气,给实验带来安全隐患。
优点:不用加热。
制氢气过程中:中途加药可以不再检纯吗?(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的加入)
能不用笨重的铁架台吗?(用广口试剂瓶替代试管)。
能更节约药品且使用更方便吗?(启普发生器及其再创造,如图1所示)
制氢气过程中:导管内塞入细铜丝防爆。利用铜的优良传导性,对进入导气管的燃烧,迅速分散其放热,使温度下降至燃点以下,以达到阻燃防爆之目的。
尾气的处理:例如,点燃排空氢气。
洗气装置与干燥装置的引入。
如图2所示,A口进气集气,即向上排空气集气法;B口进气集气,即向下排空气集气法;若装满水,然后气体从B口进入,即排水集气法。或者集气瓶装满水后倒置,气体从A口进入,这也是排水集气法。这样收集气体的优点是便于设计成封闭系统处理尾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分析,结合药品、仪器的特点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加以设计,这就是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在实验设计分析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同时得到训练,随着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和扩展,其独立处理实验问题的能力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发展学生实验能力,要让他们在新的实验问题中有所创造,就应该让他们学习实验设计方法,扫清他们在基本方法上的障碍,帮助他们铺平实验能力发展的起飞跑道。
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既要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更要注意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设计一些适宜的探究分析实验,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学生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