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医院口腔科, 广东 佛山 528231)
为了保持矫治效果,维持稳定、防止复发,临床上在正畸治疗结束后往往让患者佩戴活动保持器或粘接固定保持器。临床上常用的保持器有固定保持器和活动保持器两大类[1]。固定保持器对患者的要求不高,稳定效果也较活动保持器好。本文针对超强纤维固定保持器及麻花丝舌侧固定保持器的性能、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等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为临床上使用推广提供了依据。
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 2009年 1月至 12月就诊的患者共 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25例,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其中,严重的下前牙拥挤或扭转 15例,深覆合矫治后 12例,严重扭转的上切牙 13例,腭向阻生的尖牙 10例。固定矫治正畸结束后,去掉矫治器并对患者进行全口洁治、牙面抛光。
1.2 保持器材料:超强纤维舌侧固定保持器,我们选用的是专用于正畸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制作舌侧保持器,其直径 0.75 mm,长约 12 mm,为同一方向排列的纤维束。麻花丝舌侧固定保持器我们选用的是不锈钢三股麻花丝,直径 0.8 mm。
1.3 保持器粘接过程:保持器粘接过程均由同一位医生操作完成。所有患者均在矫治结束后佩戴压膜保持器并彻底进行牙周洁治,2周以后便开始粘接舌侧固定保持器。超强纤维舌侧固定保持器在酸蚀后于牙齿舌面中 1/3处涂抹粘接处理剂及薄层光固化流动树脂,然后剪一段长度适中的高强度玻璃纤维丝置于牙齿舌面的流动树脂中,用调铲将玻璃纤维丝压向牙面,再对牙齿逐个进行光固化,最后再于玻璃纤维丝表面涂摸一层流动树脂,使之完全包裹玻璃纤维丝[3]。麻花丝舌侧固定保持器在酸蚀后涂抹粘接处理剂,然后将提前弯制好的与牙齿舌面吻合的不锈钢三股麻花丝用结扎丝悬吊于相邻牙齿的接触点,再用光敏树脂粘接剂进行光固化粘接[3]。
1.4 牙龈出血指数:在粘接后监测 3、6、12个月后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和牙周探针深度等检查,由同一位医生采用同一牙周探针对牙龈的近中、正中和远中 3个位点进行牙周探诊,将牙周探诊深度相加后,计算牙周探诊深度的平均秩次及出血指数。
1.5 最大抗剪切力:分别制作超强纤维试件和麻花丝试件各 5个,在室温下放置 24h,5℃至 55℃之间热循环约 5000次,每次间隔约 30s,24h后再进行最大抗剪切力值的检测[4]。
1.6 脱落情况:患者在粘接保持器后的 6、12个月时,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了监测复查,检查保持器是否与牙面松脱。若发生了松脱,要记录具体牙位和牙数并计算脱落率。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系统,对粘接舌侧保持器后的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麻花丝组和超强纤维组在粘接 6、12个月时的牙龈出血指数明显高于刚粘接时,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力学检测发现麻花丝组的最大抗剪切力明显高于超强纤维组;通过 12个月的监测,两组保持器均未发现一例脱落情况。
表 1 两组牙龈出血比较
舌侧固定保持器对正畸后疗效保持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正畸界的一致肯定。舌侧固定保持器具有舒适美观、效果持久稳定及对口腔功能影响小等优点,而且不需要患者的特殊配合,易被患者接受,可以长时间戴用。
但由于舌侧固定保持器粘接在牙齿的舌面,易对患者的口腔卫生造成不良影响。还有舌侧也是牙石易堆积的部位,本文着重关注分析粘接固定保持器后牙周指标变化的情况和国定器的抗剪切力和脱落率,并将超强纤维保持器和麻花丝舌侧保持器治疗后的患者牙龈出血状况的异同进行比较。本文得出结果,从两种保持器自身前后对比来看,粘接后 6、12个月牙龈出血指数均增加,这证明了尽管临床医生尽力将舌侧固定保持器远离龈方粘接,但仍然不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这提示我们在临床应用粘接舌侧固定保持器时,无论选用哪种材料,都必须对患者的牙周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为患者的牙周洁治,以便在保证牙齿稳定的同时也维护牙齿口腔健康。固定保持器与活动保持器相比,虽然会有更多菌斑生成和牙石沉积,但只要患者积极作好口腔卫生,固定保持器对患者的牙周健康并没有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对超强纤维固定保持器及麻花丝舌侧固定保持器的性能、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等全面的评价,为临床上使用和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以后我们在临床使用固定保持器时,工作人员仍然需要改进粘接方式以增强固定器的抗剪切的强度,并嘱患者注意个人口腔卫生,以便更好地来满足临床需要。
[1] Eliades T.Orthodontic materials research and app lications:Part2.Current status and projected future developments in materials and biocompatibility[J].Am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7,131(2):253-262.
[2] Butler J,Dow ling P.J Ir Dent Assoc,2005,51(1):29-32.(http://www.kqyx.cn/)+5UuiDw7.
[3] Karaman AI,Polat O,Buyukyilmaz T[J].Am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3,124(3):327-330.
[4] Rada RE.Mechanical stabilization in themandibu lar anterior segment[J].Quintessence Int,1999,30(4):24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