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峰 朱卫中
1.浙江省丽水市碧湖医院检验科(323006);2.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
免疫性不育是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之一,而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是诊断免疫性不育的主要方法。AsAb检测方法可分间接法和直接法,间接法是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直接法是检测精液中精子膜表面结合的 AsAb,其方法有精子凝集的显微镜观察法、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和免疫珠试验(IBT),其中MAR和 IBT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方法,是诊断 AsAb引起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金标准[1]。为评价ELISA法和精子凝集显微镜观察法的诊断结果,本文对 52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了相关的检测和分析。
2008年 1月 ~2010年 6月接受人工授精治疗的524例男性病例,年龄 22~39岁,术前进行精液常规分析、血清 AsAb等常规检测。对精液中存在精子凝集或血清 AsAb阳性患者,用 MAR确认。
1.2.1 显微镜观察 参照 WHO精液分析手册方法[1]进行。取液化精液 1滴于载玻上并覆以盖玻片,高倍镜镜下观察 10个视野,发现有活动精子以头对头、尾对尾或混合型粘附为精子凝集。1.2.2血清 ELLSA 使用深圳安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联合检测血清中 IgM-AsAb、IgAAsAb和 IgG-AsAb,单项、两项或三项阳性者均为 AsAb阳性。参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1.2.3 MAR 使用安徽安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取液化精液 20μl于载玻上 ,加 20μl人IgG致敏的绵羊 RBC混匀 15s,加 20μl抗人 IgG混匀,覆以盖玻片,3m in后高倍镜计数 200个活动精子。若粘附有致敏红细胞的活动精子 >10%,为 MAR阳性 。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MAR阳性检出率为 5.2%(27例),与血清AsAb检测、显微镜观察法(16.6%,1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 1。
表 1 3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
血清 ELISA法检测 AsAb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 66.7%、86.1%、13.9%和 33.3%,而显微镜观察法分别为 88.9%、91.8%、8.0%和 11.1%,后者优于前者(P<0.05)。
AsAb是由精子或精子膜抗原诱发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其主要成分为 IgM、IgA和 IgG,分循环精子抗体和局部精子抗体两类,前者存在于血液,主要是 IgM和 IgG;后者存在于生殖道,新鲜精子表面附着的 AsAb主要是 IgA和 IgG[2,3]。精浆的 AsAb检测比单纯血清中的 AsAb检测更有临床价值:血清中出现 AsAb并不意味着在精液中也出现 AsAb,一般来说血清中抗体效价越高,精液中越可能出现抗体,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只有当抗体出现在精子表面才有临床意义[3]。本文血清 AsAb检测阳性率为 16.6%,但精液 MAR阳性率仅 5.2%,表明多数血清 AsAb阳性患者的精子膜表面结合抗体检测并无异常。目前,不少生殖中心不再将血清 AsAb作为评判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指标。
精液中的 AsAb通常以结合状态存在于精子膜表面,检测精子膜表面的 AsAb具有重要意义。WHO推荐用 MAR和 IBT法检测精子膜表面结合的 AsAb,其理由:①检测标本为活精子,更有临床意义;②可以对精子表面结合抗体进行定位;③检测过程保持被测精子膜的完整性,检测更具特异性[4]。但 MAR和IBT法检测成本较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较难在非专科的实验室常规开展。
精子凝集是指活动精子以不同方式彼此粘在一起的现象,提示精子表面可能存在结合抗体,但是精液不液化、高黏度、黏液丝等也可以造成非特异性凝集。本文结果表明:显微镜观察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优于 ELISA,精子凝集是 As-Ab较理想的筛选指标。
精子凝集是精液分析的一项常规内容,不需要附加其它操作和耗材。在精液常规分析的过程中,应规范技术操作,尽量排除非特异性凝集的干扰,同时需要有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及时发现精子凝集现象,提供有价值的免疫性不育的诊断线索。开展 MAR或 IBT的实验室,可以将精子凝集作为筛查项目,若有精子凝集,再行 MAR或 IBT确诊试验。
1 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精液及精子 -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M].第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52.
2 施云飞,茅拥军.不育症患者抗精子抗体检测及其临床评价[J].中国男科学杂志,1995,9(2):117-119.
3 楚稚玲,岳林.精子表面抗精子抗体与不育男性精液参数的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162-164.
4 刘瑜,何林.男性不育症几种实验诊断项目的评价与选择[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4,18(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