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仡佬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主要聚居地是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的部分县、市也有少数分布。仡佬族现有人口数约为58万。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族名为仡佬族。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因人数少而居住分散,各地仡佬族差异很大,仡佬族没有文字,普遍使用汉文。
锡伯族锡伯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部分地区。锡伯族人口数约为19万。“锡伯”是本民族自称,最初游牧在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初,锡伯族被清朝征服,编入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十八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官兵及眷属迁往新疆。此后,这批锡伯人就在伊犁河谷屯垦戍边。居住在新疆的锡伯族使用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居住在东北的锡伯族通用汉文和蒙古文;锡伯文是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动构成的。
阿昌族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梁河县等地,该州的盈江县、潞西市、瑞丽市以及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也有少量分布。阿昌族人口数约为3万人。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蛾昌”、“阿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为梁河、陇川、潞西三种方言;阿昌族无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