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纪录片的时代特征

2011-02-27 02:38何苏六王大鹏
艺术评论 2011年7期
关键词:党章纪录片文献

何苏六 王大鹏

利用以往拍摄的素材或纪录片片段为影像主体,汇编而成的纪录片称为文献纪录片。“文献性”是文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纪录片“纪录”功能的终极解读、诠释也正是“文献”二字。无论对影像的媒介传播,还是对社会历程的演进,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文献纪录片分为人物传记片和历史类文献纪录片两种类型。1926年,苏联导演艾瑟·苏勃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文献纪录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1927年,中国电影先驱黎民伟制作的影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是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非常重视文献纪录片的宣传功能,20世纪三十年代,延安革命根据地档案式地拍摄了大量影像素材,这些影像档案成为研究中共延安时期党史的重要凭证;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等文献纪录片宣传了党的主张,争取了民心,影片表现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地取得各个战场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一步解放全中国的基石;1950年,配合土地改革,新影厂制作了文献片《伟大的土地改革》,影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并对土改的具体条目进行了影像解析;三年困难时期,新闻电影制片厂利用战争时期保存的影像素材,制作了一批文献纪录片:《工农生活片段》、《南泥湾》、《纪念白求恩》、《两种革命的决战》等,成为忆苦思甜、革命传统教育、唤醒革命记忆、激励革命精神的教材;二十世纪后期,中国文献纪录影像已积累了近百年的素材,从文革后的反思时期开始到世纪之交,制作了大批文献片,影片往往反映了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对政治人物、政治事件的评判。解读这些影片,从影像细节中感受国家的变迁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十一世纪,面对正在经历转型期的国家,面对行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华民族,中国纪录片人自觉地用文献纪录片梳理历史进程,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民族气魄,用影像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肩负时代重任,这一时期的文献纪录片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 、平民化视角

“平视”是新时期文献纪录片的主要特征,从空洞说教的政治宣传,到历史人物的个性化表现、历史事件的细节叙述,是文献纪录片创作观念的重大转变。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献纪录片《伟大的历程》,用百姓阅读1978年12月22号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画面展开改革开放的宏大主题,民间影像、平民化视角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同。上海电视台制作的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文献纪录片《理想照耀中国》,通过故事细节展现革命者背后伟大的母爱。革命先驱王尽美逝世后,他的母亲把儿子的照片藏在土墙里,想念儿子时她就望望土墙。伴随着母亲的思念,照片在土墙里藏了近20年。平凡母亲的平凡举动,感动着电视机前的观众。纪录片编导适时地运用了亲情——人类永恒的情感,获取满意的传播效果。

12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总编导刘效礼阐述纪录片的编辑思想,“我们认为毛泽东不是神,而是人,但他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这个编辑思想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编辑思想为之后的国家领导人传记片制作奠定了基调,通过对军事、政治、家庭、读书、个人爱好、文学修养等方方面面的铺陈展示,在伟人——普通人的框架中寻找体现人格特征的细节、故事。近几年,这种创作倾向逐渐集中于凸现人物的情感,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朋友之情……人物传记片从宏大叙事转入对“小格调”的营造, “小格调”丰富了历史人物的表现层面,观众在“小格调”传递的情绪中窥探伟人的“家长里短”,这些曾经在中国官方媒体中只能以高大、伟岸展现于世的形象,在今天的传记片中表现得更多的是温情的丈夫、慈祥的父亲、友善的朋友。从文献纪录片本体的角度看,这种变化是纪录片工作者创作方法、创作角度新的尝试,从政治传播的角度看,则体现出党和政府达观的态度。平民视角体现在影片中的是社会化的逻辑推力,透射出普通民众具有的情绪脉络。在逻辑推力的推动下,情绪往往会在影片平实的章节演进中的某一点爆发,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

2004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口述体文献纪录片《百年小平》。影片采访了105个人,包括邓小平所有直系亲属。口述历史本身也是一种文献的表现方式,通过口述,还原事件真相,接触人物内心世界。口述中的情感流露,是画面、解说词难以企极的。邓朴方回忆邓小平80年代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的一段谈话:

“我要买一套房子给我儿子。他是因为我们在文革中受伤的,别的孩子我都不管了’我(邓朴方)以前从不知道这个事,后来叫张百发说了以后,我真是久久不能平静。”

邓朴方沉浸在这段往事中,眼神里流露出对父亲的思念。而叙述过程中产生的气场,通过画面把观众带入叙述者的情感中,了解到邓小平为人慈父的一面。

2008年,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新影制做了数字电影《情归周恩来》。这部影片以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的视角,回忆他们半个世纪的情感生活。以邓颖超对丈夫的思念为线,串起周恩来对人民,对朋友,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故事。去世前,周恩来再三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多去看看邓颖超,这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牵挂,他甚至要求工作人员带上儿子去陪陪邓颖超,以免他走后妻子过于悲伤。这是一份普通的夫妻之情,因为真实而感人。影片开片使用邓颖超的录音片段,内容是念诵她写的怀念周恩来的文字《从西花厅的海棠花记忆》。影片结尾同样用了邓颖超的录音,从看到盛开的海棠花睹物思人,到对周恩来一生的评价——是妻子对丈夫的评价。邓颖超录音片段前后呼应,升华了影片主题——“情”。

二、影像美学的嬗变

历史影像是纪录片中最具价值的文献,是对历史场景、历史人物声画全息性的再现,这种真实再现由于其唯一性而不可替代。文献纪录片中历史影像被多维度的诠释、解构,在审视社会行进的过程中观照影像的意义和价值。影像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的多样性, 对受众的接受兴趣和接受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2003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文献纪录电影《走进毛泽东》中,天安门广场一组游客抬头仰望天安门上毛泽东巨幅画像的镜头,画像中的毛泽东似乎也在关注着中国的变化,这种蒙太奇剪辑,产生一种跨越时空交流的错觉,这正是影片的创新处。同样的时空错位用在开国大典片段,声音是1949年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万人欢呼。另一画面是2003年某一天,天安门依然静静的矗立,长安街依然车水马龙,广场依然游人如织,这种声画时空错位,营造出50年弹指一挥间物是人非的悲壮感。通过对不同时空影像的蒙太奇剪辑产生对比,引发观众多维度思考。

世纪之交,中央电视台策划、制作了中国20世纪的影像史—电视文献系列片《百年中国》。这部纪录片通过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主题展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史。创作团队是当时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领域的少壮派,他们采用了与前辈们不同的方式解读历史影像。

这部系列片结构复杂缜密,共分为365集。每集5分钟,5分钟内完成起承转合的叙事,一个章节设有几个高潮,高潮的间隔与平缓的落差都做了详细的设置。七集组成一个大的主题,每个主题前六集即要独立成章,又要保持逻辑承接关系。第七集是写意部分,表现与主题同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是对主题的总结,反思。与前六集的解说不同,这一段落强调了形式,音乐、画面、字幕,留给观众充足的感受和思考空间,成为大主题中有“味道”的部分。历史常识的补充,使观众从30分钟的正史叙述中解脱出来,通过画面去体味当时的社会点滴。虽然这一部分比例不大,却使画面中的历史变得鲜活、丰满,这是《百年中国》的一个亮点。

有了统一的标准,编导要做的就是填充内容,这与欧美国家生产影像产品有些相似,长期以来,中国纪录片创作一直处于写意状态,彰显个性的作品很少,虽然也有系列片的创作要求统一,但也只是风格相近,形式上“严丝合缝”的统一要求在《百年中国》之前还是很少见的。

文献纪录片的画面叙事往往是由历史影像和当下拍摄的影像共同完成。与历史影像真实再现不同,拍摄的画面是“有设计”“有寓意的”再现,更多的表现为对历史问题的当代解读。《走进毛泽东》引入了当代画面元素——戴着毛泽东像章的青年,未名湖畔唱毛泽东歌曲的学生,饭馆挂着毛泽东的画像,汽车上印有毛泽东图案的挂件,书店里毛泽东的相关书籍……这些画面没有解说词,但镜头语言传递给观众21世纪初叶中国人对毛泽东的态度。通过对社会细节的展示,表现社会民众对过往的党和国家领袖认知、态度的变化,成为这一时期人物传记片的一个特点。

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献礼片《旗帜》,用象征性的镜头语言表现中国共产党“百炼成钢”的主题。特写:闪耀着金色光芒的铁水以涓涓细流的方式缓缓流入模具中,象征共产党初创时期的稚嫩,以及带给饱受创伤的民族以希望。中景:铁水溅起的火花争腾飞越,象征革命的火花点燃中华大地。小全:滚烫的铁水带着不可阻挡的气势流进并填满模具中的镰刀、斧头,象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争取民族解放、建设国家使中国步入繁荣富强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全景:铁水渐渐填满了模具中的“1921-2011”,凸显建党90周年的主题。《旗帜》45秒“浇铸党徽”片头,通过画面语言的艺术夸张带给观众震撼的视觉效果。

高清摄像机、航拍、3D影像等技术设备的运用拓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一些宏观、抽象的概念也有了多元化的影像阐述。《旗帜》第三集《建国创业》抗美援朝片断,解说词:“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英勇顽强、舍生忘死,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与文字对应的是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毛岸英、杨根思等时代英雄的形象。人物影像的表现已不是简单的铺排展示,而是进行了多层次的画面处理。体现人物英雄事迹的画像是画面的主要层次,人物姓名作为单独的一层出现在画面下方靠右的位置,在主画面前后叠加战火、硝烟的场景,营造战争氛围,不同层次的画面相互剥离,影像整体产生一种立体感。画面运动采用了由大景别到小景别缓慢前推的方式,不同人物间的画面转场使用快推的特技效果,快慢速度节奏变化,凸现了影像的张力。与通常战斗、行军的历史画面相比,新技术增强了画面叙事的戏剧性,对解说词内容、情绪的表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公共语境下的的叙事策略

作为影像档案,文献纪录片纪录的是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在创作主体官方背景的大环境下,文献纪录片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识形态的特质,珍贵的历史影像画面中透露的是时代文化的趋势和社会思潮,因此,认知社会思想成为文献纪录片的价值体现。实现社会思想认知最直接也是唯一的手段是受众的观看体验。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的观众对同一部纪录片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如老年人会带着对过往的回忆观看影片,青年人则会以怀疑的目光审视历史。文献纪录片创作者——导演、编导要在影片演进中构建社会思想和观看体验的和谐互动,形成公共语境下的集体叙事。文献纪录电影《近代春秋》,在全民反思的80年代,用电影的方式反思1840-1949中国百年灾难史。在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历史影像素材已不仅仅是叙事工具,通过跨时空的影像对比,产生一种新的“意象”,通过“意象”传递的信息把观众带入深层次思考。

二十一世纪初叶,文献纪录片成为媒介表达的重要手段,影像工作者利用文献纪录片阐述、探索时代变迁,思考民族发展的方向,传递国家的声音。这一现象契合了中国社会发展现状,一个百年积弱的民族重新焕发活力,蒸蒸日上,社会民众不再忙于吃穿用度,小康生活触手可及。虽然还有种种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不可否认的是从经济、政治两方面衡量,中国在国际社会已日益彰显其重要地位。随之而来的是尘封已久的大国情结,从司马迁《史记》记载的炎黄大帝到清王朝康乾盛世,世界中央之大国的民族心境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是士大夫群体与平民群体在统治与反抗天然矛盾中的心理契合点。今天这一契合点反映的是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心理的交融,文献纪录片正是体现这种交融的媒介表达,对帝国衰败的慨叹、对近代列强发迹的总结,透过影像文献折射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民族心态。

2006年11月13号-24号,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在晚间九点三十分播出了一部名为《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大国崛起》讲述十五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大国的发展历程和兴衰规律。这部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引起高度关注,得到很高的收视率,复播时,收视率依然居高不下。除了选题的关注度和节目水准外,《大国崛起》在恰当的时间唤起中国人久违的大国情结。

《大国崛起》源于一条电台的新闻广播,内容是中央政治局邀请专家学者谈九个大国的兴衰经历。敏感的媒体把这一中央政府决策层关心的问题转化为影像,并且引发社会各阶层共同关注,文献纪录片成为党、政府与社会民众沟通的纽带。

“那时在国外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中国威胁论,一种是中国崩溃论。中国到底是崛起还是衰落,也是当时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大国崛起》定调为“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余楠:《任学安·如何<崛起> 怎样<复兴>》,《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第37期。)

200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反映中国近代史(1840—2007)的纪录片《复兴之路》,这部纪录片以现代视角回望中国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变迁——从近代列强割据,贫穷落后, 濒临亡国,到今天中华民族日益强盛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改善——用影像探讨、解析中国近现代社会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这部主旋律文献纪录片采访了四十多位外籍专家,第一次在中国历史类纪录片中引入国际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中国发展道路的创新对世界的意义,同时关照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环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复兴之路》赶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前制作完成,被媒介誉为十七大报告的形象解读。送给政治局常委看,常委们看后给这个创作团队的评价是“有才华,很能干”。

《复兴之路》坚持了历史真实,过往的影片中较少提及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繁荣,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文革等内容也都做了相对客观的展现,这些新鲜的史实吸引了大批观众,央视国际开设的“复兴论坛”,一个星期的访问量达到了550万次。通过《复兴之路》阐释的“强国梦”的时代主题,激发了“复兴”的社会情绪。文献纪录片再次成为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给普通民众,这种传达不仅仅是讯息传递,它蕴含着纪录片工作者的责任,利用影像工具对国家命运反思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关注——中华民族对光荣与梦想的期盼和追求。

作为历史影像教材,《大国崛起》与《复兴之路》分别作为世界史、中国史的一部分被纳入中国教育体系,除教育功能外,这两部文献纪录片引入课堂对于国家观点、主流思想的持续性传播意义重大。《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同样引起了外国媒体的关注,作为了解中国、研究中国的范本,各国媒体购买版权在本国放映,韩国媒体认为下一个大国是中国,希望中国能够带动亚洲发展。

2008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六集文献纪录片《党章的历程》,通过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七年来不同时期党章内容的变化这一独特视角,回顾党的历史。通过各阶段党章阐述的指导思想和纲领任务,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争取民族独立、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从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始,共制定、修改了15部党章。第一部党章的产生,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的完成,之后短短六年时间里,先后产生了五部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青春印记。中国共产党独立制定的第一部党章始于七大,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被写入七大党章,四年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刘少奇称这部党章是“保证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获得胜利与解放的党章”。1997年十五大修改的第十三部党章引起世界关注,党章确立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2007年十七大,党章中增加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等内容……。各个历史时期,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经验、理论先后被纳入党章。《党章的历程》通过对党章的影像解读,透射出的依然是国家富强的历程。而片中所展示的史诗品格和国际视野是这一时期中国文献纪录片共同的诉求。

强烈意识形态的直接灌输已成为过往,从平民化视角中的“小格调”到公共语境下“复兴”“崛起”的叙事策略,体现了二十一世纪党和政府达观的宣传态度。通过触摸历史细节,文献纪录片准确捕捉到民族心态的契合点,自觉地承担起启蒙、引导公众的社会责任,彰显了中国电视媒体坚持“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猜你喜欢
党章纪录片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爷爷是个“党章迷”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党章的历次重大修改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