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森, 米鹏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33)
在工业生产中,大型动力机械设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球磨机、锻压机械、通风机、压缩机、发电机等,这些设备体积大、功率大、噪声值高、而且噪声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经测试有的平均声压级高达100~120 dB(A)。由此,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使用隔声罩就成了控制噪声传播的重要方法。当难以从声源本身减振降噪,而生产操作又允许将声源封闭起来时,一般可以降低噪声10~30 dB[1,2]。
但是,目前的隔声罩设计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1)由于设备的运行工况经常变化,引起噪声源辐射的噪声能量大小也在不断的变化,而隔声罩一旦制作好后其隔声量就随之确定,无法再调整;(2)传统隔声罩对中高频噪声源隔声效果显著,对低频噪声源隔断能力较弱,而相当多的机械设备其噪声特性是以低频为主。
为了弥补传统隔声罩的不足,我们将噪声控制理论与数控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隔声量可智能化控制的隔声罩,该隔声罩通过改变隔声罩内的真空度,来对其隔声量进行调节,整个过程是由传感器、数控装置及伺服电机等组成的控制系统来实现,其特点是隔声量可智能化控制,不受声源频率范围的限制(对高、低、中频噪声隔声效果都很好)。在解决罩内通风散热的问题时,也同时实现隔声量的自动控制。
我们将智能隔声罩内的声源看作一个脉动球源,由于隔声罩内作了吸声处理,忽略声波的反射,根据声波的传播机理可知,隔声罩内任一点的声压为:
其中γ是理想气体绝热过程的绝热指数,P0和ρ0是平衡状态时气体的压力和密度,μ、R和T0分别是气体摩尔质量、气体摩尔常数和隔声罩内的绝对温度。由式(2)可知:隔声罩内任一点的声压基本上与媒质的压力成正比。基于上述理论,在传统隔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风机将隔声罩内空气排出,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从而实现隔声罩隔声量可调功能。从总体上来说,该隔声罩是由机械部分和智能控制系统两部分构成。为了实现隔声量的智能化控制,我们采用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PLC来进行数据的采集、显示、分析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而机械部分是由隔声罩的罩体,进风口大小可调装置、排气装置等机构组成。理论上,只要隔声罩的密封性能好,可以实现绝对隔声。
由于声源设备在外部形状尺寸、工作环境、通风散热等方面的要求不同,隔声罩的具体形式一般要根据噪声源的情况来确定[3-8]。以某钢铁厂煤气压缩机房为例,考虑到机房周围环境及安装拆卸方便,隔声罩采用长方体结构,以钢架结构为骨架,隔声板嵌插在钢架结构中。为了拆卸方便,钢架结构由H型钢和槽钢通过螺栓连接组成,整个钢架结构要通过地脚螺栓与地基相连,并避免声源与罩体之间的刚性连接。为了提高密封性以保证隔声罩隔声量的可控性,钢架的连接处都要加橡胶垫和密封胶,同时要考虑隔声罩内负压对整个结构的影响,以确保整个隔声罩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隔声罩整体结构Fig.1 The whole structure of acoustic enclosure
隔声罩隔声板由穿孔板与1 mm镀锌钢板包覆隔声材料制成。具体结构见参考文献[4]。
动力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当隔声罩将设备密封起来后必须及时通风,以免罩内温度过高而发生其它意外[1,3-8]。所以,隔声罩需要设置通风系统。该系统由可控进风装置和可控排风装置组成。为了通风散热充分,进风口和排风口呈对角线分布。可控进风装置由进风口消声器、伺服电机、联轴器、减速机构和密封性较高的卷帘门构成。伺服电机(根据控制要求也可用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和减速机构与卷帘门轴相连,带动进风口的卷帘门上下运动,调节进风口的大小,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一些部位要采取吸声处理,如在进风口处的柔性卷帘门板内外都黏贴了2 mm的硅橡胶层,同时在罩内橡胶壁面还黏贴10 mm海绵。在门框与卷帘接缝处也用橡胶作了密封处理,以保证进风口关闭时隔声罩的整体密封性。可控排风装置采用噪音较小的离心式风机,安装在隔声罩外面的地基上。风机的启动与停止由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要控制。
图2 进风口整体结构Fig.2 The whole structure of vent
图3 进风口传动控制结构Fig.3 Drive and control structure of vent
智能控制系统由传感器(包括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LC和执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组成。声音传感器被放置于隔声罩外的特定位置上,用来采集透过隔声罩罩体的噪声信号。多个温度传感器均匀布置在隔声罩体内(具体个数需根据罩体体积大小以及实际情况来确定)。传感器将采集的信号转化为电流,输入PLC控制系统同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向伺服电机发出相应的指令,调整进风口开度和风机的工作状态。整个系统的硬件线路和控制软件两部分见如下所述述。
智能隔声罩的强电部分主要控制伺服电机和排风机。PLC的输出触点电压一般为24V DC,且电流容量有限,为保证安全,一般PLC的输出触点应控制中间继电器,进而控制交流接触器,通过交流接触器的通断控制风机电机的运行。声音传感器采用M300195系列的传感器,测量范围为30~130 dB,分辨率为0.1 dB;传感器输出端的电流被输入PLC模拟控制模块,即可实现对环境噪声的监控。为保证信号的采集精度,PLC模拟控制模块应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为了提高数据采集精度,防止外部电路干扰的影响,智能隔声罩的强电电路与弱电电路之间应进行隔离。输入信号线路与输出信号线路及电力电缆应分开铺设;应选用有屏蔽层的电缆传输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并将电缆屏蔽层接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也要采用分开传输,并使用屏蔽电缆。继电器、控制器、交流接触器、热保护器均安装于DIN导轨上,置于电器柜中。电器柜独立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 Ω。具体进风口开度控制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进风口开度控制流程Fig.4 Electrical control flow chart of vent
该部分的控制程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隔声罩正常运行的程序,另一部分为声音和温度信号的标定程序,该部分见参考文献[4]。这里只阐述本文设计的正常运行程序,包括声音信号、温度信号的采集,进风口开度的调整,以及风机的启动与停止等。当隔声罩内机器运行时,系统控制主程序流程具体见图5。
K1、K2分别为进风口的两种开度,K1 (1)当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进风口开度小于K1,风机启动,进风量小于排风量,此时隔声罩内真空度增大,隔声量提高。 (2)当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进风口开度大于K2时,风机启动,进风量大于排风量,可以尽快降低隔声罩内温度。 (3)当系统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进风口开度大于K1而小于K2时,风机启动,进风量较大,可满足通风以降低罩内温度的要求,但进风量仍小于排风量,隔声罩内仍有一定的真空度,提高隔声量。也就是说,该工作状态在降低罩内温度同时也可满足降低噪声的要求。 (4)当系统处于第四工作状态时,进风口和排风口电机停止运动。 K1、K2的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当温度和噪声值同时高于设定值时,应首先确保隔声罩内温度降低的要求,使机器安全平稳地运行,然后再降低噪声值。 图5 主程序流程图Fig..5 Main program flow chart 由于工业现场的干扰较大,加之反应时间和作用滞后的因素,PLC在达到临界值时可能会出现反复,导致伺服电机、排风电机反复启停。因此应在程序中设置延时器,延时长度为2 min,即在PLC最后一次检测小于临界值2 min后相应电机停止运转。这样可有效控制电机的反复启停。 隔声量可控的智能隔声罩将传统的隔声罩技术及现代数控技术与PLC技术相结合,通过改变隔声罩内的真空度,使隔声罩的隔声量可以根据噪声源辐射强度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这样,即使噪声源的辐射强度发生一定的波动,隔声罩也能将环境噪声控制在设定值以下,而且对各个频段的噪声都有良好的隔断效果,弥补了传统隔声罩的不足,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某钢铁厂煤气压缩机房一年多的使用情况来看,现场对一定时间内工况变化的声辐射有较明显抑制作用,但对于短时工况变化引起声辐射变化问题的解决还存在一定难度。 [1]张 驰.噪声控制中的隔声罩设计[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9,(2):46-47. [2]方丹群,王文奇,孙家其.噪声控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417-4l8;43l-435. [3]李岩,王海文.实验室电动机的减噪措施[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29(1):160-162. [4]梁森,李烜,常园园,等.内部环境变量可监控的智能隔声罩[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29(4):151-154. [5]崔岩,刘祖文.某电厂球磨机噪声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8,28(2):114-116. [6]Hyeon-Don Ju,Shi-Bok Lee,Weui-Bong Jeong,et al.Design of an acoustic enclosure with duct silencers for the heavy duty dieselenginegeneratorset[J].Applied Acoustics,2004,65(4):441-455. [7]孙洪军,钱网生,何金龙.压缩机机组隔声罩设计与应用[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7,27(5):125-127. [8]R.C.Santon,C.J.Lea,M.J.Lewis,et al.Studies into the Role of Ventila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Leaks in Gas Turbine Power Plant Acoustic Enclosures and Turbine Halls[J].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0,78(3):175-183.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