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加
(湘潭市中心医院 湖南湘潭 411000)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青中年女性[1]。内科药物治疗副作用多、疗程长,不易根除。我科在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间选择性地对1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自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因甲状腺疾病在我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5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98例;单侧发病者103例,双侧发病者47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34.5岁,发病1~8年不等,平均病程2.5年。其中16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8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形成,其余126例为腺瘤。
单侧腺瘤行单侧甲状腺全切术。双侧腺瘤则主要增大的一侧行单侧全切,对侧作部分或次全切除。16例甲状腺癌的患者,其中2例术前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术中确诊后作了全颈清扫,2例中有1例为双侧甲状腺癌,作了双侧甲状腺全切+双侧颈清扫,其余14例均行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VI区淋巴结清扫。所有甲状腺手术都解剖喉返神经,避免神经损伤[2]。甲状腺下动脉只结扎入甲状腺组织的分支,要保护好甲状旁腺的分支血管。手术均行小切口,术毕皮内细线缝合。术后用负吸球负压吸引,3d左右拨除引流管,平均引出血性液体约50~80mL/人,常规换药1周后拆线。
本组150例术中切除瘤体最大为41mm×28mm×56mm,无手术死亡和甲状腺危象发生。术后出血1例,近期单侧声带麻痹1例,无切口感染。15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率100%),随访1~2.5年,共有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复发。结果显示:手术治疗有良好疗效,复发率低。
结果表明: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等疾病,具有良好疗效,特别是良性肿瘤,手术过程简短,治疗彻底,复发率低。如果术中采用小切口,术后皮内缝合,外观容易被患者接受[3]。但对于手术操作精细度要求高,否则在术中术后均可发生意外。现就手术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讨论如下:(1)避免术中、术后出血。当甲状腺肿大时,腺体表面的静脉增粗、血管壁变薄,易于破裂,手术时动作应轻柔,切忌过度的牵拉。分离腺体时应在囊内紧贴腺体,用手指柔软剥离,避免血管受损伤而出血。若出血,应立即压迫止血,在直视下缝扎出血点,避免用血管钳损伤其他血管和神经。甲状腺残留面渗血多、甲状腺血管结扎线松脱、术后引流不畅等可造成术后出血,因此手术时应严格操作。(2)气管软化的预防。甲状腺手术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这是气管软化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术前检查时应注意甲状腺肿大严重、病程长的患者是否有呼吸气短不畅、声音嘶哑、憋气等症状,体检时注意是否有气管移位。对于腺体大而质硬的患者,更应特别注意预防本病的发生,事先应做好足够的准备措施。(3)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6%~1.1%。主要原因为在喉返神经的“危险地区”操作时,不慎将喉返神经牵拉而引起声带麻痹。本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期声带麻痹,分析原因可能是术中过度牵拉引起的。避免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键是掌握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甲状腺切除时尽量保留后被膜。必要时结扎前先让患者发声,避免损伤神经[4]。(4)保护甲状旁腺。术中分离甲状旁腺及其血管,可导致术后血管痉挛,引起暂时性甲状旁腺供血不足,从而可能发生低钙血症抽搐。本组手术没有该病发生,甲状腺切除时应保持背面部分的完整,腺体下极手术时,紧贴甲状腺包膜切断进入腺体的血管分支,上、下极附近不应做过多的分离,以免误切甲状旁腺,引起甲状旁腺的血供障碍。全切术时,更应保护甲状腺的血运。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及下动脉对它的血液供应。如发现甲状旁腺被误切下来,应立即再移植至胸锁乳突肌。(5)预防复发。本组术后共有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形成的病例复发。分析原因:该病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双侧腺瘤患者,可能是一侧行单侧全切,对侧作部分或次全切除结节后,残留腺体中仍存在病变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前力求对结节的部位和数量准确评估,术中要仔细检查,力求切除所有的病变结节,有条件者术中送检冷冻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避免切除后有微小的结节甚至是癌结节残留在剩余组织内,致术后出现复发和再发结节,甚至癌变。
综上所述,手术对于甲状腺肿瘤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李树玲.新编头颈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717.
[2]孙明举,麻滨瑞,蒋冬平,等.4912例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6):359~361.
[3]徐先发,王洵,王春燕,等.甲状腺外科无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性[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1,13:357~360.
[4]叶学红,高力,谢磊.甲状腺全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2):73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