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2011-02-21 06:36李运莲
中外医疗 2011年21期
关键词:渗液缝线甲硝唑

李运莲

(赣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苏赣榆 222100)

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共进行剖宫产术21580例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50例,发生率0.2316%,我院地处农村,发病率较高,因此,做好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50例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0例,纵切口38例,横切口12例,合并肥胖22例,妊娠期高血压10例,贫血5例,滞产8例,术后伴腹胀、恶心、呕吐3例,术后咳嗽2例。术后常规应用头孢类及甲硝唑等抗菌素预防感染。

1.2 诊断标准

大多于术后3~5d发现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挤压切口见较多黄色渗液,其中见漂浮的脂肪滴,切口边缘皮下脂肪组织无坏死,临床无发烧、切口周围无红肿痛等炎症反应。

2 结果

50例经处理后全部痊愈,其中大部分经挤压切口、多次换药痊愈,10例在上述基础上每天用大黄、芒硝碾碎装于纱布袋中覆盖切口或者切口表面外敷一层白糖处理后痊愈,5例于局麻下行二次缝合辅以支持治疗,7~9d后痊愈出院;4例阴道分泌物检测支原体阳性者同时予口服罗红霉素治疗。

3 讨论

3.1 确定引起切口脂肪液化主要原因

目前经济条件好,容易营养过剩,加之不活动产妇营养过剩过度肥胖,脂肪层比较厚,血运比较差,致脂肪液化使切口不易愈合。各种原因致手术时间延长肿胀的脂肪组织术后不易吸收,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打结不牢致切口内积血,手术缝合技术不佳、缝线切割组织等留有死腔,过多缝线产生异物刺激,上述各种因素引起无菌性炎症坏死致脂肪组织液化使切口不易愈合。患者术后腹胀气、恶心、呕吐、剧烈咳嗽等易引起缝线切割、断裂、切口裂开;妊娠期高血压、贫血致产妇低蛋白血症,从而影响切口愈合。进入第二产程后行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高。此外,产褥期传统的保温、避风做法使产妇出汗过多,造成切口局部潮湿影响切口愈合。我院地处农村文化水平低,对产前检查不重视,不能及时发现支原体感染致产后发热也是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原因。

3.2 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临床表现

术后发现切口辅料局部湿透、色微黄,挤压切口发现较多黄色渗液,内有少许脂肪滴,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时间:30例于术后第3天发生,17例于术后第5天发生,2例为拆线时发现,1例为术后1个月发现。其中6例术后第1天即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0℃(合并上感),持续至术后3d以上,血常规白细胞无升高,其中4例患者术前阴道分泌物支原体阳性。

3.3 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

对切口渗液较少,表皮未裂开液化范围小、浅者,一般不拆除缝线,由两边向中央挤压切口,将渗液尽可能排出后外敷碘伏纱条,大多可愈合;上述基础上,每天用大黄芒硝(1∶3)碾碎后混匀装于纱布袋中覆盖切口后用腹带加压,每日更换1次或者切口表面外敷一层白糖(宜稍高于皮肤面积以覆盖切口四周1cm为宜),然后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效果更佳。35例采取该法,多数患者经2~3次换药后可按期拆线;10例切口渗液较多愈合不良,根据情况拆除1~2针缝线充分引流、换药,延迟2~3d拆线;5例切口渗液较多全层愈合不良,皮下呈一空洞,予拆除全部缝线完全敞开引流,并予双氧水和甲硝唑冲洗,碘伏纱布湿敷,至肉芽新鲜后局麻下行二次缝合(全层间断缝合);我院上述所有病例同时应用头孢唑啉钠和甲硝唑静滴预防感染。

3.4 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建议孕妇适量活动、健康饮食以减少孕妇腹部脂肪堆积;孕晚期常规阴道分泌物支原体检查,尽早药物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妊娠期贫血产妇要及时输血,纠正贫血;认真进行产程观察,及早发现头盆不称或头位难产,做到早识别、早处理减少滞产发生率;提高手术操作技术,缝合时止血要彻底,打结牢固,选择合适缝线,不留死腔,缝合间隙适当,切口组织对接良好;加强术后管理,纵切口及时加腹带,防止腹压突然增加引起切口裂开;对脂肪液化高危患者尽量采取丝线间断缝合;手术中用生理盐水纱布保护脂肪层;对过度肥胖患者最好采用前鞘、皮下脂肪层、皮肤丝线间断缝合,皮下留有皮片引流,术后大黄加芒硝外敷预防切口脂肪液化;我院术前30min应用抗生素,术中前鞘缝合后常规甲硝唑冲洗切口,术后换药仔细查看伤口,如有渗液要积极处理,增加换药次数。病房要常通风换气,保持伤口干燥。

[1]蔡建萍,蒋辉.应用大黄芒硝治疗外科切口脂肪液化的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7,5(1):53.

[2]彭开勤.腹部切口的选择与处理原则[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7):442.

[3]张袆.外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52例治疗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1):723.

[4]杨建波,沈永宽.手术切口感染的应对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4):141.

猜你喜欢
渗液缝线甲硝唑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缝线抗议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