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语言——语文教学之核心

2011-02-21 19:02李加春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9期
关键词:词语语言教学

李加春

(连云港市赣榆县教育局,江苏 连云港 222100)

叶圣陶老先生说:“什么是训练?就是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语言训练的内容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训练语言,学会读音识字、解词析句、知段明篇,学会透过字里行间领会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寓意,学会熟练地运用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倾诉于口,倾注于笔,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其实训练语言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百花齐放的,笔者从教学经验中撷取几朵以飨同仁。

一、抓好一个“读”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既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植语感的有效方法,只有多读,找准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才能领悟语义。现在学生的阅读为何“雁过无痕”?关键是缺乏思考性的深读,所以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上下工夫。

[案例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爱国思想,是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要让学生透过特定的语言去理解深藏的意蕴。

(1)填补空白:读句子(注意黑体字)思考:肖邦心里在想些什么?

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想:( ),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2)读析语法:分析“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的句式。(他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去掉“不得不”好不好?为什么?)

重点朗读“瓜分”“落到”“欺凌”“压迫”“陷入深渊”“满怀悲愤”等词语,体会双重否定句式的作用。

[案例二]对比细读。师:《景阳冈》一文中的“闪”跟哪些字比较接近?(生答)师:“闪”与“躲”哪个字用得好?通过细读上下文感受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的紧张气氛,衬托武松“三闪”的机警,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要了解《草船借箭》中诸葛亮顾全大局、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和周瑜表里不一、妒才忌能、心怀叵测的人物特点,必须在品读中去揣摩周瑜的“问”意和诸葛亮的深明“答”义,这样潜心会文的对比阅读,对语言的训练不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挖细掘。

[案例三]在教学《鸟的天堂》中,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榕树大而茂盛的词句去读:“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一个“簇”字,一个“堆”字准确地描绘出大榕树枝叶茂盛的景象;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我让学生找出描写鸟种类多、颜色多的语句去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最后投影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画面,教师再朗读这两句话,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感官上进一步体悟语言文字的准确、优美和丰富。

师问:读了“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句话,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来吗?作者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师提示:想象鸟站的各种姿势、飞的各种形态、扑的各种动作。学生自由回答,然后再播放带有这种场面的视频,根据声像画面,进行语言扩写练习,再一次体会这短短的几十个字所描写出的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用词可谓生动传神。

读的训练光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远远不够,要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历练语言的机会,应该接触各种文学作品。于是,除了要求学生阅读语文课标中规定的书籍外,我还要求5人一起共同订阅《青年博览》《读者》《中学生》《小说选刊》《散文》《随笔》等刊物中的一种,这样每人就可以轮流阅读多种不同的刊物;适当开展一些读书竞赛、读后感评比等系列活动,激励学生去主动阅读,广泛阅读。读得多了,与作者产生共鸣,思维就开阔了,思考问题就有了深度,遇到一定的语境,合适的字眼就会主动跳出来,运用语言就灵活了,同时也为高质量的课内阅读提供了广阔的智力支撑。

二、抓住一个“背”字

“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诗词歌赋、美文佳作,即使学生暂时不理解意思,只要时时浮现脑际,成诵嘴边,就自然地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中领悟和体味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写法,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者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必然豁然开朗,也就将语言库里的东西准确运用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仔细筛选每个单元的两篇文章要求学生背诵,对质量高的经典作品要精心品味。

《暴风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生要想熟知文字背后的景象,光有生活体验是不够的,欲说无词,必须把这样的文字烂熟于心,在切身体验暴风雨后才会有感而发,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

练习一:龙卷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用上宛如、犹如、如同等词语)

将学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到描述中去。

练习二:夏天,暴风雨来临前后,你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按照时间的顺序,巧妙地穿插背诵的语句。

复述也是一种训练语言的方法,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背到的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是内化语言必不可少的。对于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文章让学生先熟读再圈划领悟要点,最后用自己内部的语言将故事情节复述出来,这样,不但内化优美词句,培养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而且积攒了一个个鲜活的情景事例,岂不一箭双雕?《林冲棒打洪教头》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活生动,比如:(让座)连声:不敢,不敢→只好拿起一条棒:请教了→跳出圈外:我输了……就算是输了吧。再抓住“三个回合”:你来一招“把火烧天”,我还一招“拨草寻蛇”;你劈头打来,我往后一退;你又提棒,我抡棒一扫。这样通过人物谦逊的语言、高超的动作和逼真的形态把人物形象全面地勾勒出来。只有熟记这些语言和动作,再加上自己活泼形象的发挥,复述才会有声有色。这样的训练既吸收了文本,又有了自己感悟的东西。

在教学《郑成功》一文时,我就抓住文中“负隅顽抗”“冒着”“冲去”“团团围住”等词语做填空练习,通过比较不同词语来引导学生去领悟重点词语的生动,通过学生的合理想象去引申词语的外延来增加语言训练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创造性的复述为学生提供了激活、选择、重组等历练语言的机会,故事情节也就更加真实细腻。

三、抓强一个“用”字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训练语言是为了正确地运用语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指导学生用“颗颗稻粒多饱满”中的“饱满”一词造句所采取的方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师:哪个小朋友能用“饱满”一词造句?

生1:菜籽结得饱满。

生2:豆子长得饱满。

生3:麦子长得饱满。

……

斯霞老师走到教室门口,忽然转过身来,胸脯稍微挺起,头微微扬了扬,面带微笑,两眼炯炯有神,问学生:“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

生齐答:精神饱满!

师:那让老师看看你们的精神怎么样呢?

于是学生个个挺起胸脯,抬起头,做得端端正正。

这种词语训练单纯靠理论上的解释,低年级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形象、活泼、有力,方法简单明了,过程浅显易懂,学生的印象相当深刻,这样的训练就有很高的训练价值。其实,语言越用越活,越用越厚。如《白杨》一文中的“高大挺秀”一词为什么不能换成“挺立”“挺直”“挺拔”等词语,原因是白杨树不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丽。这个“秀”字写出了白杨树的品格美和作者的赞美之情,渗透了作者浓浓的情意,学生理解后,才能正确运用。

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当学生理解了“四处游历”“牢记嘱托”“专心致志”等词语后,再进行词语对比训练。

师:“发愤”是什么意思?由此你还会想到哪些词语?

生:“发愤”是说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想到拼搏、奋斗、奋发、抗争等词语。

师: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历史上屈原写《离骚》、孙膑写《兵法》又是如何发愤的?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把“发愤”一词的含义进行放大,通过诠释相近词语来突出司马迁的忍辱负重以及完成《史记》的艰辛过程,使人物更加饱满,语言更加丰富。

例如:教《三顾茅庐》一文,我先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再组织编排课本剧,学生主动背诵台词,并进行合理的创意,家长帮助学生出谋划策,为学生赶制服装和道具。课本剧演完了,学生又展开自评反馈,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语言本身,既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也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体验,这种效果要比单纯的语言训练好得多。

这些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把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信息提取出来,而且懂得如何选用词语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这种“立体式”的教学,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度,既加深了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又吸收文本语言,变成自己的东西。

再如:以“请你当导游”为题进行口语训练,就可以结合连云港“花果山”这一旅游资源,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按照导游的方法每人在课堂上重点介绍一处景点,学生兴趣很高,有的还专门到花果山去聆听导游的讲解,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介绍方法,而且对于这方面的散文也能了如指掌,课后一些学生还继续搜集其他景点的知识,真是意犹未尽。学生分小组比赛交流,再推选优胜者在课堂上作“导游”。通过这种生活实践式的语言训练,学生真正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学会了在生活中交际。

训练语言的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先指导学生熟读背诵文本语言,积厚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再联系实际,巧妙地抓好训练点,多练多悟,学生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东西,语文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猜你喜欢
词语语言教学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有我语言
一枚词语一门静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