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脑对感知事物的认识,并且保持下来重现。学习化学必须记忆,除少量机械识记外,大量的化学知识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的。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常常觉得化学乱而繁,需要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会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不仅容易疲劳,而且事倍功半。
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做到的。为了克服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产生的厌学情绪,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一些培养学生加强记忆的方法。
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有密切的联系。高尔基说过:“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记住”这种自信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寻找规律。例如:通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应用直观形象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通过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定义、区别和联系的理解 。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大脑对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1)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知识,应经常复习、及时复习,使学生记忆的信息越来越强。因此,教师要抓好课前的复习提问,减少学生的遗忘,巩固学生的记忆。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平时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
3)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复习时避免机械重复,每次复习都应给予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4)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例如,有的学生考试时因为紧张,本来记住的内容一时怎么也回忆不起来,越急越想不起来,这就是一种情绪干扰。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遗忘。在教学中多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在教学中尽量揭示实验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运用联想记忆法。如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步骤可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即查、装、定、点、收、离、熄)”。在知识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将知识浓缩,择要记忆,删繁就简,优化记忆效果,防止遗忘。如催化剂概念可简记为“一变两不变”;通电分解水测水的组成实验可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
记忆某些物质的性质时,应根据其变化规律来达到记忆的目的。如在没有掌握无机盐的溶解性规律之前,学生对酸、碱、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很难掌握,而一旦掌握各类盐的溶解性规律,就很容易记忆和运用。规律:钾、钠、铵、硝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不溶钡和铅;碳、硅、磷酸盐,能溶只有钾、钠、铵。
根据心理学规律,分散记忆优于集中记忆。从绪言课开始,叫学生识记一些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既为第三、四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又减轻学习负担,同时又避免一部分学生掉队。
现在的学生都有较强的求知欲,对某些知识容易产生好奇心,特别是对有趣味性的知识,更能牢固记忆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编一些顺口溜达到对某些知识的记忆。如将常见元素化合价编成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有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无法完成,但为了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学中可以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来代替,简记为:氢气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人脑通过感知、识记保持的信息,每用一次就能使正确的回忆得到强化,错误的回忆得到纠正,遗忘了的再进行识记,久而久之终生不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使用。所以,在教学中应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地编一些典型习题,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达到记忆目的。
总之,无论哪种记忆方法,只要符合学生的记忆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