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1411)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杨彬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141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职教师如何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成为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文章从分析目前高职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入手,探讨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途径。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能否取得长足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核心则是教学质量的提升,正如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那么,如何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呢?其决定因素一定在于高职院校的教师群体。因而,高职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诉求就成为决定整个高职教育能否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是以“授课”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从业群体。高职教师如何在其“授课”的过程中有效地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而提升教育质量呢?这就需要高职教师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及授课方法等多个角度研究适合高职学生及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目前,在高职专业教师授课过程中,很多都采用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型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预设的、与具体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相匹配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完成一项项任务来学习相应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提倡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学生在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可以得到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模式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指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有条件、有机会亲自动手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并且通过亲身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首先,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职业人,因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刻都要考虑如何实现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如何将多种知识与技能融合到具体实践任务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实践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协同完成多项任务活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将以往从上至下的灌输型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互动型知识自主构建模式。这种实践性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战技能,要能将自身的经验与现有的知识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通过专业与非专业知识的有效融合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需求的工作任务。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开放性教学是一种 “教师点拨启迪,学生自我发展”的教学方式。其指导思想是让学生能在指导的基础上主动地、探究式地自我构建知识。而任务型教学过程就具有这种开放性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能够探究性地完成任务,教师的身份更多的是旁观者、引导者。但这并不等同于完全放任学生。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即要能做到“放”,也要能做到“收”,要达到“以放为主,以收为辅,收放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既在无束缚的前提下自主掌握知识与技能,又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总结、共同提升。在期待实现这样一种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就必须“开放性”地进行思考。首先,必须考虑到任务的设计要使学生有机会、有意愿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其次,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应对方案。最后,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完成任务,进而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点评,从而使得全体学生可以在总结与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职业性。这主要是由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决定的。职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职业性。高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其在某个专业领域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毕业步入社会后有能力寻找到一份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工作岗位。所以,任务的设计必须体现出职业的特点与要求,而相应地,高职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经验,能够将相应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任务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中。二是教学思想的职业性。教学内容有其专业的方向性,不同的专业系部其教学内容是不同的。但是作为日后的职场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才能在工作中保有自己的一分空间。因而,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要时刻注意将有关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不仅“言传”还要“身教”。总之,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提升职业能力,在沟通交往与合作中培养职业精神。
既然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而且这些特点也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与素质,那么,高职教师应该如何寻找自己的专业发展途径呢?台湾学者饶见维在归纳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态时,曾提出两大类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即“被动发展类”和“省思研究类”。在这两类形态中,前者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推动力而后者则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被动发展类”相比,“省思研究类”因为有教师这个专业发展主体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所以能更快速地进入自身专业发展轨道。因而,高职教师若想获取专业的长期发展,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注重终身学习,成为知识型教师 在当今崇尚终身学习的社会大背景下,高职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断补充新知识。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已经更多地由控制者角色转变为参与者、引领者的角色,高职学生的学习也更多地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型学习逐步转变为团体合作形式的沟通探讨型学习。这不仅要求教师的知识总量不断增加,而且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更多地体现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一位优秀的高职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不仅包含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策略性,这种策略性使得学生在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充分得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这就必然要求教师不断补充专业与非专业的多方面知识。而基于这种广泛学习的专业与非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必然也就成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加强能力培养,成为技术型教师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职教育不同于一般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职场人才。其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必须有能力设计与实施具有职业性的教学任务场景,并能带领学生在类似于职场的仿真环境下高效地完成任务。基于这样一种前提,高职教师也就必须成为“双师”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备任务设计、指导、纠错、评价等多方面能力。因而,专业教师若想获得长期的专业发展势必要加强自身的技能提升,通过多种途径完善专业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可靠保证。
提升职业精神,成为研究型教师 相比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精神的提升对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职业精神不仅仅体现为爱岗敬业的传统教书育人品德,更是一种反思型的教研精神。这种反思包括对授课内容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和对育人过程的反思。教师需要具备将个体实践中零星的、分散的、片断性的经验逐步进行总结归纳,从而逐步形成新的专业体验与感悟的能力。尤其是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前提下,教师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任务的设计思路、任务的具体内容、任务的完成效果等各方面内容。当高职教师形成了反思的习惯,其职业精神也就得到了提升,这种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反思过程也就必然成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在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有利大环境中,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有了牢固的基石,有了可靠的保证,有了提升的动力,相信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会前途一片光明。
[1]王建军.课程变革与老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2]金泽龙.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与误区的分析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3]崔雨,周建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探索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4]裴静.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激励[J].职业教育研究,2009,(9).
[5]高文.论高职教师专业成长与研究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10).
今年甘肃省190名中职生上本科
9月22日,甘肃省承担的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两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汇报会在兰州召开。从会议上获悉,今年甘肃省有1万名中职生报名参加了高考,190名考上普通本科,近7000名中职生对口进入高职学院学习,升学率达到70%。此外,甘肃省职业学校将面向社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日前来到甘肃省,就甘肃省承担的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进行调研。在甘肃省承担的14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中,有两个项目涉及职业教育,分别是“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和“探索以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点”。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省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26所,高职高专21所,各类成人(职工、农民)技术培训学校3848所,已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性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90多万人次。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G715
A
1672-5727(2011)10-0052-02
杨彬(1977—),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