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春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本质上是一种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其功能主要是动力作用,体现在对意向的调节、维持和定向上,它与认识一起,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施加重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学说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教师能让每个学生在爱的阳光中成长,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奇迹就会出现。例如,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课前一分钟演讲,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机会,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及时发现优点加以肯定。由于学生都能获得教师的表扬,大家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每次演讲都是成功的,而且非常精彩。
目以传情,情以感人。目光是教师鼓励学生信心、传递成功希望的情感媒介这一,教师要恰当把握无声的语言——目光,捕捉时机,适时向学生传递信息,进而给以激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在语文课堂讨论中,有些胆小的学生不爱发言。这时,笔者就会用目光激励他们,即使他们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首先肯定他们的大胆,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得到增强。
教学活动是培育生命的一种艺术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时,才会使学生领悟难以言传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电影、绘画、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手段,创设一个自然和谐、有利于身心开放的“心理场”,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以情动人,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进入“妙悟”的自由状态,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笔者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制作多媒体课件,借助声、光、影等手段,将词句融进课件之中,使学生对词句中的英雄豪情领悟得更深、更透,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色、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通往深层的生命结构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完美学生的人格构建,完成从教学关系向审美关系的转化和升华,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如坐春风,如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伤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教学《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的情景时,教师可以用充满感情的抑扬顿挫的音调朗读课文,声音哽咽,神情呆滞,充分显示出爱祖国、恨敌人的悲愤感情,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三峡》时,笔者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多媒体课件的片头导入壮美秀丽的三峡影像,伴着深沉悠远的箫曲,不时还传出几声猿啼,将学生带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凉意境,引导学生迅速而顺利地投入教学活动。
总之,“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人们常说“教无定法”,语文教师只有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感染学生,对学生施加一系列的影响,学生的情感才会潜滋暗长。师生之间,情感是联系的纽带,是教学和谐运作的润滑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催化剂。要做一个语文教师不难,要做好一个语文教师难,要做好一个艺术的语文教师难上加难。它难就难在,须巧拨琴弦,以心换心,以情激情,师生共同奏出语文教学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