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洁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字。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探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决定文化,即语言是本质。此类观点的代表人物为Sapir、Whorf等。Sapir[1]指出,人并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也不仅仅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独自生活在社会活动之中,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承受着已经成为社会交际工具的那种语言的支配。针对此理论,Pinker在《语言本能》一书中进行了批驳。Pinker[2]认为,语言决定论的预设前提是人类思维离不开语言的使用。与此相反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决定了语言,即文化决定论。但面对Chomsky普遍语法中所揭示的人类语言中大量的共性现象,文化决定论又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这说明,离开文化谈语言或者离开语言谈文化,都无法全面揭示各种语言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词汇空缺现象的分析,阐释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语言与文化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并指出正是这种词汇空缺现象成就了各自文化的独特之美。
所谓词汇空缺现象,即语言A中存在的词汇在语言B中无对应词汇,或语言B必须采用解释、说明、举例等方式才能表达语言A中词汇语义的现象。戚雨村[3]指出,词汇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了民族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人类之所以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正是社会成员按照本民族的社会文化模式对词语意义利用的结果。由于不同国家的语言具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因此,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了词汇空缺现象。这种词汇空缺正是语言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体现,也是造成语言交流中出现翻译词汇空缺现象的根源。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一方面,由于英、汉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英、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的差异性也导致了英、汉语言上的差异性,并突出表现在两种语言互译时的词汇空缺现象中。
对应词的空缺可进一步细化为汉—英对应词空缺和英—汉对应词空缺两种现象。
汉—英对应词空缺主要为汉语中存在的词汇在英语中无对应词汇。以亲属词汇为例,汉语中具有庞大的亲属词汇。这与汉文化注重孝道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中以父子为横轴,以辈分为纵轴,向辈分高者延伸,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向辈分低者延伸,有孙、曾孙、玄孙、来孙等词汇。而英语缺乏如此众多的宗族称谓,并没有相当“来孙”等的对应词,而多用offspring来指代后代。因此,在进行此类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必然造成汉语中的亲属关系等信息在英语译文中空缺的遗憾。
此外,在汉语的亲属关系中,常用“数词/年龄程度词+辈分”的结构来表示人际间的生疏程度,如“二哥”、“三弟”、“大妹子”、“大娘”等,但在英语中无此类词汇。
英、汉两种语言在亲属称谓语上的差异,反映出中国文化中更强调团体性的概念体系,而英美文化中更强调个体性的概念体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又进一步影响着语言发展的差异。如中国影视界常用“导演名+女郎”的形式表明导演与女演员之间的关系,如谋女郎、星女郎等。此类词汇强调该导演所挖掘的女演员的群体性特征,即出演某位导演影片的女演员,而非女演员的个体性特征。在英语中却无此类词汇。英语文化中,更强调演员的个体特征,因而多采用“电影名+演员名”的形式来表明演员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而非演员与导演之间的关系。如Jam es B ond 007中的Bond girl(邦女郎),指曾在007系列电影中扮演女主角、与男主角JamesBond有情感纠葛、性感美丽的女星。
英—汉对应词空缺主要为英语中存在的词汇在汉语中无对应词汇。以英语中的intellect为例,intellect在《牛津字典》中的解释为“a clever person”,且为一可数名词。这说明,在英语文化中,强调的是intellect的个体性与职业性特征。汉语中却无与此完全对应的词汇。知识分子是与intellect含义近乎相等的汉语词汇,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两者之间的语义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现代汉语词典》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说明汉语文化中的知识分子,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这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团体的重要性,因此,知识分子自产生之日起,便用来指代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而不考虑该群体的职业个体特征。
词汇系统以语义系统为本质。针对语义划分的问题,Nida[4]提出,“词义可通过比较和对比来确定,除此之外,别无他法”。Cruse[5]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可描写成与一种与所有其他词汇近似或存有差异的类型,并在词汇间构成对比性的语义关系”。张永言[6]分别从历时的角度和共时的角度,将词义划分为“A.历时的分类:基本意义——引申意义;词源意义——现行意义;B.共时的分类:a.语义学的分类:直接意义——转移意义;具体意义——抽象意义;中心意义——边缘意义;b.风格学的分类:中性意义——带风格色彩的意义”。根据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的划分,英、汉语在色彩和动植物词汇的划分及使用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文化差异特征,在翻译中因目的语语义空缺而留下遗憾。
(1)英、汉词汇本义中的范围边界差异。此类差异主要为英、汉色彩范围的差异。汉语的“青”既指绿色,也用来指蓝色。当用来指代绿色时,英语对应词为green,如“青椒”可翻译成green pepper;当用来指代蓝色时,便有“青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用法。在英语中green却无此意;当用来说明蓝色时,英语多用blue一词,如“青天”的英语译文为blue sky,此时汉语中“蓝”这一色彩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缺失。此外,“青”还可指黑色,如“青布”,英语中则为black cloth。由此可知,英语中部分颜色词汇的外延意义较汉语狭小得多。英汉色彩词汇引申义差异也很多,如汉语的“黄色”除了有“高贵”(如黄袍)涵义外,还有“色情、低级下流”的涵义,如“黄色书刊”等;而英语说成filthy books,Yellow Pages指“黄页电话查号簿”而非“黄色书”。
(2)英、汉词汇引申义中的情感差异。在汉语里,有关“狗”的成语绝大多数是带贬义的,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挂羊头卖狗肉”等。可是,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狗是宠物,朗曼词典解释为man’s best friend;美国视听说教材《走遍美国》有一章的标题就是Man’s best friend,而且英语中也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的说法。可见,“狗”和dog仅在指称物上相同,而其表达的感情意义有很大差异。
(3)英、汉词汇引申义中的联想差异。在英文中,表示爱情的rose、表示快乐的daffodil和表示纯洁的lily等词对于英美人具有较为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对中国人则不然。同理,梅、松、竹、牡丹等词对于中国人所引起的联想和情趣,也会令西方人感到茫然。这使中西方文化在互译过程中必然存在信息丢失现象,只能依靠读者自身感悟。
一是思想方法的影响。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汉文化体系的发展倾向于在原有的文化体系中寻找新文化的介入点,而非创造新的文化介入点;英语文化体系的发展则更倾向于在原有文化体系外部寻找新的文化介入点。因此,汉语语言较多使用中庸型词汇,如汉语颜色词汇“白”,在描述白色的程度时,倾向于采用“修饰词+白”的构词方法,如纯白、洁白、奶白、瓷白等;而英语则更倾向于用具有不同白色的物体表示白色的程度,如pearl(珍珠白),cream(奶白),ivory(象牙白)等。
二是生活方式的影响。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就可能出现空缺。例如,汉语中的“四合院”、“八仙桌”、“碾子”、“绣球”、“二胡”、“旗袍”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在英美国家是没有的,因此,这些词汇就在英语词汇中处于空缺状态。而英语中的chocolate、hamburger、jacket、micotine等在汉语中至今没有地道的对应词,只好按读音将其分别译为“巧克力”、“汉堡包”、“夹克衫”、“尼古丁”等。
三是风俗习惯的影响。在中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还出现了许多围绕“吃”的问题所建立的词语和表达法,如“吃书”、“吃力”等,但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
四是地理位置的影响。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因而语言中有很多与海洋和航海有关的比喻和习语,如as close/dumb as an oyster(相当于汉语的“守口如瓶”),cast an anchor to winder(相当于汉语的“未雨绸缪”)等。而传统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因而产生了大量的与农业有关的比喻和习语,如“舐糠及米”、“根深蒂固”、“陈谷子烂芝麻”等。在中国,东风盛行于春天,“东风”在汉语里的文化含义是“温暖”,所以就有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样美好的意象;西风是在冬季,寒冷而干燥,所以就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描述。而英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西北,东风和西风的含义与中国完全相反。
五是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每一种语言中都有许多具有浓重神话色彩的词汇。比如,汉语中有“盘古开天地”之说,其中“盘古”为中国传说中的人物,该名字所具有的含义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幻象,只存在于中国的语言文化中。同样,作为西方文化源泉的《圣经》也为西方所独有,而且《圣经》中的人物Cain(该隐)现已引申为“骨肉相残”,为世人所接受,已成为欧美文化遗产。
此外,关于历史人物、历史典籍与历史事件的语汇,汉语中有“东施效颦”、“卧薪尝胆”、“负荆请罪”等,英语很难找到与之类似的词;而英语中的industrial revolution,Victorian family等都带有鲜明的英语文化背景信息,汉语中无对应语汇。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世界各民族所使用的各种语言之间的共性是广泛存在的。但是由于各民族的思想方法、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差异很大,并产生了翻译中不可译的遗憾。因此,我们研究一种语言,首先要了解的就应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及其生活环境。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有力地证明:“文化真空”中教学外语都不可能真正成功。通过对词汇空缺现象的研究,了解相关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文化间的差异,掌握造成词汇空缺现象的原因,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并掌握一些相关的解决办法,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才能通意达情、交流顺畅,降低由于不可译性所导致的遗憾,还原不同文化之美,从而更立体、更丰满地展现各自文化的魅力。
[1] Sapir E.SelectedW ritings of Edward Sapir:in Language,Culture and Personality[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49:162.
[2] Pinker S.The Language Instinc[M].New York:W Morrow and Co,1994:167.
[3] 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J].外语研究,1992(2):43.
[4] Nida E A.Componential Analysis of Meaning[M].The Hague:Mouton,1975:151.
[5] Cruse D A.Lexical Seman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16.
[6]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