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峰 于泓珊(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天津 300074)
试论美国语言教育与汉语国际推广*
艾景峰 于泓珊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天津 300074)
按时间顺序,本文分析美国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模式,用“文化霸权”的理论来解读美国语言政策。并结合美国语言政策的特点,在分析汉语国际推广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汉语国际推广借鉴美国在国内实现语言政策的方式以及加强国内汉语母语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美国;语言教育;语言政策;文化霸权;汉语国际推广
语言政策是政府控制社会语言生活,解决社会语言问题的手段。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语言政策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政府可能实施的那些语言政策往往涉及社会很多方面,特别是关于少数民族与移民的教育和语言权利。语言政策是与语言教育息息相关的。语言教育属于市民社会的范畴,当统治阶级将他们的语言通过教育强加于被统治阶级身上,就产生了文化霸权。
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谈论语言政策不可能不提到语言教育,谈论语言教育也不可能不提到语言政策。语言教育本身具有多面性,它涉及很多方面。它和语言教学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点。例如,语言教育把语言看作一种文化现象,而语言教学把语言看作交流的工具;语言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习者教授一种文化,而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知道如何运用一种语言。语言和它所属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无法分割的,所以实际上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手段,统治阶级可以利用这种手段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因此,一国的语言教育与其语言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增长很快,汉语国际推广已经成为全球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发展战略从对外汉语教学向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转变,工作重心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向汉语加快“走出去”转变。据国家汉办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设在91国(地区)共322所,其中,亚洲30国(地区)81所,非洲16国21所,欧洲31 国105所,美洲12国103所,大洋洲2 国12所。孔子课堂设在34国共369个(缅甸、马里、巴哈马、突尼斯、坦桑尼亚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11国31个,非洲5国5个,欧洲10国82个,美洲6国240个,大洋洲2国11个。
按时间顺序分析,美国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模式是比较清晰的。
(一)殖民时期
从殖民初期,美国语言就呈现出多元化的模式。首先到达的是西班牙人(1513年),其次是葡萄牙人和法国人等。这些欧洲列强在分别建立自己殖民地的时候,对北美印第安原住民语言的态度体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就是蔑视和贬低。他们把原住民称为“野蛮人”,说他们的语言是未开发的,没有文化的,愚昧的。在这种情况下,北美原住民被迫开始学习欧洲语言。殖民时期印第安事务执行官员们的首要工作就是原住民的英语教育。英国王室监督欧洲殖民者以英语为媒介讲授原住民儿童圣经,以达到让他们忘记母语,学习英语,实现从思想上和文化上使其彻底服从统治的目的。
这一时期,美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缺乏系统化和核心的标准,导致多种原住民语言的消失,原住民的语言遭到了严重破坏。当一种语言不再被人使用的时候,它背后的文化也在消亡。美国早期的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更多体现在与原住民语言之间的冲突上。为了维护英语的地位,美国政府继续实行对印第安语言的打击政策,试图通过对印第安人下一代实施唯英语的教育政策来消灭原住民的语言,对他们进行同化,使他们使用英语。
(二)19世纪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
从美国白人对印第安原住民及其他移民语言的态度可以看出,美国语言文化的核心是“构建自身和排斥他人”。这是一种通过不断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的“文化霸权”。19世纪后期,联邦政府开始了他们的同化政策,主要目的在于将年轻的印第安人同化到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中,结果造成了大量宝贵原住民文化的流失。
显性的唯英语教育政策是这一阶段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核心,美国政府运用教育这一工具来实现同化的目的。这个时期的最主要同化政策就是对印第安儿童实施的寄宿学校教育。美国政府以及美国社会处理他们与印第安人之间关系的指导思想是欧美文化的价值体系和传统观念。19世纪的国会议员们相信他们的行为是在“开化”、“提高”、“拯救”印第安人。印第安事务所先后颁布的一系列法令规定,无论是教会学校,还是政府学校,一律使用英语教学,学校内不得使用印第安语,如有违反,停止政府对这些学校的拨款。印第安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远离家庭的寄宿学校,学习英语和主流文化以及工作技巧,以期他们更快地融入美国文化和社会。为了禁止印第安儿童在学校内部使用自己的语言,有些学校甚至使用惩罚手段。由于使用自身语言会遭受惩罚,美国印第安人在心理上就降低了对自己语言价值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相当一大部分会接受主流社会的价值判断。
(三)20世纪的双语教育政策
假如说19世纪美国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的基本特征是旨在毁灭原住民语言的唯英语教育和唯英语语言政策,那么,20世纪美国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双语教育。
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文化呈现多元趋势。1968年《双语教育法》的出台体现了这一点。《双语教育法》的制定并不是维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过渡到英语教育,尽管如此,《双语教育法》的颁布还是对语言文化的多元化起到了一定正面作用。1965年一系列的移民法让母语为非英语的人数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移民和非英语者的语言权利和讲母语的自由。根据历史文件记载,1960~1983年美国约有40所双语学校,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数量为20~30万之间。1969年是《双语教育法》提供基金的第一年,政府出资700亿美元,资助了76个双语教育项目,其中,5个为印第安双语教育的项目,773名印第安学生从中受益。
《双语教育法》在1974年做过第一次修正,该法案清晰地对双语教育进行了定义:“双语教育对学生的英语和母语进行了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教育体系中更好的掌握,取得进步。单单依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项目是不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双语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事实上,双语教育法案的核心从来没有离开过“同化”二字。
虽然联邦政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双语教育帮助母语非英语的学生从语言和文化方面更快更好地向美国主流社会过渡,但接近40年的双语教育依旧对保护少数族裔的语言和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双语教育的目的一种是维护少数族裔语言文化、强化族裔认同的双语教育;另一种是通过同时学习本族语和英语,有效地尽快学好英语,进而迅速融入美国白人社会的双语教育。前者是多数西裔美国人的愿望,后者是美国主流社会的同化手段。
(四)英语官方化运动
世纪之交轰轰烈烈的英语官方化运动给双语教育判了死刑。英语官方化运动是一场围绕确立英语在美国的官方地位,反对、排斥其他语言的运动,是美国政府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在世纪之交的集中反映,同时也是美国语言教育和语言政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章。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英语官方法运动使30个州将英语确立为官方语言;而第二阶段的“反双语教育运动”最终废除了长达30多年的《双语教育法》,使美国语言教育和语言政策完全转向了唯英语方向。
(一)中国汉语国际推广的目标是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不是“文化霸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明确提出了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之后,我国于2005年将汉语国际推广制定为国家新的文化发展战略,并陆续探索出汉语国际推广的新途径。在美国语言政策中,美国对国内英语的维护和对少数民族语言和移民语言的打击和排斥是一种“文化霸权”,美国通过对语言的支配来维护白人文化的统治地位,同化少数民族和移民文化,这种行为是通过市民社会来实现的。而汉语国际推广并不是 “文化霸权”,《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虽然目标不同,但汉语国际推广可以借鉴美国在国内实现语言政策的方式,同样通过市民社会来达到推广汉语的目的,即不仅通过政府从教育系统内部推广,也通过各种民间组织、学校和媒体等方式来进行汉语国际推广。
(二)加强国内以汉语为母语的教育
美国语言政策的重心是维护主流语言的统治地位和国家安全,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外语教育政策。上文提到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为国家安全服务的,二者的目标都是维护美国核心文化。
而在我国,语言和教育政策过分强调了外语教育,忽略了汉语母语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中的职称考试,考生要通过无数英语测试,花费大量时间在英语学习上,过分地受到英语文化熏陶,忽视了对汉语的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国汉语语文教育政策研究也很不具体,语文的教学方法缺少突破和创新。这样的现状会直接导致优秀汉语教师资源的稀缺。只有从基础阶段开始加强汉语母语教育,强化中国文化知识,加强汉语教学研究,减少不必要的外语测试,中国才能延续和保持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汉语国际推广。
[1]Kramsch 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1998.
[2]Ives Peter.Language and Hegemony in Gramsci[M].London:Pluto Press,Fernwood Publishing,2004.
[3]蔡永良.美国的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4]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蔡永良.语言·教育·同化——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Davi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艾景峰,男,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助理实验员,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推广。
于泓珊,女,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推广。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
G710
A
1672-5727(2011)09-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