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彩霞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辽宁阜新 123000
汉英对比与英语长句的变序译法
范彩霞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辽宁阜新 123000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长句。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探讨如何使用变序译法翻译长句,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
英语;长句;变序译法
Abstra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always encounter some long sentenc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lating method of changing the order of the sentence in order to make the target language more idiomatic.
Key words English; long sentences; order-changing translation method
在做英译汉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长句。长句句子层次多,结构复杂,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难点。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一味采用死译、硬译的方法,则会出现一些“欧化”的句子,译文就会显得生硬而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那么如何才能根据这些长句的特点,采用正确的策略和技巧来做出地道的译文呢?本文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探讨英语长句的变序译法。变序译法,是指根据句子结构、实际内容、“亲疏远近关系”等,变通形式,调整句子结构的翻译方法。本文接下来拟从汉英两种语言对比的角度来阐述英语长句的变序译法问题。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综合语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分析语的特征是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语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而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缺乏形态变化,主要借助于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关系。汉语的词句组合一般都遵循时序原则和因果原则,也就是说,汉语的语序遵循的是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或是逻辑关系反映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如:立竿见影(get instant result),先“立竿”,后“见影”;玩物丧志(excessive attention to trivia saps the will),“玩物”原因在前,“丧志”结果在后。
汉语的思维顺序基本上遵循3个原则。1)时间原则。汉语习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述,先发生的事情先说,后发生的事情说。2)因果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习惯先说原因,后说结果,或者先说条件,后说结果。比如:“干一行,爱一行”,因为干了这一行,所以才爱这一行。3)范围原则。汉语的思维习惯于从总体到细节,从背景环境到具体情况,从外围因素到中心事件。
英语的语序更多地取决于句子本身的结构,英语句子以SV结构为轴心,通过名词结构、介词结构、非谓语动词结构以及从句结构进行扩展。
汉语句子的信息单元都是按照发生的时间依次出现的,而英语则并非如此。汉英差异从结构上来讲是由于英语修饰语可以取逆序。所以,英语并不严格遵守时间序律。汉语中的有关行为、事实、状况、情势的描写,大体是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而英语有许多其他的形式手段来表示语序而并不执着于时序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进行语序上的调整。在遇到十分复杂的长句时,就需要译者有意识地突破原语结构的约束,按照译语的思维习惯,对语序进行重新安排和处理。必要的话,译者可以做出多处的、大幅度的调整。
【原文】She hadn’t hit the boy since he was thirteen, when he started looking down at her and his hands were already twice the size of hers.
翻译这个句子时,可以遵循时间顺序。
【译文】儿子长到13岁时,个子已经比她高出一头,手掌有她的两个大。从那时起,她就再没有打过他。
【原文】The dotcom graveyard is growing more crowed as firms approach what some analysts say will be a make-or-break holiday season for struggling Internet retailers and information sites.
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首先给出外围的大环境,然后讲述这个大环境中正发生的事情。
【译文】分析家们认为,对于苦苦挣扎的因特网零售商和信息网站来说,年终的假期将是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时刻,随着这一时刻的逼近,点com的墓地正变得日趋拥挤。
英语的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通常位于句子后面,汉语则比较靠前,因此在做英汉翻译时,可以把时间和地点状语作前置调整。
【原文】All her life she had wanted to teach at Wellesley College. So she pursued it singlemindedly until she was hired when the position was open in the Art History Department.
【译文】在威斯利学院执教是她一生的梦想,所以当她知道艺术史系需要一名教师时,她一心一意地争取这个职位,后来终于被录取了。
汉语重视“意合”,轻视形式,重视语句内部各要素之间意义的融会贯通,轻视句子成分的细微分析。汉语的语义表达以时间为大的背景,依靠时间顺序关系形成联系,句子与句子之间无需关系连词,一个动词之后接着下一个动作,疏连自如,形象上可称为竹形结构。而英语重视“形合”,形式结构十分清晰,句子总是以主谓结构为轴心,通过非谓语动词结构、名词结构、介词结构和从句来进行扩展或连接,形象上可称为树型结构。英语常常使用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介词(词组)、不定式和分词短语以及其他连接手段,把各种句子成分连接起来。由于这一特点,英语的句子通常具有一定的长度,以形显义。而汉语与之相反,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运用流水句、紧缩句、排比、对偶构成长句子或者句群。其句子从整体上说注重隐形连贯,注重以神统形。根据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可以根据意群将句子分开,译成若干个短句,或对句子结构进行浓缩处理,从而使译语符合中文的短句样式。汉语句子往往习惯于“先因后果”“先论据后结论”“先目的后行为”“先背景条件后具体事件”等,而英语则往往采用逆序,当然英语中也不缺乏相反的例子。因此在翻译英语长句时,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常常需要根据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
【原文】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这个句子虽然有一定长度,实际上是一个简单句:主语+谓语。全句包括9个名次,用5个介词连接起来,而动词只有一个。翻译之后,英语的名词意义通过汉语的动词或形容词(也称状态动词)体现出来,并且做了断句的处理,这样一句句、一层层地把事情交代清楚。
【译文】由于距离远,又缺乏交通设施,造成农村社会与外界的隔绝,而通讯工具的不足则使这种状况更为严重.
【原文】With no classes and the exam still a few days away, time seems to crawl by as I can think of nothing but the vacation and being with you, a restless energy and urgency.
【译文】课已经上完了,考试还要过几天,时间变得很难熬。我一心只盼着快点放假,脑海里想象着和你一起的情景,不由得蠢蠢欲动,兴奋不已。
句子的线性扩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顺线性扩展,即从左到右(LR)的扩展;另一种是逆线性扩展,即从右到左(RL)的扩展。汉语句子的语序一般以思维程序展开,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多是先考虑事物的环境和外围因素,再考虑具体事物和中心事件。反映到句式上,就是状语总是放在谓语或句子主体的前边,定语无论长短,都要置于中心词之前。这种思维逻辑使汉语句式形成从右到左的RL逆线性扩展规律。例如:
买菜
没有买菜
大妈没有买菜
村东头李大妈没有买菜
住在村东头的李大妈没有买菜
听说住在村东头的李大妈没有买菜
我听说住在村东头的李大妈没有买菜
实际上,这个句子还可以继续扩展下去,如“我听说……村东头的……李大妈没有买菜”。汉语句子的RL逆线性扩展具有惊人的潜势,由于这种逆线性扩展规律,汉语的句首呈开放的状态,句尾呈收缩的状态,形成头大尾小的“狮子头”。
英语句式则相反,是从左到右的LR顺线性扩展,句尾呈开放式,句首呈收缩式。英语是后置语序(post position),定语可以后置。实际上,英语的定语成分除单词外,多数都要置于中心词之后,英语状语的正常位置也是在主谓语之后。英语句子在同时有地点或其他状语时,时间状语总是放在最后。汉语则相反,时间状语要放在地点状语前面。英语重视末端重量,凡较长的词语及累赘的成分均需后移至句末,有时必须使用形式主语来避免句子的头重脚轻。由此造成的句子结构便是头小尾大,像一只开屏的孔雀。例如:
buy apples
buy apples for the child
buy apples for the child who is playing with the cat
buy apples for the child who is playing with the cat who lives at the eastern end of the village
从理论上讲,英语句子的LR顺线性后续扩展是无穷的,从语法和逻辑上都没有问题,只是在语感上可能不够合理。
下面的例子显示的汉语的“狮子头”和英语的“孔雀尾”,要求在做英汉翻译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把语序做相应的调整。
【原文】When chimpanzees are overjoyed by the sight of a large pile of bananas they pat and kiss and embrace one another as two friends might embrace when they hear good news, or as a child may leap to hug its mother when told of a special treat.
【译文】黑猩猩因为发现了一大堆香蕉而欣喜若狂时,会互相拥抱亲吻。人也是一样,听到好消息时,两个朋友会拥抱在一起;孩子听到要得到一份特别的奖励时,会跳起来搂住他的母亲。
【原文】There came Aunt Wang at the eastern end of the village, and also came the villagers who had been deceived by the scoundrel.
【译文】村东头的王大妈来了,受坏人欺负的村民们也来了。
本文通过对中英两种语言对比,结合翻译实例对长句的变序译法做出详尽解释。在翻译英语长句时,需要译者结合实际情况,把英语句子的扩展形式进行分切,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重组。只有做到这些,才可能在翻译长句时,最大限度地丢到翻译腔,翻译出地道的、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译文。
[1]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2]陈秋劲.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Order-changing Translating Method of English Long Sentence/
/Fan Caixia
H315.9
B
1671-489X(2011)09-0051-03
10.3969/j.issn.1671-489X.2011.09.051
Author’s address Fux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Fuxin, Liaoning,China 123000
作者:范彩霞,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