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不足及其解决途径

2011-02-21 11:29熊晟钰
职教论坛 2011年1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学院大学生

□熊晟钰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不足及其解决途径

□熊晟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其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影响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折射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已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极为重要的任务。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及引发的原因的分析与思考,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试图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寻求一种有效的链接。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

独立学院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是由普通本科院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三本院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国第一所独立学院创办以来,独立学院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截止2009年,全国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达318所,在校生约228万人。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从2006年的413万人上升至63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就业关乎民生,更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客观面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独立学院生源特点,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入手,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就业系统工程,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能力,简称“就业力”,是最近几年出现并逐渐流行的一个概念。国外学者把它定义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国内学者将它定义为“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就业能力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概念,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是指大学生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了保持和晋升工作的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

学校是人力资源的加工厂,如何将入校的学生这一产品的毛胚加工成为产销对路的产品,使其获得市场的认可,享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专业能力不足。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但是有不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自己专业能力的培养,学习只满足于不挂科,60分万岁,得过且过,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掌握。比如说学新闻的不懂得如何采访,写报道,学会计的不懂得怎样做账,填写财务报表等。专业能力不强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实践能力低下。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动手操作和应用的能力,也包括在实际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人单位往往希望选拔的人才能够来者即用,尽量降低培训成本,而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实验、实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现象并不少见。

(三)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目标管理,通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其预期的目标,使之自觉地按预期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今后的就业只有模糊的打算,特别是大一新生,更认为就业是四年以后比较遥远的事,甚至有一部分人对就业根本就没有任何打算,真正有明确就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不少大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个性、特长、优势和不足,不明白自己毕业后可从事何种职业,不了解该职业需要何种知识和技能,更不知道获得这种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和方法。”[2]大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然就无法定出生涯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更无法因己制宜地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四)人格养成欠缺。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人格有知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的内容,但现代教育往往只重客观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对大学生情操、意志品德的培养。虽然用人单位各自对人才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但也有共性之处,那就是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有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还应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总言之就是要具有健康的人格。但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人格退化、裂变事件,已经向全社会提出了警示。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是单纯的某一项技能,而是大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从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来看,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心理准备不足。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决定高度。当就业市场对人才的供需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直至“供过于求”时,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有些毕业生却摆脱不掉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就业心态和观念,而是抱守着“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不是机关、不是大企业、不拿高薪”不就业,甚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样落后而守旧的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值过高,以及对就业市场的不适应心理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只能使其陷入被动,增加就业难度,面临有业不就或是无业可就的尴尬境地,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设置了障碍。

(二)学校就业指导不够系统化、个性化和专业化。近年来,虽然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日益重视,甚至列入“一把手工程”,但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办学起步晚,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尚处在逐步摸索阶段。不少高校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如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工作指导体系还存有困惑。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大学生毕业前对就业政策的公布、心理咨询、就业信息公布等,却忽视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与校外就业培训部门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只强调对大学生应聘技巧、礼仪的指导,而忽视了对其他相关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尽管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都要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要专门制订课程计划,但也有不少独立学院对开设就业指导课存有模糊认识。有的学校对开设该课程抱着“可有可无”的观点,使就业指导课仅限于对毕业生进行一些授课内容单一的就业形势讲座,缺乏对低年级学生长远个性发展及职业发展的关注,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有的学校虽然把该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安排进行,但为了节约成本,就尽量缩减课时数,从而使授课内容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另外,就业师资不专业也使得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够完备,达不到系统、深入、全面的授课要求。

(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对接。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是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人才,可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还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人才供需不对接的现象。专业课程设置的严重滞后,造成了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与各行业发展所需人才的不匹配。不少高校专业设置雷同,知识结构陈旧,造成学校无特色、学生无特长,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就业能力上表现为同质性或结构性失衡,缺乏竞争优势,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四)学校对大学生“精神成人”引导教育欠缺。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引导大学生专业成才的同时实现精神成人,即使学生成为灵魂健全,人格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有些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受市场导向的影响,更注重强化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精神成人”教育则沦为次要地位。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训练专业性技能的工具,而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极为重要的诚信意识、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的教育和培养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培训基地。”[3]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依靠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导、政策扶持和机制保障。“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从国家安全和综合国力竞争等更高层次看待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这一问题。”①一方面国家应积极制定提升就业力的相关政策,建立提升就业力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要落实好国家现有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引导,鼓励自主创业。近年来,国家为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连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如: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简称“村官计划”)和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简称“三支一扶”)等。2009年底,教育部还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和高等学校高度重视,从8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推动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构建多维、立体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1.建立一个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工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要想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所接受的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延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因此,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是要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求学过程。要从学生大学入学开始就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工作观、职业观。南昌大学科技学院自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来,将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学生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就业需求,制订了为期四年的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计划,使该课程分阶段、有步骤、分重点实施展开,连续进行。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其职业成熟度,最实现学生的发展性就业。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业队伍。各高校在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的同时,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不同于一般的就业咨询讲座,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且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就业指导课在独立学院开设历史不长,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不少独立学院还没有专业的、专职的就业指导课教师,要实现对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指导,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就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是当前抓好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各独立学院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去,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同时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等多种方式,从知识结构、个人素质、授课技巧等各方面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

3.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就业指导工作是动态的工作,是常做常新的工作,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当前,网络、手机短信平台等信息化工具已成为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为此,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搭建起公共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信息保障,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比如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加大投入建成“网络求职站”,学生可以在此登陆网站查询相关就业信息,实现网上面试等。学院还通过利用网络对实习在外的学生采用建立QQ群、电子邮件等方式保持联络,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4.创建一种有效地就业实训机制。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一种直接的、外显性的竞争力。高等学校应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建立并完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启了学院与校外各单位的全方位合作,使学生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体验及职业认知感,帮助学生将所学专业与社会岗位尽快接轨。学院建成实习实训基地45个,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二是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实践环节。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合理制定实践性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建成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共计105个,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学院还通过举办写作大赛、电脑组装大赛、旅游景点解说大赛、求职简历制作大赛等各类赛事,以及模拟法庭、模拟面试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职业角色体验,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

5.创编一本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就业指导教材。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独立学院,其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相对一本、二本的高校而言是有所不同的。因此,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的内容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建议结合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个性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编写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课程专业教材。教材应切实加强针对性,突出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增强实效性。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等学校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要大力推行“双证”教育,即在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获得毕业文凭的前提下,学校为学生创造条件,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书的考试,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帮助大学生发挥知识优势,找准创业项目,自主创业,培养创业能力。要关心大学生的灵魂成长,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实现精神成人。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毕业生“市场准入”的基础条件,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生走向社会进入职场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特别关注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加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成大学毕业生顺利走向社会,有业可就,人尽其才。

注 释:

①杜段.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硕士学位论文)。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2]马小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3]姚萍.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6):68—71.

熊晟钰(1972-),女,江西丰城人,南昌大学科技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课题名称:“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及出路研究”(编号:09YB127)”研究成果之一。

G715

A

1001-7518(2011)17-0102-03

责任编辑 时红兵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学院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西行学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